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湿衣晾干 B. 黄铜生锈 C. 蜡烛熔化 D. 河水结冰【答案】B【解析】A、湿衣晾干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黄铜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河水结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
2、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金刚石 B. 水 C. 铁 D. 氯化钠【答案】D【解析】A、金刚石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 随着冬季气温的下降,充气
3、轮胎易变得气压不足的主要原因是A. 分子停止运动 B. 分子质量变大C. 分子间隔变小 D. 分子的体积变小【答案】C【解析】冬季气温下降,分子间的间隔要变小,分子运动速率减慢,故会使轮胎变得气压不足。故选C。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气密性C. 读取液体体积 D. 加热液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B选项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利用热证冷缩的原理是正确的操作;C选项量筒中的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中的凹液面保持水平;D选项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三分之一;故答案选择B考点:基本操作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B.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 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 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答案】A【解析】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 的结论,A项的错误在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故说法不正确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正确C、工业上,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
5、学性质稳定,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说法正确故选A6. 下图是 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为原子,Y 为离子 B. X、Y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 X 在反应中可失去 6 个电子 D. 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答案】D【解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解答。解:由图可知,X、Y都是原子,且X表示的是氧原子,Y表示镁原子。由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化合价为-2价,Y容易失去电子,化合价为+2价。A由图可知,X、Y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都相等,故都是原子,说法错误;BX、是非金属元素,Y是金属元素,说法错误;C由于X的最外层
6、电子数是6,大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说法错误;D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说法正确。故选D。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C.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D. 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B【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 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答案】B【解析】由反应的微粒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氟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氟化氢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24HF+O2;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原子个数不变,故A错误;B、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图示物质有单质和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
8、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9. 钨常用做灯泡里的灯丝。下图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钨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钨的原子序数是74C. 钨原子核外电子数是74 D. 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3.8【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点睛: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0. 下列鉴別方法可行的是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B. 用锌粉鉴別稀盐酸和稀硫酸C.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鉴别H2和甲烷 D. 用水鉴別CaO固体和CaCO3固体【答案】D【解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不能用燃着的木
9、条鉴別氮气与二氧化碳,故不可行; B、锌与稀硫酸、稀盐酸都反应生成氢气,无法鉴别,故不可行;C、H2和甲烷燃烧都产生蓝色火焰,无法鉴别,故不可行;D、CaO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CaCO3固体不溶于水,可以鉴别,故可行。故选D。11. 苦精-S是一种苦味剂(化学式为C28H33N3O4S),加入日用品和工业品中可以防止人误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苦精-S中共含有69个原子 B. 苦精-S中O、S元素的质量比是4:1C. 苦精-S由5种元素组成 D. 苦精-S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答案】C【解析】A、苦精-S是由苦精-S分子构成的,1个苦精-S分子中含有69个碳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
10、苦精-S中O、S元素的质量比为(164):32=2:1,故选项说法错误;C、苦精-S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1个苦精-S分子是由28个碳原子、33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2.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 洗涤剂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B. 硬度小的水比硬度大的水更容易洗干净衣服C.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 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铝壶要经常用清洁球清洗【答案】D【解析】A、洗涤剂能去除油污的原理是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故正确;B、硬度小的水比硬度
11、大的水含的钙镁离子化合物要少,更容易洗干净衣服,故正确;C、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正确;D、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铝壶要经常用清洁球清洗,会很容易将保护膜破坏,故错误。故选D。13. 锰(Mn)和镍(Ni)都是金属,将镍丝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无变化;将镍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上有铜析出。则Mn、Ni、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A. Mn Cu Ni B. Ni Mn Cu C. Cu Ni Mn D. Mn Ni Cu【答案】C【解析】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中,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性弱的金属从它
12、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这一规律,镍不能置换锰,说明镍的活动性比锰弱,镍能置换铜,说明镍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金属活动性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14.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 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 t2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答案】C【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溶
13、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指名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即每100克溶剂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有20克溶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t2时,甲、乙的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将等甲、乙的两种物质在等质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不是饱和溶液,或者溶剂的量不等时,析出甲的质量不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选B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15.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京市 2018 九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