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封丘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终结性评价测试化学相对原子质墨: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Mn-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1. 汉语博大精深,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钻木取火B. 刻舟求剑C. 破釜沉舟D. 滴水成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钻木取火,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刻舟求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破釜沉舟,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2、化。故选A。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铁、乙醇、矿物质水B. 稀有气体、干冰、生石灰C. 臭氧、冰水混合物、石油D. 氯化钠、高锰酸钾、空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矿物质水由水、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稀有气体由氖气、氦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是由H、O元素组
3、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D.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高锰酸钾是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加热液体D. 氧气验满【答案】B【解析】【详解】A.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故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项符合题意;C.加热液体时应该
4、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且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量过多,故C项不符合题意;D.氧气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不能伸入瓶内,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生产生活中要节约水资源B.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C. 水电解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D.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答案】C【解析】【详解】A.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故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净水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非质
5、量之比为2:1,故C项符合题意;D.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故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5. 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元素与铝元素处于同一族,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铟为金属元素B. 铟原子易失去电子C. 铟元素的质子数为49D. 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铟为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铟为金属元素,故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 C.
6、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故铟元素的质子数为49,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符合题意。故选D。6. 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分子体积变大C. 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D.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看到苯分子的图像分子真实存在且很小【答案】B【解析】【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远处闻到了香味,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水烧开后易
7、把壶盖冲起,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B符合题意;C.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看到苯分子的图像,说明分子真实存在且很小,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7.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过量的红磷放入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此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若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移动到2mL刻度处D. 若不使用
8、弹簧夹,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前沿一直向左移动直至停在2mL刻度处【答案】D【解析】【详解】A.红磷燃烧消耗试管中空气里的氧气,根据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判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正确。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所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正确。C.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氧气约占8mL,反应中被消耗,若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从10mL刻度处移动到2mL刻度处。C正确。D.若不使用弹簧夹,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前沿先向右移动,等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前沿向左移动直至停在2mL刻度处。D错。综上所述:选择D。8.
9、 过氧乙酸(CH3COOOH)在新冠疫情的防治中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B.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 1个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D. 过氧乙酸中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4【答案】C【解析】【详解】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过氧乙酸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说法错误;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4):(163)=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说法正确;D.过氧乙酸中氧、氢元素的质量比=,说法错误
10、;答案:C。9.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固体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上方罩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D.氢气在空
11、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不符合题意。故选A。10.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81020反应后质量/g010X16A. 表中X的值是16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D. 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4【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X=28+2+10-10-16=14,故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在反应前后乙质量不变,则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未参与反应,故
12、B项不符合题意;C.甲的质量在减少,甲为反应物,丙、丁质量在增加,二者为生成物,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项不符合题意;D.丙和丁的变化质量之比为(14-2):(16-0)=3:4,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1. 安全无小事,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 加油站、面粉厂等地都应严禁烟火B. 火灾现场用湿毛巾捂口鼻,蹲到近地面逃生C. 发现燃气泄漏要立刻打开排气扇D.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加油站、面粉厂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加油站、面粉厂等地都应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B.火灾现场用湿毛巾捂口鼻,过滤有毒烟
13、尘,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变小,高空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故应蹲到近地面逃生,不符合题意;C.燃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发现燃气泄漏,应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能立刻打开排气扇,以免电打火发生爆炸,符合题意;D.人群密集的地方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实验室采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氯气为黄绿色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可以采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B. X的化学式为H2OC. 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
14、合价由+4价变为了+2价D. 此实验需要加装尾气处理装置【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实验室采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属于固液加热反应,而实验室可利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这两个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或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故不能采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Mn、O、H、Cl的个数分别是1.2.4.4,生成物中含Mn、O、H、Cl的个数分别是1.0、0、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O、4个H,故X的化学式为:H2O,不符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新乡市 封丘县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末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