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福建专用).docx
《专题19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福建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9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化学(福建专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块五 科学探究专题19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2021福建)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对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对比,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对比,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的反应速率最慢【答案】B来源:zzs&tep.c%o#m【详解】A.由图可知,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越快,对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不符合题意;B.温度和钙片的形状均不同,对比,无法得出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符合题意;C.除了钙片的形状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粉末状钙片,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快,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对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慢,反应速率最慢,不符合题意。来%源&:z*故选B。2(2021福建)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 。在不断搅拌下,往装有甲溶液的容器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应,同时测定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强度(液体越浑浊,透光强度越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乙难溶于水B甲可能是NaOHCQM段对应反应DE.F对应的液体组成不同【答案
3、】B【详解】A.,由图可知:透光强度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甲与稀盐酸反应有沉淀乙生成,继续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则乙难溶于水,分析正确;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沉淀生成,透光强度不会变小,甲不可能是氢氧化钠,分析错误;C.QM段透光强度逐渐变大,说明生成的沉淀慢慢溶解,对应反应,分析正确;D.E.F两点透光强度相等,说明液体浑浊程度一样,但液体组成不同,分析正确;答案:B。3(2019福建)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他
4、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答案】C【分析】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则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可以判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5、故A正确;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可以判断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故B正确;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氢氧化钙是部分变质或未变质,滤液中的氢氧化钙都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若氢氧化钙完全变质,则滤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钙,加入碳酸钠无明显现象,实验无意义,故C不正确;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可以判断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故D正确。故选C。来源:zzste%p.c&*#om4(2020福建)请将下列实验报告补充完整。实验内容现象说明、解释或结论(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连接仪器,检查
6、装置气密性。用_(填仪器名称)取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固定好装置,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O2。当观察到_时,开始收集气体。收集O2之前,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净的方法是_。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为_。(2)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i.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的颜色恰好变为无色。ii.往上述无色溶液中再滴入1滴稀NaOH溶液,观察现象。步骤中观察到_。步骤i中“边滴边振荡”的目的是_。【答案】药匙 导管口有连续并比较均匀的气泡冒出 将集气瓶装满水 溶液变红色 使反应充分(或“使反应物充分混合”等其他合理答案) 【详解】(
7、1)高锰酸钾是粉末状固体,所以用药匙取用;现象:试管中原有空气,刚开始冒出的气体是空气,则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的冒出时,这时空气已经排出完,是氧气冒出来了;说明、解释或结论: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净的方法是将集气瓶装满水,就把空气排完了;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为;(2)现象:NaOH溶液(碱性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的颜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往上述无色溶液中再滴入1滴稀NaOH溶液,溶液又变成碱性的,溶液中的酚酞试液又会变红;说明、解释或结论:步骤i中“边滴边振荡”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充分反应或“使反应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19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2017 2021 中考 模拟 化学 福建 专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