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试卷(二)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试卷(二)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试卷(二)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更接近实际的是A. 将掉在地上的物理教材捡起来放回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2JB. mp3随身听的功率约为100WC. 普通初三中学生上楼时,克服自己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0WD. 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2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将掉在地上的物理教材捡起来放回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2JBmp3随声听的功率约为100WC普通初三中学生上楼时,克服自己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0WD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2A考点:功和功率、电流的估算。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
2、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平时要多多注意身边的物理,注重积累。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B.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 真空也能传声【答案】C【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A错误;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故B错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实用,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就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声音在空气中
3、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C。3.质量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A. 两件货物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前6秒A货物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的平均速度C. 吊车钢索对A货物的拉力大于A货物的重力D. B货物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象可知,甲图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即为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变小,即不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远,其速度越大;(2)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大小相等;(3
4、)根据图象读出前6秒内甲乙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即可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解:A、甲图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变小说明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正确;B、由图象可知:前6秒内,sA=0.4m,sB=0.6m,所以根据v=可知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C、A货物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重力和钢索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不正确;D、B货物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根据图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知道平衡力的辨别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5、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下说法中,有明显的科学性错误的是A.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这是凝华现象B. 冰冻的衣服晾干是汽化现象C. 吃冰棍的时候把舌头粘住了,因为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了D. 霜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答案】B【解析】A.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这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B. 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C. 吃冰棍的时候把舌头粘住了,因为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了,故C正确;D. 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需要放热,故D正确。故选:B。点睛:生活中的很多物态变化都是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冰变为水是熔化;水变为冰是凝
6、固;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水蒸气变为水是液化;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水蒸气直接变为冰是凝华。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石能、水能、风能均是可再生能源B. 通过裂变或聚变可以获得核能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D. 微观粒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答案】BCD【解析】【详解】A. 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 获得核能的利用方法有两种:裂变和聚变,故B正确;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故C正确;D. 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
7、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故分子是最大的,接着是原子核、质子,最小的是夸克,故D正确。故选:BCD.6.如图所示,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A.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 B. 实像,不能用光屏承接C. 虚像,能用光屏承接 D. 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如图,通过凸透镜观察蜡烛像,蜡烛和蜡烛的像在凸透镜的同侧,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选
8、D考点: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km/sC. 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D. 电冰箱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答案】C【解析】A、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3108m/s故B错误;C、手机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故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正确;D、电冰箱是通过电流做功而促使物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吸热及放热现象,故D错误思路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传播可以在真空
9、中传播,电磁波的波速相当于光速,以及电磁波具有能量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的综合了解和掌握。8.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钓鱼竿羊角锤筷子核桃夹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核桃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可见,属于费力杠杆的是。故选A.9.如图所示,是关于电磁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甲装置是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B. 图乙装置是研究电流的磁效应C. 图丙装置是研究
10、磁体具有指南北性D. 图丁装置所揭示的原理与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 图甲实验是奥斯特实验,是用来研究电流磁效应的,故A错误;B. 图乙中无电源,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故B错误;C. 图丙装置中,两物体可能都是磁体,也可能都是带电导体棒,是用来研究磁极(或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故C错误;D. 图丁中有电源,这是用来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与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D正确。故选D.10. 右图是北京本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B. 植树造林C.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D. 减
11、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PM2.5是指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这些固体颗粒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地的扬尘等。要减少PM2.5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汽车的保有量,利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等。植树造林可以吸附一些PM2.5颗粒,降低PM2.5.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减少PM2.5,因为二氧化碳属于气体,可以引起温室效应,但无法减少PM2.5。考点:物理与生活的联系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B. 使用验电笔时,手要接触验电笔尾部的金属部分C. 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D. 保险丝熔断一定是用电器总功
12、率过大造成的。【答案】D【解析】【详解】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使用验电笔时,手要接触验电笔尾部的金属部分,以形成通路,氖管才可能发光,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保证安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保险丝熔断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也可能是短路造成的,故意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2.如图所示.将开关S闭合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灯的亮度和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分别是 A. 灯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B. 灯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小C. 灯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D. 灯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答案】B【解析】将开关S闭合后,向左移动滑动
13、变阻器滑片P,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灯泡变亮,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是正确,13.关于太阳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能是可供人类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它是一次能源B. 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C. 太阳能安全、清洁,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D. 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答案】ABCD【解析】【详解】A. 太阳能等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是一次能源,故A正确;B. 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故B正确;C.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不会污染环境,故C正
14、确;D. 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故D正确。故选ABCD.14.下列语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 “如坐针毡”: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B.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导致水底看上去变浅了C.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以游云为参照物,月亮是向东运动的D. “早穿皮袄午穿纱”:我国内陆地区温度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答案】ABC【解析】【详解】A. “如坐针毡”: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该选项解释正确,符合题意;B.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导致水底看上去变浅了,该选项解释正确,符合题意;C.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山东省 滨州市 九年级 学期 中考 模拟 试卷 物理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