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大气受热过程.docx





《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大气受热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考试地理专项练习含答案——大气受热过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时规范练 7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受热过程(2020 山东济宁高三一模)无动力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绝壁、高楼大厦等高处一跃而下,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后,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无动力翼装飞行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飞行时速通常可达到 200 千米/时,翼装飞行的滑翔比约 31,即在每下降 1 米的同时前进约3米。据此完成第 12 题。1.当运动员在中纬度 30 千米高空下降时,下降到对流层,滑行的水平距离约( )A.18 千米B.33 千米C.48 千米D.57 千米2.运动员在
2、下滑过程中,感觉到水平滑行距离比理论值偏大,可能进入了( )A.高层大气C.电离层B.平流层D.对流层(2020 北京西城高三三模)在学习“大气”部分知识时,某校同学连续记录了北京市某月连续 48 小时的气温数据,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 34 题。3.该校同学记录的数据,最可能是( )A.6 月B.8 月C.10 月D.12 月4.数据显示,最低气温出现在第三天凌晨 3 时,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少,受冷气团影响B.临近日出,地面辐射已经消失C.夜晚是多云天气,大气热量损失迅速D.冷锋刚刚到达,气温迅速降低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下图是我国北京、
3、成都、上海、昆明四个城市的太阳辐射年变化图。据此完成第 57 题。 5.图中表示北京的曲线是( )A.C.B.D.6.7、8 月份地太阳辐射强度大于,是因为地(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B.阴雨天气较少C.白昼时间较长D.海拔较高7.地春季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夏季,但气温低于夏季,可能是因为春季( )A.大气逆辐射强B.地面辐射弱C.大气污染重D.气压较高(2019 全国卷,6、8)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第 89 题。8.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
4、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C.间隔团块状B.鱼鳞状D.条带状9.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C.日落前后B.正午D.午夜(2020 河北唐山二模)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 1 月和 7月平均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第 1012 题。10.表示 1 月隧道内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 B. C.1.此隧道( )D.1A.15 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D.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12.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A.闽C.鲁B.秦D.新13.(2020 北京东
5、城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耗电、耗气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为某节能房示意图。(1)分别说明节能房中双层玻璃和鹅卵石的作用。(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说明甲、乙、丙、丁在夏季时应如何控制,从而减少屋内制冷耗能。 (3)在图中横线处画上箭头,以表示冬天时该节能房中的气流运动方向。14.(2020 辽宁沈阳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据长期地表观测资料显示,过去 30 年来的增温已促使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13 ,永冻土随之解冻,大量碳将以甲烷或二氧化碳形式进入大气,成为加速气候变化的重要诱因。研究人员推测,地球平均气温每升高 1 ,永冻土
6、就释放出相当于煤、石油和天然气 46 年释放出的温室气体。与此同时,以猛犸象为代表的大型食草动物的残体出露地表,有些动物残体保存非常完整。猛犸象的身体结构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它们生活在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大陆北部与北美大陆北部的寒冷地区。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气候转暖,最后一批西伯利亚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 2000 年灭绝。下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1)指出北极地区永冻土释放的碳的来源。(2)指出永冻土释放的碳对气温的影响,并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原因。(3)分析全球变暖对猛犸象灭绝的影响,为“气候变暖猛犸象灭绝”这一观点找到科学依据。 (4)解释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残体能长时间保存完整的自然原因。课时规
7、范练 7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受热过程12.1.D 2.B 第 1 题,中纬度对流层高度为 1012 千米,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每下降 1米的同时前进约 3 米,运动员从中纬度 30 千米高空下降至对流层,下降了 1820 千米,因此滑行的水平距离为 5460 千米,故选 D。第 2 题,运动员在下滑的过程中,感觉到水平滑行的距离比理论值偏大,表明空气水平阻力相对较小,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最可能进入平流层,故选 B。34.3.C 4.A 第 3 题,据图中信息可知,三天的最低气温在 7 左右,故排除气温低于的 12 月,D 错误;24 小时内降温达到 15 ,为冷锋过境,而 6 月和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考试 地理 专项 练习 答案 大气 受热 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