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盐及其性质-【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通用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20盐及其性质-【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0盐及其性质-【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通用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专题20 盐及其性质来源:zzste*#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2021湖南怀化)下列物质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NaOH苛性钠BCa(OH)2生石灰CNa2CO3烧碱DNaHCO3苏打【答案】A【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正确;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错误;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错误;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错误。故选A。2(2021河南)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其化学式为( )ANa2CO3BNaHCO3CNaOHDNaCl【答案
2、】A【解析】NaHCO3俗称小苏打,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NaCl是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是:Na2CO3。故选A。3(2021江苏扬州)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常见的食品调味剂B氯化钠可用于生产氯气、烧碱来*源%:z#zstep&.comC蒸发海水即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D氯化钠可用于腌制食品【答案】C【解析】A.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可用作调味剂,选项正确;B.氯化钠中有氯元素和钠元素,可用于生产氯气和烧碱氢氧化钠,选项正确;C.海水中除了有水和氯化钠以外还含有其他的盐,例如氯化镁、氯化钾等,故蒸发海水不能得到纯净的氯
3、化钠固体,选项错误;D.氯化钠可用于调味品和腌制食品,选项正确。故选C。4(2021江苏扬州)下列物质对应组成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B小苏打:NaHCO3C纯碱:Na2CO3D熟石灰:CaO【答案】D【解析】A.干冰是固态CO2的俗称,正确;B.小苏打是NaHCO3的俗称,正确;C.纯碱是Na2CO3的俗称,正确;D.熟石灰是Ca(OH)2的俗称,错误;故选D。5(2021浙江绍兴)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滤渣中可能
4、有铜 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ABCDwww.%zzst&ep.c#om【答案】C【解析】金属活动性:MgZnFeCu,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即:,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即 ,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
5、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故一定发生了铁和硝酸铜的反应。一定发生了锌和硝酸铜、铁和硝酸铜的反应,滤渣中一定有铜,错误; 铁可能过量,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正确;硝酸镁不参与反应,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镁,锌、铁一定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含硝酸铜,正确;锌与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增加,铁与硝酸铜反应,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滤渣的质量不变,故滤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错误。故正确的是。故选C。6(2021浙江嘉兴)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中国教育
6、出*&版%网#A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B是通过复分解反应获得铜C所得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饱和的D说明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答案】A【解析】A.通过蒸发溶剂可获得晶体,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了铜单质,不是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通过加水溶解,得到硫酸铜溶液,溶液不一定饱和,不符合题意;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了出来,不是铁元素变成了铜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1山西)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下图所示,当把
7、胶头滴管内液体全部滴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铵根离子B处理酸性废水C检验气体成分D证明反应发生【答案】A【解析】A.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可以检验铵根离子,符合题意;B.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钾和水,氢氧化钾过量,又导致废水显碱性,不符合题意;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和食醋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无法检验气体成分,不符合题意;D.硝酸钾和氯化铁不能生成沉淀、气体和水,不能反应,无法证明反应发生,不符合题意。故选A。8(2021广西来宾)一瓶含有Na+、Cl-、OH-、的溶
8、液,现仅用一份样品溶液,选用下列提供的试剂与操作,逐一检验出其中的三种阴离子,正确的顺序是( )过滤 滴加足量AgNO3溶液 滴加足量Ba(NO3)2溶液 滴加足量Mg(NO3)2溶液ABCDwww.&zzs*t#【答案】C【解析】银离子和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碳酸盐沉淀,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钡沉淀,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碳酸镁沉淀;要求逐一检验出其中的三种阴离子,则应该首先加入滴加足量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存在碳酸根离子;过滤取滤液,加入滴加足量Mg(NO3)2溶液,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证明存在氢氧根离子;过滤取滤液加入滴加足量
9、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存在氯离子;则顺序为。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9(2021福建)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对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对比,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对比,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的反应速率最慢【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越快,对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B.温度和钙片的形状均
10、不同,对比,无法得出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符合题意;C.除了钙片的形状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粉末状钙片,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快,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对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慢,反应速率最慢,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1山东)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选择试剂操作方法A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熟石灰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稀盐酸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C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D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稀盐酸硝酸银取样,先加入过
11、量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AABBCCDD【答案】D【解析】A.氯化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可以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B.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不符合题意;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D.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除去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氯离子,影响对氯化钠的检验,符合题意。故选
