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九年级化学学科活动(二)H-1 S-32 O-16 Fe-56 Mg-24 Zn-65 Ag-108 Ca-40 C-12 O-16 Na-23 C1-35.5 Ca-40 Ba-137来源:zzs*te%#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行。冬奥食堂678道美食“内卷到飞起”,下列菜富含维生素的是A. 四喜丸子B. 宫保鸡丁C. 木须肉D. 清炒小白菜【1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四喜丸子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宫保鸡丁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等,故选项不符
2、合题意;C.木须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清炒小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故选D。来源:zzstep%.c#o*&m2. 下列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B. C. D. 【2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详解】A.比较图中的电子和质子数可以知道,该微粒得到两个电子,属于阴离子,其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因此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故选项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B.比较图中的电子和质子数可以知道,该微粒失去两个电子,属于阳离子,其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因此该元
3、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比较图中的电子和质子数可以知道,该微粒是原子,其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因此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比较图中的电子和质子数可以知道,该微粒失去一个电子,属于阳离子,其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因此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 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避免一些危险和试剂的污染等,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取用块状固体B. 称取一定量氯化钠固体 来&源:zzs%te*C. 吸取药品D. 稀释浓硫酸 【3题答案】【答案】B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A.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
4、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故图示操作不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图示操作正确;C.用胶头滴管取液时,需要将空气挤到外面,不能像图中这样挤到试剂瓶中,防止药品变质,且瓶塞要倒放,故图示操作不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图示操作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将铁锈粉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B. 碘放入足量水中:固体
5、减少至消失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 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银【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 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将铁锈粉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生成硫酸铁、水,则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此选项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 碘难溶于水,则将碘放入足量水中,固体不会消失,此选项错误;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此选项正确;来&源:%#D. 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所以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固体,描述现象不能出现具体物质的名称,此选项错误。故选C。5.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6、用玻璃捧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B. 晾晒海水制粗盐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与纸张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B.晾晒海水制粗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为化学变化,故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来源:zzstep.c%om故选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6.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 稀有气体充霓虹灯B. 用聚氯乙烯制
7、造导线外皮ww*w.z#C. 用钛合金制造人造骨骼D. 用氯化钠制碳酸钠【6题答案】【答案】D【解析】来源*:%zzs#tep.&com【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各种电光源如霓虹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用聚氯乙烯制造导线外皮,是利用聚氯乙烯塑料的绝缘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用钛合金制造人造骨骼,是利用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用氯化钠制碳酸钠,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7.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
8、做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C. 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 用炉具清洁剂刷碗【7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氧化铝属于弱碱性物质,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做法正确;来#源:&中教网%B.纯碱能和发酵产生的酸反应,所以做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使蒸熟的馒头疏松多孔,故选项做法正确;C.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做法正确;D.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炉具清洁剂刷碗,故选项做法不正确。故选D。来源%:中#&教*网8. 下列应用合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 比较铁
9、和铜的活动性:B. 验证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 石笋、石柱形成的原因:【8题答案】【答案】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氢氧化铜属于碱,难溶于水,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碳酸钙的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Ca(OH)2CaCO3+H2O,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D.石笋、石柱的形成是因为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来源:中%教&网#9. 下列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0、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0.3%B. 地球上的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47%C.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项措施,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铁得到回收利用D. 可燃冰外观像冰,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来*源:%中教网【9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0.03%,故说法错误;B.地球上的咸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47%,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故说法正确;C.金属的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以及因冶炼金属而消耗的能源,目前世界上只有50%以上的铁得到回收利用,故说法错误;D.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11、,故说法错误。故选B。10. 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来源:zzs&tep.c%o#m【10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用pH试纸测得结果取整数,健康人体内血浆的pH范围是7.357.45,不是用pH试纸测得,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来源:zzstep.&com*%B.海产品中含有碘元素,但是甲状腺肿大可能是缺少碘元素,也可能是碘元素摄入过多引起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如果发生CO中毒,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院救治,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化钠中氯离子可以促生盐酸,故选项说法不正确。ww%w*.zz#s&故
12、选C。11. 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例解释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氯化钠固体内部不含离子B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分子间有间隔C二氧化硫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硫分子有味D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AB. BC. CD. D【11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不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而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选项解释错误;B.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的香味,故选项解释错误;C.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分子聚集
13、体表现出来的性质,而不是二氧化硫分子有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解释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12. 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序号ABCD需区分的物质黄金和黄铜氮气和氧气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所加试剂和操作方法看颜色闻气味分别取样,分别点燃,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分别取样,分别加足量水看是否溶解A. AB. BC. CD. 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2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黄金和黄铜都是黄色的,故看颜色不能鉴别,选项错误;B.氮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看颜
14、色无法区分,选项错误;来&源:中教网%C.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点燃后,聚乙烯燃烧没有刺激性的气味,聚氯乙烯燃烧会产生刺激性的气体,该方法可以区分,选项正确;D.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能溶于水,加水后都会溶解,该方法无法区分,选项错误;答案为:C中国教育#出&%版*网1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像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等于c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B.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A.B.c三种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C. b溶解度大于aD. 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15、【13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由于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A.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溶解度关系为ba=c,将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两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所以从t1升高到t2时,A.B.c三种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中教网*C.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A.b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
16、.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来源:#*中教网故选B。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Na2SO4NaOH稀硫酸加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B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药品足量)C水泥沙无过滤、蒸发结晶DCuO粉末C空气在空气中灼烧A. AB. BC. CD. D【14题答案】【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加过量的稀硫酸,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硫酸钠
17、、硫酸,然后蒸发结晶,最终得不到纯净的硫酸钠,此选项错误;B. 氢氧化钠溶液虽然能除去氯化氢气体,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最终得不到二氧化碳,此选项错误;C. 泥沙难溶于水,过滤可除去泥沙,不需要蒸发结晶,此选项错误;D. 在空气中灼烧,碳粉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剩余的是氧化铜固体,此选项正确。故选D。15. 实验室中有一瓶变质的生石灰固体(其中不含氢元素),取少量固体与试管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发现试管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2.2g,则原生石灰固体中已变质的生石灰的质量分数约为A. 56%B. 44.6%C. 25%D. 85%来源:z#zstep%.&co
18、m【15题答案】www.zzs*tep&.com【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分析试管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2.2g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1)设碳酸钙的质量为,与碳酸钙反应的盐酸中溶质质量为a来*源&:中教网解得解得(2)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在反应中钙元素质量不变,设原生石灰固体中已变质的氧化钙质量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得中#国教育出版&网(3)由(1)得与原固体中氧化钙反应的盐酸中溶质质量为由变质的生石灰固体(其中不含氢元素)可知由原固体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设原固体中未变质氧化钙质量为, 解得 则原生石灰固体中已变质的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六 十九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下学 第二次 月考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