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永平片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永平片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永平片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永平片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1.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在碰撞瞬间能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氮气,故选A。2.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
2、物的是A. 氯酸钾 空气B. 冰水混合物 5%的双氧水溶液C. 氧气 食盐水D.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答案】B【解析】【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详解】A.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空气含有氮气和氧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B.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5%的双氧水溶液含有水和过氧化氢,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食盐水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五氧化二磷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D不
3、正确。故选B。3.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分析错误的是来源:zzstep%&.comA. 图是硅原子结构示意图B. 图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若图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D. 图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是硅原子,是钠离子,是氧原子或氧离子。【详解】A.图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正确; B.图是钠离子,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确;C.若图质子数为8,当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故 C正确;D.图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构成物
4、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4.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中国教育出版#网*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浓烈的白烟,生成白色粉末,选项A错误;B.描述实验现象时,只需要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就是实验结论,应改为生成黑色固体
5、,选项B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C正确;D.硫在氧气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选项D错误。故选C。5. 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B. 红磷、白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C. 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D. O2-、N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A.“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故A正确;B.红磷、白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性质也不相同的单质,故B错误;来源:zz*s#t%
6、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故C错误;D.O2-、Na+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都是10电子),故D错误。故选A。6.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蕴含着很多化学含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诗句中没有涉及物理变化B. 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C. 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D. 诗句中的“灰”指的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www.zzstep*.#%com&【答案】A【解析】【详解】A.蜡烛受热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故错;B.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故说法正确;C.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例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
7、正确;来源:zzstep.co#m%&D.诗句中的“灰”指的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故说法正确。故选A。7. 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C.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镁在氧气燃烧中生成氧化镁【答案】C【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蜡烛和氧气燃烧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是分解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符合题意;D.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来源
8、*:中%教#网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8.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鉴别方法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BO2.CO2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C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D木炭粉、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取样品,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生成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
9、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来源:zz&%D.木炭粉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固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D。9.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BCO有毒而CO2无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D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能否进行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分别占据对方的分
10、子间隔,使体积减小,事实与解释相符;B.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物质的性质不同,故CO有毒而CO2无毒,事实与解释相符;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事实与解释相符;D.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纳米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铁丝和纳米铁的物理性质不一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一样,它们是同一类物质,事实与解释不符。故选D。来源:%中*&教网10. 南京理工大学胡丙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是一种单质B. 一个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C. 一个中共有36个质子D. 一个中共有36个电子【答案】D【解析】【详解】A.是
11、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故错误;B.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故错误;C.一个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一个中含有的质子数为57=35,故错误;D.N5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7+1=36,故正确。故选D。11. 常用的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乙醇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中国教育%&*出版网B.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C. 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D. 乙醇不是一种氧化物【答案】C【解析】【详解】【解答】解:A.由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
12、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6O,故A正确;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故B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C.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C错误;D.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 某兴趣小组用 3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图 2 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冷凝B. 图 3.4 对比可知,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C. 图 1.4 对比可
13、知,是否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D. 图 1.2 对比可知,1 中未复燃是因为加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冲淡了氧气浓度【答案】Cw*ww.zzstep.%co#m【解析】【详解】A.图1.2实验中唯一的不同点是图2 将生成的氧气用冰水混合物对气体进行了冷却,由图1实验木条不复燃,而图2木条复燃对比可知,图 2 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冷凝,说法正确;B.图3.4中唯一的不同点是图4将反应容器放在了凉水中,温度低,反应平缓,图3是在常温下,反应剧烈,二者对比可知,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说法正确;来%源:中教#&网C.图1.4中反应物的温度不同,无法证明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说法错
14、误。 D.图1.2实验中唯一的不同点是图2 将生成的氧气用冰水混合物对气体进行了冷却,由图1实验木条不复燃,而图2木条复燃对比可知,1 中未复燃是因为加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冲淡了氧气浓度,说法正确。13.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 该实验中的铜粉可以换成碳粉B. 停止加热后,趁装置未冷却马上读数C. 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D. 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加热铜粉的方法,因为铜粉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
15、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铜粉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来源:zzstep.#*com【详解】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用碳粉代替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A说法错误;B.停止加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选项B说法错误;C.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五分之一,选项C说法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足量的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装置
16、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选项D说法正确。www.zzste*p.#%co&m故选:D。【点睛】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来源:中教&%*网14.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电解水一段时间B. 测定空气中O2含量C. 加热高锰酸钾制O2D.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来#&源:中教网【答案】D【解析】【分析】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7、1:2,质量比是8:1;B.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五分之一,因此装置中气体体积应该约减少五分之一,最后剩余五分之四;C.加热高锰酸钾制O2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不断增大。【详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图像和实际不相符,选项A错误;B.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五分之一,因此装置中气体体积应该约减少五分之一,最后剩余五分之四,图像和
18、实际不相符,选项B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制O2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图像和实际不相符,选项C错误;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不断增大,图像与实际相符,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二、填空题15. 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要求填空。的微粒符号 _;标出过
19、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_,硫酸亚铁中的阳离子 _;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磷分子 _。(2)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回答问题。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 _(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该液体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 _(填“大于”或“小于”)47mL。(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B. C. D. 【答案】(1) . O2- . . Fe2+ . P4 (2) . 42 . 胶头滴管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广州市 白云 永平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中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