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C1:35.5 Ca:40 Fe:56 Cu:64 Zn:65来*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A. 氢气B. 天然气C. 酒精D. 汽油中&国教育#出*版网【1题答案】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从环保的角度
2、看,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选项符合题意;w*ww.zz#&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C.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D.汽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会随汽车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选项符合不题意。来*源:中教&%网故选A。2.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佩戴口罩B. 测量体温C. 酒精消毒D. 清水洗手【2题答案】【答案】C【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佩戴口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
3、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测量体温是因为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酒精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清水洗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ww#*w.zzst3. 春天里百花竞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 分子由原子构成B. 分子间有间隔C. 分子不断运动D. 分子很小【3题答案】【答案】C【解析】www&.z#zstep.*c%om【分析】来%源&:*【详解】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春天里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A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
4、春天里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B选项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春天里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春天里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很小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收集氢气B. 稀释浓硫酸C. 检查气密性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C.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D.称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原则。来*源:zzste%5.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右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元素符号是RbC. 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D. 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5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www.zzs&t#ep.co*m【详解】A.铷元素汉字名称
6、中,有“钅”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铷的元素符号是Rb,正确;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错误;D.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为37,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为37,错误。故选B。来源:zzs*te%6. 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A. 硫B. 镁条C. 铁丝D. 木炭【6题答案】【答案】B【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
7、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故选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7. 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A. 稳定性B. 滑腻感C. 还原性D. 导电性【7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电刷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摩擦,利用到滑腻感,同时互相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要求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C。8. 下列各组物质,都由原子构成一组是A. 金刚石、金B. 铁、氧气C. 硫、干冰D.
8、 硫酸铜、氯化钠【8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金由金原子构成,符合题意;B.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硫由硫原子构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9. 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B. 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C. 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D. 20时,100g KNO3饱和
9、溶液中有KNO331. 6g【9题答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www.z&z#【解析】【详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故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共析出10g硝酸钾,说明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41.6g,符合题意;B.由图2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由图1可知,降温过程中,一开始没有溶质析出,说明一开始是不饱和溶液,后有溶质析出,变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C.M点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N点为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增加溶剂或恒温蒸发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
10、点,不符合题意;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31.6g,不符合题意。故选A。10. 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 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10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该装置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会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来#源*:
11、中&国教育出版网B.白磷的作用是将试管内的氧气耗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不符合题意;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从而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故进入水的体积大约是:130mL=26mL,故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故选D。11. 鉴别日常生活中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来源:中&教*网A. 黄金和黄铜(含锌):滴加稀盐酸B. 氮气和
12、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C. 白酒和白醋:闻气味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11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黄金不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可以检验。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伸入燃着的木条均熄灭,不能鉴别。C.白酒和白醋有不同气味,白酒有醇香味,白醋有刺激性气味,可以闻气味鉴别。D.一氧化碳不能是紫色石蕊变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可以鉴别。故选B。12.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 石灰水B. 浓硫酸C. 浓盐酸D. 烧碱溶液中国教&育%出版网*#【12题答案】【答案】A来源#
13、*: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每生成100g碳酸钙的质量,反应而吸收的质量为44g,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 B浓硫酸 吸水,溶液质量增加; C浓盐酸挥发使溶液的质量减少,但是物理变化;D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得碳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增加。选A13. 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www.zzstep*.#%com&选项甲乙丙A浓氨水无色酚酞溶液B石灰水碳酸钠无色酚酞溶液C稀盐酸石灰石紫色石蕊溶液D浓盐酸锌粒紫色石蕊溶液A. AB. BC. CD. D【13题答案】来&源:
14、zzstep.c#o%m【答案】B【解析】【详解】A. 甲中盛有浓氨水,滴下后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B. 当甲中的石灰水滴入到乙中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这些物质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的棉花变红,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C. 当甲中的稀盐酸滴入到乙中的石灰石上,稀盐酸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棉花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D
15、当甲中的浓盐酸滴入到乙中的锌粒上,锌粒与盐酸反应放热,加速浓盐酸的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中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B。14. 有镁、铝、锌、铁的混合物10.8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www.zz#ste%A. 0.3gB. 1.2gC. 0.9gD. 1.35g【14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假设只含有镁、铝、锌、铁其中一种金属,则10.8g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8g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8g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8g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由于金属是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安阳市 殷都区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下学 教学质量 检测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