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流程题分类专练中考流程题之鉴定-探究物质成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流程题分类专练中考流程题之鉴定-探究物质成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流程题分类专练中考流程题之鉴定-探究物质成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流程题之鉴定-探究物质成分(解析版)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2020山东肥城九年级一模)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C生成白色沉淀A的反应是化合反应D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标准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含有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与硝酸钡溶液反应,无明显变化;无色溶液B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溶液,说明溶液B中含有钙离子进行分析判断。【精准解析】A.无色溶液B的溶质含有硝酸钙、硝
2、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复分解反应一种,故选项说法错误。C.生成白色沉淀A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B中含有钙离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钙离子,则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名师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硫酸钡和氯化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021广西柳江九年级一模)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氮气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澄清石灰水溶液(有浑浊现象)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浓硫酸(质量变大)灼热
3、氧化铜(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溶液(有浑浊现象)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则关于混合气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一氧化碳、氢气B气体中一定有氯化氢、二氧化碳、氢气C气体中一定有氯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D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标准答案】C【精准解析】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澄清石灰水溶液(有浑浊现象),说明原气体中存在二氧化碳,第一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是因为原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不形成沉淀;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说明氯化氢已完全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通过浓硫酸,质量变大,说明存在水蒸气,但无法确定是原混
4、合气体中的,还是石灰水中带出的;通过灼热氧化铜,固体变红,说明存在还原性的气体;澄清石灰水溶液,有浑浊现象,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则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再通过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说明存在水蒸气,但无法确定是生成的,还是从石灰水中带出的。故气体中一定有氯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水蒸气、氢气。故选:C。3(2021广西桂平九年级三模)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氢氧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小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往另一份
5、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没有碳酸钠、硫酸钠B样品中可能含有硝酸钠和氢氧化钠C加入稀硫酸时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标准答案】B【精准解析】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立即生成沉淀,可知含有氯化钡;由可知,则溶液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因为碳酸钠、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均能产生沉淀;往另一份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因为氯化钡和二氧化碳不反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可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不能确定硝
6、酸钠是否存在;A.样品中一定没有碳酸钠、硫酸钠,说法正确;B.样品中可能含有硝酸钠,一定含氢氧化钠,说法错误;C.加入稀硫酸时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说法正确;D.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说法正确。故选:B。4(2021江阴市长泾第二中学九年级月考)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 a 中一定有 CaCO3,可能有 Mg(OH)2.一定不存在 BaSO4B白色沉淀 b 为 BaCO3C根据题中数据,可准确计算出该
7、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D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NaOH【标准答案】B【精准解析】解:A.样品溶于水得到滤渣1.5g,能够全部溶于稀盐酸,且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说明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没有硫酸钡;设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x1g1.5g,因此沉淀还有氢氧化镁,所以沉淀a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故A错误;B.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说明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的碳酸钡沉淀,故B正确;C.根据题中数据,不能准确计算出该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故C错误;D.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
8、”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可以知道沉淀a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沉淀,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沉淀,因此无法确定氯化镁的存在,故D错误。故选B。5(2021湖北武昌九年级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实验一:Mg和稀硫酸实验二:MgO和稀硫酸实验三:溶液和稀硫酸实验四:KOH溶液和稀硫酸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白色沉淀A一定能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B用白色沉淀B不能检验CaCl2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C滤液a中的溶质一定含、KNO3可能含有HNO3D将滤液b与适量的溶液c混合,过滤,可制备KNO3
9、溶液【标准答案】C【分析】实验一:Mg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实验二:Mg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实验三:Ba(NO3)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中的一种;实验四:K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钾,可能含有氢氧化钾、硫酸中的一种。滤液a中所含离子情况:硝酸钾不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首先确定溶液中一定有K+和;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可知滤液a中不含有Ba2+,根据加入过
10、量的Ba(OH)2溶液后产生色沉淀B,且白色沉淀B完全溶于稀硝酸,则沉淀B是氢氧化镁沉淀,因为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由于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可知滤液a中一定有镁离子,一定没有硫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综上所述滤液a成分为一定有:KNO3.Mg(NO3)2,可能有HNO3。向滤液a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氢氧化钡和硝酸镁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若滤液a中含有HNO3,则氢氧化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所以滤液b中所含的溶质有:Ba(NO3)2.KNO3.过量的Ba(OH)2。【精准解析】A.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产生的沉淀可能是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
11、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也可能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由于没有对白色沉淀A进行分析检验,所以无法确定其成分。若白色沉淀A是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与盐酸反应,所以不能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此选项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白色沉淀B完全溶于稀硝酸,则沉淀B是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可以检验CaCl2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向CaCl2溶液中加入白色沉淀B,若沉淀溶解则溶液中含有盐酸,若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没有盐酸,此选项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滤液a成分为一定有:KNO3.Mg(NO3)2,可能有HNO3,此选项正确;D.白色沉淀B是氢氧化镁,向氢
