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铁钉生锈C石蜡熔化D胆矾研碎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含有2个氧原子C都含有氧元素D都是氧化物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用橡胶塞塞住试管5下列关于抗疟特效药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青蒿素中
2、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D1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7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的质量很小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8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蔗糖溶于水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5g碳与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3g二氧化碳C在反应CH4+2O22X+CO2中,X的化学式是H2OD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SO2和CO,该物质中一定只含C、S元素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
3、量筒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CO2、SO2、NO2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D分离液态空气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都属于分解反应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把集气瓶移出水槽,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正放在桌面上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1(4分)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氢原子可表示为; (2)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3)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 (4)地壳中含量最
4、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12(3分)如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2)三种元素都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13(4分)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3)日常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4)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的吸附性除去异味和有色物质14(4分)分析比较H2O和H2O2,回答下列问题(1)它们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但构成它们的不同,导致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2)为鉴别两种无色液体,某同学将少量的
5、二氧化锰粉末加入到装有H2O2和H2O的两个试剂瓶中并观察现象请指出实验中的错误;(3)在实验室里,用H2O2溶液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当有6.8gH2O2完全分解时,产生氧气g15(4分)依据如图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回答问题(1)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2)3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3)生成物氧气是由(填粒子名称)构成的;(4)该反应再一次验证,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粒子是16(2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焊接金属时常用作;(2)酒精灯内的燃料是酒精,这体现了酒精具有的化学性质是17(4分)根据下面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6、1)如图1所示,实验时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的目的是,写出B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如图2所示,实验条件的差别是,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18(3分)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体积较大的气体是;(2)医疗上用纯度较高的氧气进行急救,是因为氧气能;(3)细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3分)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A实验中,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选填“低”或“高”);(2)B实验中,木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为检验生成物,接下来的操作是,并观察现象;(3)C实验中玻
7、璃棒的作用是20(5分)以下是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2)在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组装完整的制取装置时所需仪器有d、e、f、g、i、k、m和;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且不与水反应;若要收集一瓶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要在时就停止收集A、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 B、集气瓶中有少量水时C、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时(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21(4分)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填字母序号),另一个不平衡的原因是;(2)图A
8、实验中锥形瓶底部放细沙的目的是;(3)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数字序号)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铁钉生锈C石蜡熔化D胆矾研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9、化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去分析【解答】解:空气的
10、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氮气;故答案为:A【点评】记忆空气成分是可以这样记忆:氧二一,氮七八,0.94是稀气,还有两个0.03,二氧化碳和杂气3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含有2个氧原子C都含有氧元素D都是氧化物【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B、根据O2、CO2、S
11、O2、MnO2四种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O2、CO2、SO2、MnO2四种物质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CO2、SO2、MnO2分别是由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二氧化锰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一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而不是四种物质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四种物质中均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
12、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用橡胶塞塞住试管【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
13、、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没有用外焰加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夹加持试管时太靠近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关于抗疟特效药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氢元
14、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D1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青蒿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C青蒿素中碳
15、、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D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1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B、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由一种原子构成,由一种元素组
16、成,属于单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D、由一种分子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纯净物和混合物区别: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有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否则属于混合物7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的质量很小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解答】解: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
17、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蔗糖溶于水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5g碳与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13g二氧化碳C在反应CH4+2O22X+CO2中,X的化学式是H2OD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SO2和CO,该物质中一定只含C、S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所以我们可用其来解释一些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根据碳
18、在氧气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蔗糖溶于水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在氧气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参加反应的碳、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3:8:11;3g碳与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11g二氧化碳,碳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反应CH4+2O22X+CO2中,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
19、子个数分别为1、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D、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SO2和CO,CO2、SO2和CO三种物质中含有碳、硫、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硫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与元素守恒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量筒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分子
20、、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CO2、SO2、NO2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D分离液态空气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都属于分解反应【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A、根据量筒不能做反应容器分析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根据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分析D、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发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分析【解答】解:A、量筒不能做反应容器,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离液态空气发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长春市 南关区 2016 _2017 学年 九年级 化学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