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来源%:*中教网九年级化学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成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来源:zzstep.%&c#om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2、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S-32一、选择题(共15小题,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A为腐蚀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B.B为禁止烟火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C.C为爆炸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D.D为国家节水标志,标识与安全无关。故选D。2. 孔明灯(如图)的灯芯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3
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灯芯燃烧时纸质灯罩不接触空气C. 风吹灯罩使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D. 热量散失较快使灯罩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答案】D来源:zzs&*%【解析】【分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纸张是可燃物,可以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D.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 2021年3月20日,
4、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被刷屏,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捶打黄金B. 打磨象牙C. 雕刻玉石D. 湿法炼铜【答案】D【解析】【详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捶打黄金、打磨象牙、雕刻玉石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湿法炼铜,铜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4.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 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中*国教&%#育出版网B. 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 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D. 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
5、小,停止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 具有香味的分子由于不停地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此选项错误;B. 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导致分子或原子的间隔增大或缩小,分子或原子大小不变,此选项错误;C. 食品变质是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此选项正确;D. 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运动速率减小,此选项错误。故选C。来源:中&教#*网【点睛】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
6、白烟来&*源:中教网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来%源#:zzstep.*com&【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中教&网%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
7、睛】6. 如图是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z%zstep#.comA. 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来&源:中*教#网B. 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D. 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B【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B.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错误。C.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C正确。D.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
8、,位于同一周期,D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中&国教育#*出%版网7.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常用的固体火箭推进剂为高氯酸钾和铝。如图是铝元素和氯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原子核内有13个中子B. 图1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x等于8C.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D. 图2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阳离子【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中铝元素一格可知: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数,选项A错误;B.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根据图1所示的
9、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13=2+x+3,x=8,选项B正确;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选项C错误;来源%:中*教网D.根据图2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等于17,电子数等于18,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的是阴离子,选项D错误。故选:B。8. 柠檬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对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等十分有效,其化学式是,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柠檬酸属于氧化物B. 柠橡酸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1个原子核C. 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个数比为6:8:7【答案】B【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含有两
10、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柠檬酸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柠橡酸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8+7=21个原子,则有21个原子核,正确;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错误;来源:zzstep.&com*D.元素论种不论个,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6:8:7,错误。故选B。9. 地质人员考察时发现一种螺纹的矿石。研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zzstep*.comA.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FeS2中#国教育出&%版网B 该物质由铁、硫、氧三种元素组成C.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81
11、1D. SO2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12【答案】A【解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8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S2,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物质由铁、硫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8,故选项说法错误;D.SO2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32:(162)=1: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0. 下列涉及化学基本观念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微粒观:氮气由氮原子构成的B. 转化观: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12、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 守恒观: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变为20mL【答案】B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氮气分子是由氮原子构成的,错误;B.氧气与碳或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后生成有机物和氧气,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C.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氦原子的最外层属于稳定结构,而镁原子属于多电子原子,最外层不属于稳定结构,所以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D.分子间具有间隔,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总体积小于20mL,错误;故选B。11
13、. 能证明木炭、金刚石、石墨都含有碳元素的方法是( )A. 分别置于氧气中燃烧,都能得到一种产物B. 观察它们的颜色来判断C. 测定三种物质的密度来判断D. 测定它们硬度来判断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将木炭、金刚石、石墨分别置于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得到一种产物CO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中不含碳元素,因此证明木炭、金刚石、石墨中都含有碳元素,选项A正确;B.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颜色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用观察它们的颜色来判断它们是否含有碳元素,选项B不正确;C.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不能用测定三种物质的密度来判断它们是否含有
14、碳元素,选项C不正确;D.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硬度不一定相同,不能用测定它们的硬度来判断它们是否含有碳元素,选项D不正确。故选A。12.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B.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 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详解】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A正确;w%ww.zzste*&B.由物
15、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3:3=1:1,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故C正确;D.由物质的变化、性质和应用可知,该反应能消耗二氧化碳,生成具有可燃性的甲烷,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故D正确。故选B。13.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来源:中
16、教网D.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来源:zzstep&.com#%【答案】C【解析】【详解】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带电,故A错误;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B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C正确;D.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可能由原子或离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1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化学探究实验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阳江市 阳东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末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