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区。 寒漪(A.y B.q) 耘田(A.yn B.gng) 稚子(A.z B.zh) 供耕织(A.gng B.gng) 填空 读拼音,写词语。 chn xio gng yn sng y bi zhu 单选 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 (1) 童孙未解供耕织 A提供 B从事 (2) 也傍桑阴学种瓜 A靠近 B傍晚 (3) 稚子金盆脱晓冰 A幼稚的儿子 B幼小的孩子 (4) 短笛无腔信口吹 A随口 B口信 判断 判断对错,对的填“T
2、”,错的填“F” (1)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兴”读“xng”,该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劳动场景。 (2) 稚子弄冰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描写了儿童的天真可爱。 (3) “忽作玻璃碎地声”中的“玻璃”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4)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诗都描写了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 填空 农家繁忙景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 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的画面。 (2) “村庄儿女”从事的劳动有 、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农家人 的特点。 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 填空 孩童勤劳可爱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1) 诗句中的“ 、 、 ”等词语表现出了乡村儿童的勤劳可爱。 (2) 对儿童学种瓜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就热爱劳动。 B表现了农村儿童的生活情趣。 C表现了农村生活太过辛苦。 D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 (3) 结合如图,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填空 稚子弄冰的过程(看图选一选) A.穿彩丝 B.敲晓冰 C.碎晓冰 D.脱晓冰 连线 稚子弄冰的心理。 (1) 想一想,连一连。 稚子金盆脱晓冰 懊恼 彩丝穿取当银钲 欣喜 敲成玉磬穿林响 小心谨慎 忽作玻璃碎地声 得意扬扬 (2)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反问 B比喻 C
4、拟人 填空 填空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 村晚的作者是 朝的 。前两句从 的角度描绘了乡村傍晚的美景。 (2) 判断对错,对的填“T”,错的打“F”。 诗句中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 “山衔落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这两句诗描写了优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填空 牧童晚归吹笛。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 理解词语,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请连一连。 横牛背 悠闲自在 信口吹 调皮天真 (3) 牧童在 吹笛。 A夕阳西下的池塘边 B寒冬时的村庄里 填空 主题积累 读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古诗 同步 练习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