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泉州六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三年化学期中测试相对分子质量:C-12 H-1 O-16 Zn-65第I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 在“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中,有同学提出“如果把铜片加热,而火焰没有与铜片接触,则金属将不会变黑”。该同学的提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 假设与预测B. 解释与结论C. 反思与评价D. 实验与事实【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同学提出“如果把铜片加热,而火焰没有与铜片接触,则金属将不会变黑”,这个提法是反应前提出的,实验还未进行时根据铜的化学性质提出的猜想以及预测实验的结果,故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
2、的假设与预测,故选:A。2. 我国科技快速发展,下列相关描述一定存在化学变化是A. “嫦娥五号”采集月壤w*ww.zzste&B. “华龙一号”核电站供电C. “中国天眼”接收宇宙信号D. “长征五号摇四”运载火箭发射【答案】D【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嫦娥五号”采集月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华龙一号”核电站供电属于核反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中国天眼”接收宇宙信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3、选项错误;D.“长征五号摇四”运载火箭发射,燃料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D。3. 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 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B. 对污染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C. 加大汽车尾气监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D. 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焚烧塑料垃圾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解析】【详解】A.积极推广使用共享单车能减少空气污染,做法正确;B.对污染水体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做法正确;C.加大汽车尾气监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做法正确;D.集中焚烧垃圾会产生更多有害物质,增大空气污染,做法错误。故选:D。来源:%中教网&4. 下列元素
4、中,因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人患佝偻病的是A. 碘B. 锌C. 钙D. 铁【答案】C【解析】【详解】A.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选项A错来#&源*:中教网B.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选项B错;C.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选项C正确;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选项D错;故填:C来源:z&z*%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
5、水通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分子不可分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AB. BC. CD. D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湿衣服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正确;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正确;C.水通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分子可分,错误;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石墨是层状结构,金刚石是网状结构,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
6、故选C。6. 如图所示,龙龙同学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选项ABCD大图来源:z#zstep&.%comA. AB. BC. CD. 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详解】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将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题目要求选择双手离开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应观察到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所以应选C项。来源#*:中教网7.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元素是质子
7、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则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答案】C【解析】【详解】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推理错误;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不一定是化合物, 推理错误;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
8、变的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是化学变化,推理正确;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但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不一定属于金属元素,例如氢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少于4个,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推理错误。故选:C。来#*源:zzst&8.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NA.Mg、Al、Si原子序数是从小到大的,正确;B.H2.H2O、NH3.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18.17.16,不是从低到高,错误;C.NH3.N2.NaNO2.KNO3中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3.0、+3
9、.+5,是从低到高,正确。D.CO2.稀有气体、O2 、N2空气中体积分数分别为0.03%、0.94%、21%、78%,空气中体积分数是从小到大,正确。故选B。【点睛】要特别注意NH3中N的化合价为-3价。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9. 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因此不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B.B中分液漏斗中应该盛放过氧化氢溶液,错误;C.从长颈漏斗加入的应该是过氧化氢溶液,不能将过氧化氢溶
10、液一次性加入,否则不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而控制反应速率,能使生成氧气的速率平稳,正确。故选D。10.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铝(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A. 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www.#&zzstep*.comB. 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共有4种元素C. 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有3种单质分子来#源:中%&教网D. 生成物中共有3种分子【答案】A【解析】【分析】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
11、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详解】A.从图可以看出,该反应中金原子对C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有C.H、O 3种元素,错误;C.单质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只有氢气一种单质,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2种分子,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第II卷本卷共8题,共70分。11. 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氮原子_。(2)3个氢分子_。来源:zzs&tep.c%o#m(3)n个亚铁离子_。(4)氯离子_(5)如图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
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2N (2)3H2 (3)nFe2+ (4)Cl- (5) . . 化合反应【解析】【小问1详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来源%:zz#s*tep.c&om【小问2详解】中&国教育出版*#%网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氢分子表示为3H2。【小问3详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13、,n个亚铁离子表示为nFe2+。【小问4详解】氯离子离子符号为Cl-。ww%w.zzste*&【小问5详解】由反应的过程图可知,反应由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中国*教育%出&版#网12.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该元素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已知硫原子的中子数为16,则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写出13号元素和16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该物质的名称为_。(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泉州市 第六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中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