12、D。11(2021四川)绘制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有效防范,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就是其中的网络图之一、如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A物质A的名称是氧化铁B反应可能是Fe2O3+3Al2Fe+3AlOC反应可能是3NaOH+FeCl3=Fe(OH)3+3NaClD全部是复分解反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物质A属于氧化物,且A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A的化学式为FeO,名称为氧化亚铁,故A错误;B.反应是由氧化铁变为单质铁,故可能的反应为,故B错误;C.由图可知物质B属于碱
13、,且B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B的化学式为Fe(OH)3,反应是FeCl3变为Fe(OH)3,故可能的反应为,故C正确;D.由C选项可知反应为,则反应为 ,由图可知物质C属于碱,且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的化学式为Fe(OH)2,则反应、分别为、 ,反应是单质铁变为氯化亚铁,反应为,以上反应中为置换反应,其余的全为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C。12(2021内蒙古通辽)硫酸氢钠(NaHSO4)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小明预测其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据Ba2+与反应生成BaSO4沉淀,预测 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B向 NaHSO4溶液中滴入B
14、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 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C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入 NaHSO4溶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验证 NaHSO4与碱反应的预测是否正确D向 NaHSO4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 NaHSO4溶液呈酸性来源*:中教网&【答案】C来源:zzstep&.com*%【解析】A.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NaHSO4溶液中也含硫酸根离子,故硫酸氢钠能与含钡离子的盐反应,不符合题意;B.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而两种溶液中只有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说明硫酸氢钠能与含钡离子的盐反
15、应,不符合题意;C.硫酸氢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入 NaHSO4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反应无溶液颜色变化,无法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验证 NaHSO4与碱反应的预测是否正确,符合题意;D.向 NaHSO4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 NaHSO4溶液呈酸性,碳酸钠和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C。来源:中教*网%13(2021四川)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不符合题意;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6、氯化钡和硫酸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硫酸钡,符合题意;C.氧化铜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铝比铜活泼,铜和硫酸铝不反应,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硝酸钠和氢氧化钾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14(2021山东)如图是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已知AM是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的化学式为HCl,D的名称是氯化钠中国#&教育*出版网BDC反应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CA常用作干燥剂,AB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D若E溶液中混
17、有少量B,可加适量F溶液除去【答案】C【解析】AM是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图中氧化物G中有元素化合价为+3价,根据已学知识,G为Fe2O3;氧化铁可以转化为铁,则H为Fe,M为铁盐;A为含有+2价元素的氧化物,且可以转化为碱,以上元素中只有钙符合题意,因此A为CaO,B为Ca(OH)2;Ca(OH)2可以转化为NaOH,则E为NaOH,钠显+1价,符合题意;NaOH可以转化为Na2CO3或氯化钠,Ca(OH)2可以转化为含钙元素(化合价是+2价)的盐如CaCO3或氯化钙,因为氯化钠不能转化为氯化钙,而Na2CO3可以转化为CaCO3,则C是CaCO3
18、,D是Na2CO3。A.F是含有-1价元素的酸,在给定元素中只有氯符合题意,因此F的化学式为HCl。根据分析D为Na2CO3,不可能是氯化钠,因为氯化钠不能转化为钙盐,选项A不正确;B.D为Na2CO3,C是CaCO3,DC的转化可以通过碳酸钠和氯化钙等可溶性钙盐或氢氧化钙反应实现,反应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选项B不正确;C.A是氧化钙,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常用作干燥剂。氧化钙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AB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选项C正确;D.E为NaOH,B为Ca(OH)2,若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Ca(OH)2,如果加入适量盐酸溶液,虽然除去了氢氧化钙,但盐酸同时也和氢氧
19、化钠反应,还带进新的杂质氯化钙、氯化钠,不符合“不增、不减、易分离”的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故选C。15(2021四川)为区分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四种固体物质,以下方案及结论有误的是( )A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B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C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能区分出硫酸铵来源:zzs&tep.*co#%mD用水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区分出四种物质【答案】C来*源:%zzstep.&com【解析】A.磷矿粉灰白色,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白色,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A正确;B.氯化铵、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
20、,B正确;C.硫酸钾、硫酸铵加硝酸钡溶液都能生成沉淀,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不能区分出硫酸铵,C错误;D.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剩余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铵和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氨气和水,鉴别出硫酸铵,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只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不生成沉淀,鉴别出氯化铵,硫酸钾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钾和硫酸钡沉淀,只生成沉淀,不生成气体,鉴别出硫酸钾,故能区分出四种物质,D正确。故选C。16(2021重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1、ww#w%.zzstep.c*omA“苦泉”的溶质之CuSO4B“把其水熬之”蒸发溶剂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D将浓缩的“苦泉”与NaOH溶液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答案】D【解析】A.根据硫酸铜晶体的制取可知,“苦泉”中有溶质CuSO4,故A叙述正确;B.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可知该过程通过蒸发浓缩制得晶体,属于蒸发溶剂结晶的过程,故B叙述正确;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C叙述正确;D.制农药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制取,不用氢氧化钠,故D叙述错误。故选D。17(2021四川乐山)古诗石灰吟
2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蕴含了如图所示三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O俗名叫生石灰,是一种氧化物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反应的变化来源%:#zzstep.&com*C反应发生时,会放出热量D反应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原理【答案】D【解析】A.CaO俗名叫生石灰,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B.“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也就是反应的变化,正确;C.反应发生时,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正确;D.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或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分必备 专题 20 及其 性质 必备 2022 年中 化学 一轮 复习 必练真题 通用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