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广附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广附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广附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习化学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会市肇广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学科3月练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Mg-24 Zn-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是化学变化的是()A. 客家酿酒B. 潮州木雕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广绣刺绣画D 肇庆端砚【1题答案】【答案】Awww.z%&zste#【解析】【详解】A.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B.木雕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刺绣
2、画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端砚只是石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2. 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下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 【2题答案】【答案】B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A.该图标表示禁止吸烟,为禁止吸烟标志,选项错误;B.该图标表示节水,为节水标志,选项正确;C.该图标表示禁止行人通行,为禁行标志,选项错误;D.该图标表示节能,为节能标志,选项错误,故选B。3. 当下“共享单车”进入市区,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但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 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
3、其主要原因是( )A. 分子停止运动B. 分子质量变大来源:zzs#t*C. 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D. 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宏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是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气体的体积和压强增大,当气体膨胀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易产生爆炸。分子处于永恒的运动中,错误;B.升温,分子种类不变,多少不变,质量不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大,错误;C.升温,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运动速率变快,错误;D.升温时,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正确。故选D。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
4、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放出热量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 向含石蕊的水中吹气,紫色石蕊变蓝色【4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A不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放出热量,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故C不正确; 来源:zz#ste&%D.向含石蕊的水中吹气,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则紫色石蕊变红色,故D不正确。故选B。5. 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中国
5、*教育出&版网B. 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 转化观: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氧化铁中#国教育出&版*网D. 守恒观:ag 氢气和 bg 氧气反应,一定生成(a+b)g 水【5题答案】【答案】Dww#w.%【解析】【详解】A.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选项正确;B. 微粒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此选项正确;C. 转化观: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氧化铁,此选项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D. 守恒观:氢气与氧气反应时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ag 氢气和 bg 氧气如果恰好反应,生成(a+b)g 水,如果不是恰好反应
6、,生成水的质量小于(a+b)g ,此选项错误;故选D。来源:zz&s*%6. 中学生要有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中#国教育出版&网B. 在加油站、加气站吸烟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D. 室内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6题答案】【答案】A【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不要立即开灯检查,防止燃气和空气混合后遇到电火花发生爆炸,故错误;B.在加油站、加气站周围都是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吸烟可能引发燃烧、爆炸。故
7、正确;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后变成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不会损坏物体,适合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故正确;来源:zzs%tD.室内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防止烟尘进入鼻孔对人体造成伤害,故正确;故选:A来%源:&中*教网7. 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和过滤操作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来源:#&中教网%A. 甲实验通电后,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燃烧B. 由甲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C. 乙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D. 乙实验中,滤纸边缘要高于漏斗边缘滤液才不会浑浊来#源:zzstep*.co&m%【7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a试管
8、直连电源负极,根据电解水“负氢正氧”,可知a极是氢气,可燃,故A选项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甲实验可得到电解水后生成两种气体且体积为2:1的结果,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选项错误;C.乙实验为过滤实验,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C选项错误;D.过滤中,“二低”要求:液面边缘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D选项错误;故选A。8. 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铷属于金属元素B. n的值是1C.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
9、2D.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8题答案】www.z&z#【答案】C【解析】【详解】A.铷元素汉字名称中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7;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m=37=2+8+18+8+n,n=1,此选项正确;C.铷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氯化铷中铷元素的化合价为+1,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此选项错误;D.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此选
10、项正确。故选C。【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9. 某学生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来源:中教网*&%A. 取用NaOH固体B. 称量NaOH固体C.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D. 溶解NaOH固体【9题答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易潮解、具有腐蚀性药品的时候要把药品放在玻璃器皿内进行,故B错误;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
11、最低处保持 水平,故C错误;D.为了加快溶解可用玻璃棒搅拌,故D正确。www.zzste&p*%.com故选D。10. 为了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用普通铁钉、纯铁钉同时进行下面的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只在实验中观察到了红褐色的锈斑,其他均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中&教网A. 和对比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H2OB. 和对比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O2C. 和对比说明普通铁钉比纯铁钉更容易锈蚀D. 和对比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O2和H2O【10题答案】【答案】C【解析】来源%:中#&教*网【分析】【详解】中普通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中普通铁钉只与水接触,中普通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中纯铁钉同时
12、与水、氧气接触;www.*zz&A.中铁钉生锈,中铁钉不能生锈,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氧气,该选项说法错误;B.中铁钉生锈,中铁钉不能生锈,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水,该选项说法错误;C.由实验现象可知,和对比说明普通铁钉比纯铁钉更容易锈蚀,选项说法正确;D.和对中的铁钉均未锈蚀,无法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O2和H2O,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1. 下列各组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案或仪器用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组别实验方案或仪器用品实验目的A带火星的小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B加肥皂水,观察泡沫、浮渣鉴别软水和硬水C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鉴别H2和CH4D将铜丝伸入溶液中鉴别硝酸银溶液和
13、稀盐酸A. AB. BC. CD. Dwww.#zzst&*【11题答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火星熄灭;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入到氧气中使火星变量亮或复燃;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来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较少,同时产生大量浮渣,所以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软水和硬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气点燃后能够生成水,在其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中能看见水雾或水滴;甲烷点燃时,也能够生成水,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中也能够看见水雾或水滴;所以不能用这个方
14、法来鉴别氢气和甲烷,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符合题意;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两者实验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溶液,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www.%z&zste*#故选C。www.zz&step%.com#12.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来源:&*中教网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 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 将t 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10 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
15、水的质量是b大于a【12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A.b的溶解度。错误。B.A.b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所以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b,错误。C.温度升高,A.b的溶解度增大,无晶体析出。所以将t 时A.b的饱和溶液(因溶解度相同,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升温至4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依然相等,正确。来源:zzst%ep.c&*omD.10 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所以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
16、量是a大于b。错误。故选C。13. 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中国*教育%&出版#网B.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碱性C.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D. 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13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据图可知,随着不断滴入溶液,溶液的pH逐渐变小,即溶液的碱性逐渐变弱,酸性逐渐变强,故应该是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此选项表述正确;
17、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大于7,故烧杯内溶液呈碱性,此选项表述正确;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溶液的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说明此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此选项表述正确;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说明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外,还含有过量的盐酸,故此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由两种,微粒有水分子、氯离子、钠离子、氢离子4种,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14. 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与丙均属于氧化物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 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C. 反
18、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加D. 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4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根据物质的组成、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详解】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CON2+2CO2;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为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丙为氮气,属于单质,选项A错误;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B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选项C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有害气体,生成物均为无害气体,所以
19、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点睛】中国教#育出版网*15. 下列图像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 向pH=10的纯碱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 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 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 将等质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www.#zzst&*e%【15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来源:zzstep#*.com【详解】A.向pH=10的纯碱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最终pH无限接近于7,但始终大于7,错误。B.开始没有气体生成,气体质量为0。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肇庆市 四会市 实验学校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下学 第一次 练习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