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九年级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35.5 Ti-48 Fe-56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来源:zzst%&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酒精挥发B. 酒精燃烧C. 温度计水银液面上升D. 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答案】B【解析】来源:#*中教网%【分析】【详解】A.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中#国%教育出版网B.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温度计水银液面
2、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来源:zz#&D.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来源:zzstep#*.com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 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 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 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 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答案】D【解析】【详解】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可以得到氧气、氮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空气中几乎不含氢气,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3. 结合图示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B. S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 S原子的
3、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来&源#%:中*教网D. Na和S可形成的化合物NaS2【答案】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Na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www.#zzs%te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可知,S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S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Na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S原子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S2-,所以Na和S可形成化合物Na2S,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4. 安
4、全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列有关操作符合安全规范的是A. 塞紧橡胶塞B. 添加酒精C. 加热溶液D. 检验氢气的纯度【答案】D【解析】【详解】A.塞紧橡胶塞应将橡胶塞先湿润,然后慢慢转入试管中,不能将试管竖立在桌面操作,防止用力过大使试管破裂,图中实验操作不符合安全规范,故选项错误;B.在添加酒精的时候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防止引燃挥发出的酒精蒸汽引起火灾,图中实验操作不符合安全规范,故选项错误;来源:z&%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安全规范,故选项错误;D.检验氢气的纯度,先收
5、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向下,移近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图中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规范,故选项正确。故选:D。5. 某兴趣小组模拟自来水厂对浑浊的有色河水进行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杂质B. 中液体无色澄清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中液体一定为纯净物D. 若中出现大量泡沫,则中液体为硬水【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符合题意;B.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的液体是有色的,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中液体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
6、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若中出现大量泡沫,则中液体为软水,不符合题意。故选A。6.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微粒个数关系看:该反应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B. 从微观构成看:有6种新的分子生成C. 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过程涉及到3种氧化物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来源%:zz#s*tep.c&om【解析】来源&:中教网*#【分析】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
7、A.从微粒个数关系看:该反应中,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4:2=2:1,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有两种新的分子生成,分别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共涉及四种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水、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共涉及2种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7.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与手性分子有关,如图中柠檬烯(C10H16)有两种结构,但性质不
8、同。下列有关柠檬烯的说法错误的是来源:%中*&教网A. 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 C.H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5:8C. 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D. 柠檬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答案】D来源#:zzst*【解析】【分析】来源%:zzstep.co&m*【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柠檬烯是由C.H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C.H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0:16=5:8,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由化学式可知,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6=15:2,不符合题意;D.柠檬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故选D。8. 关于金属的性质描述正确的
9、是A. 铜是一种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B. 金属Cu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金属活动性:CuAgC. 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生活中大量使用银作导线D. 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差【答案】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铜相对于金、银这种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选项错误;来源%:z#z&B.金属Cu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Cu金属活动性大于Ag,故选项正确;C.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由于银成本高,所以生活中一般不用银作导线,故选项错误;来源:中&教*网D.不锈钢是合金,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纯金属强,所以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故选项错误。故选:B。9
10、. 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炒菜时使用天然气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B用筛子分离茶水和茶叶利用水和茶叶的粒子直径大小不同C用墨书写或绘制书画碳是不溶于水的固体D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铅笔芯具有导电性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炒菜时使用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正确;B.用筛子分离茶水和茶叶原理类似过滤,利用水和茶叶的粒子直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正确;C.用墨书写或绘制书画,是因为碳化学性质常温下非常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错误;D.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因为铅笔芯具有导电性,正确。故选C10.
11、天然气、沼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天然气不属于化石燃料B. 沼气是可再生能源C. 合理开发可燃冰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D. 在一定条件下,当甲烷与空气达到一定比例时会发生爆炸【答案】A【解析】【详解】A.目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选项A错误;来*源:中教%网&B.沼气是由植物发酵而产生的气体,属于可再生能源,选项B正确;C.可燃冰是固态甲烷水合物,可以作为燃料,故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选项C正确;D.在一定条件下,当甲烷与空气达到一定比例时,即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会发生爆炸,选项D正确;故选:A11. 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12、构成:构成金刚石与石墨的碳原子大小不同B. 性质:金刚石不能在氧气中燃烧C. 用途:金刚石的硬度大,用于切割大理石D. 生产:常温下,石墨可以转化为金刚石【答案】C【解析】【详解】A.构成金刚石与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两者都是碳单质,错误;B.两者都是碳单质,化学性质相似,金刚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C.金刚石的硬度大,用于切割大理石,正确;D.常温下石墨、金刚石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高温高压下石墨可以转化为金刚石,错误;故选C。1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收集CO2气体B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大小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验证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13、 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B.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烧杯中,充满空气的气球飘起,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符合题意;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无法验证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进行如下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来源*:中%教#网A. 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B. 对比说明燃
14、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 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D. 加热至沸腾,铜片上的红磷也能燃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故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不符合题意;www.z&zs#tep.c*omB.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故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C.中白磷燃烧,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此时热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中白磷燃烧,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15、着火点,此时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不符合题意;D.加热至沸腾,铜片上的红磷温度也不能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符合题意。故选D。来源:zz&step%.#com14. 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检验氧气的性质木条不复燃O2不能支持燃烧B探究分子运动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色氨气分子运动速率比酚酞分子快C分离含有泥沙的食盐水滤纸上有泥沙,滤液沿着漏斗下端流下不溶性物质不透过滤纸D初步探究水电解的产物甲、乙两支试管内均有气泡生成,且体积比为2:1通过电解水得到甲为O2,乙为H2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检验氧气的性质,应
16、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的上方,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中,浓氨水和酚酞溶液不直接接触,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不变红,说明氨气分子运动速率比酚酞分子快,符合题意;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甲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乙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8分)来#源%:&中教网*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航天科技测知
17、,C2O3是金星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常温下,C2O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其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草酸(H2C2O4),同时放出热量。C2O3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还原性比一氧化碳弱: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2O3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温下,C2O3极不稳定,易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C2O3名称是_,写出C2O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的是_(填标号)。来#%源:中教网A. COB. C2O3C. CO2D. H2C2O4(3)下列有关C2O3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广州市 增城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末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