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技术应用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 稻草造纸B. 水车灌溉C. 砚台雕刻D. 棉纱织布2. 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的空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COB. O3C. CO2D. PM2.53.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 单质B. 元素C. 原子D. 分子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闻气体B. 称取氯化钠C 过滤D. 制取氧气5.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
2、成,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 金刚石和二氧化碳B. 氨气和冰水C. 氮气和硫酸铜D. 氯化钠和硅6. 科学家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符号为Sr,如图是锶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锶元素与氖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 锶原子核内有38个中子C. 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D. 该粒子的符号为Sr7. 锂电池在手机的发展中功不可没。碳酸乙烯酯(C3H4O3)可作为锂电池的电解液,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乙烯酯中含有臭氧分子B. 碳酸乙烯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C. 碳酸乙烯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D. 碳酸乙烯酯分子中碳原子的相对
3、原子质量是12g8. 一个氧分子(O2)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中,含有一样多的是A. 元素的种类B. 氧原子的个数C. 氧分子个数D. 碳原子的个数9.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 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C.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10.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 瓶中液面上升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 注射器内有液体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4、B. 同种元素的一类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12.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3.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点燃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把导管撤离水面;熄灭酒精灯;连接仪器;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14. 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
5、系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_;两个钙离子_;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是_。16. 写出下列加点数字的意义:H2_;2Mg2+_。17. 下列物质:氮气;净化后的空气;氧化汞;高锰酸钾;二氧化锰;铁;冰、水混合物;石蜡燃烧后的产物;四氧化三铁。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属于单质的有_,含有氧分子的有_。(均填序号)18.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目前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尿液处理等,请写出电解水制氧气符号表达式:_;尿液处理装置中含有
6、航天碳料,能够吸收异味,证明该材料具有_性。19. 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是取地下水,可用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0. 对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化学家是_;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依表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_。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_。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 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且能供给呼吸,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箭号所指方向为生成物,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1)A物质的名称为_;(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3)反应的
7、基本反应类型为_。22. 如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1)该反应过程中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填具体粒子名称)。(2)结合该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变化的实质是:_。(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水银温度计的示数会随着体温的升高而变大:_。23 酒精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请设计实验证明酒精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简要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24. 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经过过滤操作后,所得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有哪些:_。(写出两条即可)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 请结合下图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A
8、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用_发生装置(填序号)制取二氧化碳,选择该装置的原因为_。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如果用F装置进行收集验满,请将F装置补充完整_。(3)若用装置B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使用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若想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a换为_(填仪器名称)。(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能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前,打开
9、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此过程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_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的现象为_,最终活塞前沿停留在_刻度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技术应用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 稻草造纸B. 水车灌溉C. 砚台雕刻D. 棉纱织
10、布【答案】A【解析】详解】A、稻草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砚台雕刻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不符合题意;D、棉纱织布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 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的空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COB. O3C. CO2D. PM2.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物。【详解】一氧化碳、臭氧、PM(大气颗粒物)都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属于空气中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选C。【点睛】本
11、题难度不大,注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不是有毒气体。3.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 单质B. 元素C. 原子D. 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的“含氟牙膏”中添加的是含有氟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元素,故选:B。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闻气体B. 称取氯化钠C. 过滤D. 制取氧气【答案】A【解析】【详解】A、闻药品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瓶口去闻,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
12、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不符合题意;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D、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且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故选A。5.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 金刚石和二氧化碳B. 氨气和冰水C. 氮气和硫酸铜D. 氯化钠和硅【答案】B【解析】【详解】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氨气由氨气分子构成,冰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水由水分子构成,故B符合题意;C、氮气由氮气分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故C不符
13、合题意;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硅由硅原子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 科学家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符号为Sr,如图是锶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锶元素与氖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 锶原子核内有38个中子C. 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D. 该粒子的符号为Sr【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质子数为38,核外电子数为2+8+18+8=3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图表示的是阳离子锶离子,锶离子是锶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故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即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锶元素与氖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
14、似,故选项说法错误;B、锶原子核内有38个质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A分析可知,锶原子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图可知,质子数为38,核外电子数为2+8+18+8=3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图表示的是阳离子,图示是锶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锶离子,表示为Sr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 锂电池在手机的发展中功不可没。碳酸乙烯酯(C3H4O3)可作为锂电池的电解液,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乙烯酯中含有臭氧分子B. 碳酸乙烯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C. 碳酸乙烯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D. 碳酸乙烯酯分子中碳原
15、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g【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乙烯酯由碳酸乙烯酯分子构成,不含臭氧分子,不符合题意;B、碳酸乙烯酯由碳酸乙烯酯分子构成,碳酸乙烯酯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式可知,碳酸乙烯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不符合题意。故选C。8. 一个氧分子(O2)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中,含有一样多的是A. 元素的种类B. 氧原子的个数C. 氧分子的个数D. 碳原子的个数【答案】B【解析】【分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氧
16、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详解】一个氧分子(O2)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中,含有一样多的是氧原子的个数。故选B。9.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 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C.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答案】C【解析】【详解】A、冰是固态的水,水与冰块混合物只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4:32=1:8,不符合题意;C、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
17、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符合题意;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 瓶中液面上升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 注射器内有液体【答案】A【解析】【详解】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外界空气通过长颈漏斗进入,可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故选A。11. 下列说法正确是A. 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 同种元素的一类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新乡市 河南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中 化学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36544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