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5阅读理解题-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第2期).docx
《专题25阅读理解题-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第2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5阅读理解题-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第2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25 阅读理解题1(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推广氢能等新能源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自然界不存在可直接开采的氢气资源,所以氢气必须经过化石资源、水和生物质等含氢化合物获取。这些制氢过程均需要输入较高的能量,目前主要由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提供,也可由可持续的新能源提供,如图1所示。化石资源、生物质和水是主要的制氢原料,目前常见的生产氢气方法如图2所示,在各类化石资源中,高H/C原子个数比的甲烷是理想的制氢原料。www&.z#zstep.*c%om年位于兰州新区的全球首套规模化(千吨级)合成“绿色”甲醇
2、示范装置,不仅可以回收二氧化碳,还能生产“液态阳光”,未来可替代化石能源。“液态阳光”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来电解水,生产“绿色”氢能,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绿色”甲醇等液体燃料。因此,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氢燃料车辆是氢能体系的重要标志,但研究高效率保存与释放氢气是目前工业上急需突破的技术问题。有文献报道,纳米镁理论储氢量为7.69%(质量分数),形成氢化镁。氢化镁在适当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2)本文中涉及化合物中H/C原子个数比最大的是_(写化学式)。(3)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以一次能源制氢气最理想的方法是_。(4)氢化镁的
3、化学式为_。(5)写出以CH4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产H2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无污染、资源丰富、热值高等(2)CH4(3)太阳能光解水(4)MgH2(5)【分析】(1)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资源丰富、热值高,故是比较理想的能源;(2)由化学式及资料可知,本文中涉及化合物中H/C原子个数比最大的是CH4;(3)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可以节约能源,且无污染,是未来以一次能源制氢气最理想的方法;(4)纳米镁理论储氢量为7.69%(质量分数),形成氢化镁,设氢化镁的化学式为MgxHy,故, y=2x,故氢化镁的化学式为:MgH2;(5)甲烷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
4、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02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自制米酒北魏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对我国传统的酿酒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文中记载“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酘米”,即曲要晒干,磨细,浸曲三日,待曲内的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初步繁殖至液体内不断有鱼眼般大小的气流冒出时,即可拌入蒸熟后摊凉的米饭中进行发酵。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齐民要术中对酿酒用水及酿酒季节的掌握也有记裁,“初冻后,尽年暮,水脉既定,收取则用,其春酒及余月,皆须煮水为五沸汤,待冷,浸曲,不然则动。”这是对浸曲用水的要求。除初冻的冬月和年底的腊月外,酿酒时一律要把浸曲的水煮沸
5、五次,不然,酒就会变质,这说明古人已经知道天冷时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可以直接取水浸曲;天气稍暖,就要将水煮沸灭菌。古代没有控制温度的设备,只能选择适宜的季节,通常在春,秋两季酿酒。谷物酿造的发酵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1)酸米酒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糯米,糯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2)天冷时,可以直接取水浸曲酿酒的原因是_。(3)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C2H5OH)的过程中还生成了二氧化碳,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4)某兴趣小组自制米酒,测得某次米酒酿制过程中酒精度与pH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据图分析,米酒的酒精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随时间推移,米酒的pH逐渐减小的原
6、因是_。【答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糖类(2)天冷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3)(4) 开始几天酒精度不断变大,第7天以后酒精度几乎不再变化 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 【分析】(1)糯米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2)天冷时,可以直接取水浸曲酿酒的原因是天冷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故可以直接取水浸曲;(3)来源:zzstep.&com*%由图可知,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C2H5OH)的过程中还生成了二氧化碳,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4)据图分析,米酒的酒精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开始几天酒精度不断变大,第7天以后酒精度几乎不再变化;由流程可知,乙醇可以转化为乙酸,故随时间推移,
7、米酒的pH逐渐减小的原因是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使溶液酸性增强。3(2021辽宁鞍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指的是在某一时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的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国的目标是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为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路径之二为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如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甲烷,以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请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人们
8、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来&源:中教*#网(2)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逐渐增大,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_(答一种即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C“碳中和”指的是没有碳排放(4)“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_加剧。(5)如图为利用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微观示意图:写出二氧化碳制取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来源:z#zstep.&co%m*(1)天然气(2)太阳能(合理即可)(3)B(4)温室效应(5)【分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2)新能
9、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逐渐增大,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氢能等;(3)A.“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故选项正确;C.“”碳中和”指的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不是没有碳排放,故选项错误。故选B(4)“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加剧;(5)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方程式为:。4(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问一号上的“科技新元素”纳米气凝胶20
1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逕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路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为确保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正常工作,火星车采用了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它不仅可用来应对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且凭借其超轻特性,能极大地减轻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更远,气凝胶的种类很多,有硅系、碳系、硫系、金属氧化物系、金属系等等。它是由纳米尺度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由于气凝胶中一般80%以上是空气,所以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是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下图所示为二氧化硅气凝胶结构示意图,这种新材料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25 阅读 理解 2021 年中 化学 真题分项 汇编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