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水平测试中*国教%育出版网化学试卷注意: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 炸药爆炸B. 锤凿岩石C. 烧火做饭D. 葡萄酿酒【答案】B【解析】【详解】A.炸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B.锤凿岩石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C.烧火做饭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
2、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w#ww.zzs%te*故选:B。2. 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来源:*中&%教网A. 工业废水随意排放B.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 开发利用新能源D.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答案】A【解析】【详解】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A符合题意;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能美化环境,也可增加对污染物的吸收,减少空气污染,选项B不符合题意;C.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环境的污染,选项C不符合题意;D.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有利于环境的保护,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3. 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
3、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A. 锰、钛B. 氩、金C. 铅、铂D. 氦、汞【答案】A【解析】【详解】A.锰Mn、钛Ti,第一个字母不相同,正确;B.氩Ar、金Au,第一个字母相同,错误;C.铅PB.铂Pt,第一个字母相同,错误;D.氦HE.汞Hg,第一个字母相同,错误。故选A。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木炭B. 铁丝C. 硫粉D. 红磷【答案】B【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木炭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B.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符合题意;C.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符合题意;D.磷与氧气在
4、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答案:B。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澄清洁净的矿泉水是纯水B. 将硬水过滤可以得到软水C. 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D.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来#%源:中教网【答案】D【解析】【详解】A.澄清洁净的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选项A错误;B.过滤操作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开,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选项B错误;C.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为2:1,选项C错误;D.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D正确。中国
5、教育出版*%#网故选:D6.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液体的倾斜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滴加液体D. 给液体加热【答案】C【解析】【详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
6、7.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其操作步骤有: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检査裝置气密性;熄灭酒精灯;将导管移出水槽,那么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A. B. C. D. 【答案】B来源:zzs#t&【解析】【分析】【详解】实验室制氧气有加热和不加热两种装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操作步骤有: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给试管加热;收集氧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再熄灭酒精灯;一定要注意最后两个步骤,如果颠倒了,就会造成水倒流而炸裂试管;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故选:B。8.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A. B.
7、C. D. 【答案】C【解析】【分析】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通常小于4个。【详解】A.质子数=原子序数=1,1号元素是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质子数=原子序数=8,8号元素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错误;C.质子数=原子序数=12,12号元素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D.质子数=原子序数=17,7号元素是氯元素,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该微粒表示的是氯离子,错误。故选C。9. 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来源:zzs#&tep%.*comA. mx+2B. m+x+2C.
8、 mx2D. m+x-2【答案】C【解析】【详解】R2+是指在原子中失去了两个电子,带了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设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y,则有:y-2=x,所以y=x+2,又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m-( x+2)=m-x-2。故选:C。10.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 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 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
9、解析】【分析】【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是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不符合题意; B.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D.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此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还可能是钠离子等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 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 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
10、w%ww.*zz#st【详解】A.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B.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每个氯化氢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一个氯化氢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不符合题意。故选A。12. 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来源*:&中教%网A. 拉瓦锡B. 门捷列夫C. 道尔顿D. 阿伏伽德罗【答案】B【解析】【详解】A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
11、成的结论; B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道尔顿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论;D阿伏伽德罗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分子学说故选B13.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在这一过程中,二氧化锰固体的质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C。14.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A液化石油气可加压后储存在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隙B沙尘暴起,尘土满
12、天分子不断的运动C氢气和液氢都能作燃料分子相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同D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质生成了新的分子A. AB. BC. CD. 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解析】【详解】A.液化石油气可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是气体体积变小(分子间隔变小)的过程,体现了分子之间有间隙的原因,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是灰尘的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导致的,所以与分子的运动无直接关系,解释错误,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C.氢气与液氢都能做燃料体现了氢气的可燃性,两者都是由氢气分子构成,所以可以用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食物放置一段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新乡市 原阳县 2020 2021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中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