12、氧化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氢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所以溶液c中的溶质为硝酸镁和过量的硝酸;滤液b中所含的溶质有:Ba(NO3)2.KNO3.过量的Ba(OH)2。将滤液b与适量的溶液c混合,硝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硝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硝酸钡,硝酸钾不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所以过滤后是硝酸钡和硝酸钾的混合溶液,此选项错误。故选C。二、流程题6(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为探究某化工厂固体废物的成分,以便回收有用物质,除掉有害物质。已知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是NaCl,还可能含有Na2CO3.K2SO4.NH4NO3.MgSO4.FeCl3,通过以下探究回答下列问
13、题。(1)气体乙的化学式为_。(2)无色溶液A中存在的阴离子有_。(3)反应生成气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4)原固体废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_。【标准答案】CO2NaCl、Na2CO3.NH4NO3【分析】已知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是NaCl,还可能含有Na2CO3.K2SO4.NH4NO3.MgSO4.FeCl3,加水溶解,加适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B,则固体废物一定不含氯化铁,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得到气体乙和无色溶液C,Na2CO3.K2SO4.MgSO4与氯化钡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只有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能溶于硝酸,则固体废物一定不含K2SO4.MgSO4
14、,一定含Na2CO3,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乙为二氧化碳;固体废物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甲和无色溶液A,可知甲为氨气,则固体废物一定含NH4NO3,NH4NO3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综上所述,原固体废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铵。【精准解析】(1)由分析可知,气体乙的化学式为。(2)由分析知,固体废物中含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铵,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4NO3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则无色溶液A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钠、氢氧化钠,故存在的阴离子有。(3)反应生成气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4)原固体废物
15、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铵(NaCl、Na2CO3.NH4NO3)。7(2021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三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小青同学想探究其变质情况,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2NaOH+CO2=Na2CO3+H2O)(1)步骤中操作X的名称是_。(2)通过计算,步骤中加入的Ca(OH)2溶液的质量M=_克。(3)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为_。(4)小青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流程,得出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的结论。你认为小青同学的结论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_。【标准答案】过滤 740 Mg(OH)2不严谨,氢氧化
16、钠样品全部变质,也可得出流程中相同的现象,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精准解析】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2NaOH+CO2=Na2CO3+H2O,可知,氢氧化钠不变质则只含氢氧化钠,若部分变质则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全部变质则只含碳酸钠;(1)步骤中操作X是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解得M=740g;步骤中加入的Ca(OH)2溶液的质量M=740克。(3)由流程知,氢氧化钠已发生变质,溶液C为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白色沉淀D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4)通过上述实验流程
17、,不能得出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的结论,理由:氢氧化钠样品全部变质,也可得出流程中相同的现象,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8(2021广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一模)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NaCl、CaO、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微溶物质按难溶处理)。步骤 I: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且用手触碰烧杯外壁,感觉烧杯外壁较热。步骤 II:取少量步骤 I 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步骤 III:向步骤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8、:(1)步骤中发生的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标准答案】一定含有氧化钙、碳酸钾、氯化钠,可能含有硫酸钾取步骤中所得的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粉末中含有硫酸钾,若无现象,说明粉末中不含硫酸钾【分析】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且用手触碰烧杯外壁,感觉烧杯外壁较热,说明粉末中含有氧化钙;加入稀硝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粉末中含有碳酸钾;向稀硝酸酸化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粉末中含有氯化钠;而硫酸钾无法确定;【精准解析
19、】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且用手触碰烧杯外壁,感觉烧杯外壁较热,说明粉末中含有氧化钙;加入稀硝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粉末中含有碳酸钾;向稀硝酸酸化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粉末中含有氯化钠;而硫酸钾无法确定;(1)步骤: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且用手触碰烧杯外壁,感觉烧杯外壁较热,是由于粉末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根据分析,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钙、碳酸钾、氯化钠,可能含有硫酸钾
20、;(3)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需要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钾,可取步骤中所得的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粉末中含有硫酸钾,若无现象,说明粉末中不含硫酸钾。9(2021广西钦州九年级一模)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OH、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能区别K2CO3溶液和KCl溶液的试剂是_(填标号)。ANaOH溶液B盐酸CAgNO3溶液DNaNO3溶液(2)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分析实验现象,推断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标准答案】BBaCO3+2HClBaCl2
21、+H2O+CO2 K2CO3【分析】根据碳酸钾、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精准解析】碳酸钾、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其中的一份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钾、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气泡,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硫酸钾,无色滤液中滴加酚酞,无明显现象,
22、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钾,所以(1)A.氢氧化钠不会与碳酸钾、氯化钾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B.盐酸会与碳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会与氯化钾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硝酸银都会与碳酸钾、氯化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D.硝酸钠不会与碳酸钾、氯化钾反应,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2)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H2O+CO2;(3)分析实验现象,推断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K2CO3。故答案为:(1)B;(2)BaCO3+2HClBaCl2+H2O+CO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22 年中 化学 一轮 复习 流程 分类 中考 鉴定 探究 物质 成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