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三江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广西柳州市三江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柳州市三江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江县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检测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来&源:#中教*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 :H1 O16 C12 K39 Mg24 Na23 S32 Cu64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你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40分。)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钙D. 铁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并不均匀,按质量计算,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他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此是硅、铝、铁、钙等。故选A。中&国教育#*出%版网2. 常
2、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A. 氮气来源%:中*教网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详解】医疗急救过程中,应该给病人提供大量的氧气以供给呼吸。故选B。3. 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来源:zzs*#te%【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图中六个分子中,其中有三个分子构成与另外三个分子的构成不同,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所示物质为混合物,故不正确;B.图中所示的是一种原子构成的六个相同分子,所示物质不是化合物是单质,故不正确;来源:%&zzsC.图中六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所示物质为纯净物,每个分
3、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所构成,是化合物的分子,故正确;D.图中所示的六个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是两类物质的分子,所以该物质是混合物,故不正确;故选C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点评: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白酒B. 碘盐C. 液氧D. 食醋【答案】C【解析】【详解】A.白酒中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错误;B.碘盐中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错误;C.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D.食醋中含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C。来源:&zz
4、step.co%m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5. 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 分子B. 元素C. 原子D. 单质【答案】B【解析】【详解】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这些食物中含有的元素,与具体存在形式(分子、原子、离子)无关。故选B。6. 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二氧化氮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详解】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
5、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A。【点睛】来源:zzs&tep.c%o#m7. 下列有关硫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黄色固体B. 难溶于水C. 能燃烧D. 熔点低【答案】C【解析】【详解】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故选:C。中#国教%育出&版网8.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ww%w*.zzs&A. 木柴燃烧B. 试管破裂C. 酒精挥发D. 水结成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木柴燃烧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
6、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B.试管破裂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酒精挥发是物质的状态的变化,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水结成冰是物质的状态的变化,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9. 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的是()A. 大力削减燃煤污染B. 深化治理工业污染C. 精准管控扬尘污染D. 严格控制噪音污染【答案】D来源:z#zstep.&co%m*【解析】【分析】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大力削减燃煤污染、工厂排放
7、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精准管控扬尘污染等。【详解】A.大力削减燃煤污染,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故A正确;B.深化治理工业污染,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故B正确;C.精准管控扬尘污染,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故C正确;D.严格控制噪音污染,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故D不正确。故选D。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连接仪器B. 滴加液体C. 过滤D. 加热液体【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连接仪器时,应蘸水减小摩擦,而且不能将玻璃管放在桌面上,此选项操作正确;B.滴加液体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到试管内,此选项操作不正确;C.过滤操作中向漏斗内倾倒液体
8、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此选项操作不正确;D.加热液体时,试管应与水平面呈45角,且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此选项操作不正确。故选A。【点睛】11. 以下变化中不是缓慢氧化是A. 动植物呼吸B. 食物的腐败C. 天然气燃烧D. 酒和醋的酿造【答案】C【解析】【分析】缓慢氧化是物质和氧发生的缓慢、不易察觉的反应。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都属于缓慢、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而天然气的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C。12. 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
9、等于核内质子数,微粒不带电,是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小于于核内质子数,微粒带正电,属于阳离子,此选项符合题意;C.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微粒不带电,是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微粒不带电,是原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13. 2021年4月,习总书记到柳州参观了螺蛳粉厂。我们在螺蛳粉厂区内能闻到特别的香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正确的是A. 分子由原子构成B. 分子不可再分C. 分子间有间隔D. 分子在不断运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解析】【详解】在螺蛳粉厂区内能闻到特别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
10、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D。14.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www.z*zstep.c#om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来%源:中教网#*D. 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答案】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使水发生状态变化,通过三态变化实现水的天然循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电解水生成氢
11、气和氧气水分子改变,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而挥发使人闻到气味,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选B。15. 2020年,中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期间,很多家庭消毒用到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1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4.5B. “84”消毒液是一种混合物w%ww.*zz#steC. “84”消毒液不可直接用于双手消毒D. 次氯酸钠是一种氧化物【答案】Dw%ww.zzst&ep.#com【解析】【详解】A.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5.5+16=74.5,A正确。B.“84”消
12、毒液中含有次氯酸钠还含有水,属于混合物,B正确。C.“84”消毒液,有腐蚀性,不可直接用于双手消毒,C正确。D.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次氯酸钠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D错。故选:D。16.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CO2N2H2OH2B. 氯元素的化合价:KClO3ClO2Cl2HClC. 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中国%*教育出版网D. 地壳中元素含量:OSiAlFe【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142=2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氢
13、气相对分子质量=12=2;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顺序为二氧化碳氮气水氢气,故A正确;来源:zzstep.c%om*B.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0-(+1)-(-2)3=+5;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0-(-2)2=+4;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HCl中氯元素化合价=0-(+1)=-1;Cl的化合价高低顺序:KClO3ClO2Cl2HCl,故B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空气的组成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稀有气体占0.94%,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由大到小的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故C不正确;D.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为O、Si、Al、Fe,地壳中
14、元素含量OSiAlFe;故D正确。故选:C。17.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D.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答案】B【解析】【详解】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分子能再分,故A不正确;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w%ww.z*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
15、正价,显正价的不都是金属元素,例如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正价,就不是金属元素,故C不正确;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前半句话正确,所以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不正确,比如质子带正电,不是离子,故D不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18.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甲试管应该连接在电源的正极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中国#教育出&版网%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错误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电源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体积比为1:2,
16、甲试管中气体多,为氢气,应该连接在电源的负极,故错误;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故正确;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故选C。19. 在某CO2和CO的混合气体中(无其他气体),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 ,该混合气体中CO与CO2的质量比为A. 2 :1B. 3 :4C. 11 :14D. 14 :11【答案】D来*源%:&【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设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
17、为,已知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即,解得m:n=14:11。故选D。20. 有一种KHCO3粉末混入了另一种物质,经测定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12%,则混入的另一种物质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MgCO3B. BaCO3C. Na2CO3D. 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因为K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它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所以加入的另一种物质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12%。观察选项中的物质的分子式,根据 ,可知只有该物质的分子量小于100的才符合题意。【详解】A.Mg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小于100,故A符合题意;B.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7
18、,大于100,故B不符合题意;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大于100,故C不符合题意;D.通过比较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碳元素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另一种物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每空1分)21.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1)2个氢原子_;(2)氧分子_;(3)2个亚铁离子_;(4)铝元素_;(5)氯化钾_;(6)NO_。【答案】(1)2H (2)O2 (3)2Fe2+ (4)Al (5)KCl (6)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分子【解析】【小问1详解】元素符号可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微粒符号前面的系数表示该微粒的数目,故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小问2详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柳州市 三江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中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