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溜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品读小说叙事人称和叙事视角之妙,理解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重点) 2. 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阿城简练传神的语言特色。(难点) 3. 披文入情,理解作者借溜索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自读课文,尝试用第三人称或从马帮首领视角重新讲述故事,任选其中一个形成文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安忆说:“小说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讲故事。”在作家中,阿城被誉为“中文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他究竟是怎么讲故事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溜索这篇小说来学习他讲故事的方法。
2、二、变换视角,体会手法之妙 阿城的很多小说都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这篇溜索也不例外。第一人称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能得阿城偏爱呢? 1. 请同学用第三人称重新讲述该故事。 示例:马帮在山里赶路,走到高高的悬崖边,准备过溜索了。马帮汉子动作熟练,毫不畏惧,一个个上了索。后来有一个新人哆哆嗦嗦爬进角框。首领把他往前一送,就看他整个人定在了那里,好一会儿,才伸手去拨绳索。等到了对岸,他软软地爬出框子,惹得众人一阵发笑 2. 对照课文,你认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哪一种人称叙事效果好,好在哪里。 提示: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 明确:第一人称叙事更引人入胜 (1)第一人称叙事时,融入大量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刚
3、听到隐隐闷雷声时,“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听多了“生疑”,等到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多处心理描写步步设疑,暗示怒江环境非同一般,侧面烘托出峡谷的奇险,强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还有大量对生理反应的描写。比如刚到岸边时的“抽气”“抖腿”,从溜索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小肚子胀得紧,像有尿,却不敢撒,生怕走了气再也立不住了”“眼珠涩涩的”作者通过刻画溜索后身体的极端反应烘托出峡谷的陡峭险峻,使读者更有代入感。 3. 通过对比分析,溜索的故事更适合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中有一个关键人物马帮首领,作者写他溜索经验丰富,却为何从初次溜索之人的视角来叙述他呢?请你从马帮首领的视角,用第一人称重新讲述
4、有关他的故事片段。 示例:我与兄弟们闯荡天下,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哪怕是怒江也不带怕的!那日又到了怒江峡谷,照惯例,瘦猴他们几个先过了溜索。其他人到牛队里卸驮子,这些牲口忒没用,每次过溜索都吓得屎尿齐流。 队里新来了个小伙子,要跟我们一起溜索。小伙儿长得人高马大,胆子却小得可怜,刚上索就吓傻了,喊一声动一下,跟个木头人似的,没一点我当年的风范。听兄弟们说,他到了对岸,整个人都吓软了,实在好笑 追问:你认为用哪个视角描述更精彩,举例说明。 明确:以初次溜索之人的视角讲述会更精彩。如果从马帮首领的视角展开叙述,因为他常年行走在怒江大峡谷边,环境于他算不得险,溜索于他算不得难,所以关注点不会是环境的
5、险恶,也不会是自己这帮人的英勇,反而会是初次溜索之人的狼狈。 而以初次溜索之人的视角讲述(1)可以聚焦马帮众人溜索的言行,直接凸显他们的形象。比如以他之眼看“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体现首领的淡定与细心负责 ;以他之耳听“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体现首领的豪迈粗犷。(2)可以聚焦马帮众人溜索时人物之外的其他细节,侧面衬托马帮众人的形象。比如面对牛的恐惧和哀叫,“汉子们并不理会”,而初次溜索的人会关注到牛“大眼失了神”“半个钟头立不起来”“屎尿尽数撒泄”。牛的惊恐失态的情状更衬托出马帮汉子们的从容镇静。(3)可以聚焦自己溜索时的惊惧紧张,与马帮汉子的临危不
6、惧、气定神闲形成强烈对比,强化了人物个性,侧面烘托出首领和其他马帮汉子的英勇无畏。 4. 研讨最佳讲述者。故事讲的是“我”这个首次溜索者的所见所感和亲身经历,“我”应该是溜索故事的最佳讲述者,但阿城通篇既未用“我”字,也没有详细交代“我”的身份背景和参加溜索的缘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1)“我”的身份信息越模糊,普适性就越强,不管什么身份什么年龄的读者都可以代入其中,从第一人称视角感受溜索的传奇之 旅。(2)有了“ 我 ” 字,读者就是旁观者、聆听者;而省略“我”字,就把旁观的读者拉进了原文,真正成了“我”。 三、研读细品,赏析语言之美 1.“单元导读”中提出“学习欣赏小说的语言,了解
7、小说多样化的风格”。阿城故事讲得好,不仅因为人称视角选得好,还得益于他对语言的精打细磨。朗读下面的语段,探究阿城独特的语言风格。 例1: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明确:“旋”字写出大鹰在空中飞翔的路线,“扎”字短促有力,体现鹰的迅捷有力。 例2: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明确:直接用“慌慌”修饰铃铛的“响”,陌生化的表述极具张力;“极稠的粥”这一比喻既新奇又凝练。 例3: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 明确:将长动作拆解成短句,配以精妙准确的动词“迈”“走”“扯”“跃”等,将溜索过程中每个动
8、作延长放大,画面感极强,读来晓畅明快。 2. 小结。通过品读,我们可以看出:在遣词方面,阿城善用单音节词,动词与形容词精准考究,极具画面感;造句方面,阿城善用短句,语言洗练,节奏感、韵律感极强,颇有文言气韵。整体来说,阿城的语言凝练传神,气韵生动。 四、披文入情,感受生命之壮 1. 人称视角的选择和语言的打磨属于技巧层面,讲好故事不能只靠这些,还需要生发出足以打动人心的情味。再次阅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品味阿城蕴于其中的生命力量。 示例 1: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 明确:“小”,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为“变小”,描摹出瘦小汉子飞速划过溜索,瞬间变小的画面。这不仅体现其速度之快,
9、更彰显出勇于战胜艰险的不屈意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雄性阳刚的生命张力的赞颂。 示例 2: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 明确:不需要通过确切的语言,仅凭一个长音和绳子的抖动,马帮汉子们就能明了彼此的意思,并一个一个上了溜索,这体现了他们在长期合作中产生的默契,以及他们之间以命相托的信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的赞美。 示例 3: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 明确:这些行为看似粗俗,实则体现出马帮汉子的无畏与淡定,同时也显示出狂热的野性气息和原始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高度赞扬。 2. 课堂小结。阿城选用独特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向我们展现了怒江峡谷的奇险环境,展现马帮铁汉们的英雄本色,并用句短意长、有力有味的语言,赞颂了富有野性的阳刚之美,讴歌了充满野性的生命力量。 五、布置作业 阿城这样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还讲过哪些故事,他何以被莫言视为偶像,被王朔称为“人精”呢?同学们若有兴趣,课后可以阅读阿城的成名作棋王,进一步感受这位“作家中的作家”讲故事的魅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