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21《杨氏之子》(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杨氏之子》(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杨氏之子(一等奖创新教案)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21课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思想】 杨氏之子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编排这组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描写了主客双方围绕姓氏展开的一场巧妙对话。教学中,应以朗读为基础,再着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客间幽默风趣的对话内容,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 【教学内容】 本课为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
2、第一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本堂课在诵读古文的基础上,感受主客间幽默风趣的对话内容以及杨氏之子的机智。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如借助插图、参照注释、查阅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有的学习能力,通过多读、多思来独立阅读思考,并与同学一道研究探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语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与机
3、智。 4.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语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与机智。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 【课程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诵读法、朗读感悟法和拓展阅读法。 【教学评价】 教师的评价以鼓励点拨为主,引导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翻页笔。 【预习任务】 自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学安排】 共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读课题 1.课前谈话,看图引入。 2.导入新课,解读课题。 (1)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杨氏之子 21 之子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