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化学计算-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第1期).docx





《专题23化学计算-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第1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3化学计算-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通用)(第1期).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23 化学计算1(2021江苏扬州)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稀盐酸的用量/g5.05.05.05.0剩余固体的质量/g1.51.00.50.3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次实验后碳酸钙无剩余B第四次实验后盐酸无剩余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3.65%D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5%【答案】D【详解】A.根据表格可知每次加入5g稀盐酸反应0.5g碳酸钙,而第四次反应加入5g稀盐酸
2、反应0.2g碳酸钙,因此第三次实验后碳酸钙有剩余,错误;来源%:z#z&B.结合选项A,第四次实验后加入5g稀盐酸反应0.2g碳酸钙,因此碳酸钙无剩余盐酸有剩余,错误;C.设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7.3%,不符合题意;D.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为1.7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符合题意。故选D。2(2021四川乐山)烧杯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来源*:%zzst#ep.&com加入V1mL稀盐酸时,剩余固体中不含锌加入V2mL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3和ZnCl
3、2整个过程中发生反应均为置换反应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g剩余固体质量m、n与稀盐酸的体积V1.V2的数量关系为ABCD【答案】B【详解】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盐酸先和锌粉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加入V1mL稀盐酸时,表示锌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中不含锌,正确。加入V2mL稀盐酸时,表示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先和锌粉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和ZnCl2,选项错误。稀盐酸先和锌粉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和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
4、是单质和化合物,整个过程中发生反应均为置换反应,正确。混合物全是锌粉生成氢气,全是铁粉生成氢气,烧杯中盛有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g,大于,正确。来源:zzstep.c%om剩余固体质量m-n表示反应锌的质量,n表示铁的质量,V1表示锌生成氢气质量,V2-V1表示铁生成氢气质量,来源:*#,故=,选项错误。故正确,故选:B。3(2021四川德阳)碳酸氢钠(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常用于制作糕点、馒头的发泡剂。某同学为探究发酵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他取样品20.0g,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假设样品中除NaHCO3之外的其他成分加热不发生变化,也不与
5、盐酸反应,直接进入固体B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加热产生CO2的质量为3.1gB固体A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7.5gC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B中含有剩余的HClD原发酵粉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0%【答案】D【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样品20.0g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6.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为3.1g,说法错误;www.z%z&st*B.样品20.0g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6.9g,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为3.1g,根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44:18,则生成固体A过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的质量分别为2.2g、0.9g,设固体A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x,则解得x=5.3g,说法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C.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B中不会含有剩余的HCl,说法错误;D.根据钠元素守恒,设原发酵粉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为y,则来源:z#zstep&.c%om*解得y=16.8g;原发酵粉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为,说法正确;来%源&:中*教网故选:D。4(2021四川南充)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将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再把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该样品中(该实验条件下,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忽略稀盐酸挥发),得实验数
7、据如表格。稀盐酸的质量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20g8g第二次加入20g6g第三次加入20g4g第四次加入20g2g第五次加入20g2g(1)1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2)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1)充分反应后,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说明1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2g,1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2)比较第一、二次的数据可知:20g盐酸完全反应可以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10g-8g=2g,设2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中国#*教%育出
8、版网5(2021湖南常德)实验室需要1.2g氧气,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11.85g解:设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xx=11.85g答: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11.85g。6(2021山东东营)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来源:zzs#*中国教*育出#版%网(1)某兴趣小组打算用如图所示的整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_g。(2)在配制过程中,他们发现试剂瓶内壁附着不少气泡,由此推断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依据是_。(3)为测定该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
9、35g该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不同时间电子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不考虑H2O逸出):反应时间/min0123456锥形瓶+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340.00338.78335.64335.2335.20335.20335.20请回答:反应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_g。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答案】(1)1000(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即可分解产生氧气(3)4.8解:设该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9.1%。【详解】(1)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a,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
10、变可得:,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000g;(2)在配制过程中,他们发现试剂瓶内壁附着不少气泡,由此推断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即可分解产生氧气;(3)反应生成氧气的总质量=;解析见答案。7(2021甘肃定西)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实际生产的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纯碱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以称取样品6g,放入4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70g。请计算(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11、。(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的质量为:6g+40g+26.2g=72.2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70g,则相差的质量就是生成气体的质量,即:72.2g-70g=2.2g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得 x=5.3g,y=5.85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5.3g;(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钠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样品中含有的, 质量为 ,一种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 5.
12、85g。则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为: 。溶液的质量为70g,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2021浙江宁波)小宁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又进行如下实验:取反应后的溶液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发现先有气泡产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为产生的气体总质量、沉淀总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www.zzst&ep.co%m碳酸钠溶液总质量/g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气体总质量/g1.12.22.22.22.22.22.22.2沉淀总质量/g002.55
13、.0mn9.09.0(1)表中n=_。(2)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_。(3)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1)9.0(2)氯化钙和氯化氢CaCl2和HCl(3)解:设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来源:中教网#&% 答: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1)当碳酸钠溶液的总质量为50g时,沉淀质量为0g,为75g时,沉淀质量为2.5g,为100g时,沉淀质量为5.0g,则125g时,沉淀质量m=7.5g,之后在增加至150g时,沉淀质量应为10g,观察碳酸钠溶液为175g、200g时,沉淀质量保持9.0g,可知沉淀最大质量为
14、9.0g,所以n=9.0g;(2)盐酸与石灰水反应,溶质肯定有氯化钙存在,而当加入25g碳酸钠溶液时,有气体产生,这说明盐酸过量,即此时反应液还有盐酸存在,所以所取的反应后50g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CaCl2和HCl);(3)首先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之后加入碳酸钠,因为有气体产生,说明之前的盐酸是加入过量的,因此加入碳酸钠溶液后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等盐酸被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在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直至氯化钙被完全消耗,当加入碳酸钠溶液50g时,碳酸钠恰好与剩余的盐酸反应。详见答案。来源:zzst*#ep&.com9(2021云南)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
15、,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制备KCl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用C12与200g的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为221.3g。计算:(1)参加反应的氯气的质量为_g。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1)21.3g(2)解:设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 x=16.8%来源:zzs*te%#答:参加反应氯气21.3g,所用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8%。【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氯气质量221.3g-200g=21.3g;(2)见答案。10(2021山东济宁)市售的食用纯碱往往含有少量氯化钠,探究小
16、组以某品牌食用纯碱为样品测定其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图: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www#.zzst*ep.c%om(1)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目的是_。(3)若取用样品的质量为2.2g,且实验过程中无质量损失,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g。则2.2g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_克,该品牌食用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1)(2)碳酸钠完全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解:设2.2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2.12g该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答:2.2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21.2g。该品牌食用纯碱中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23 化学 计算 2021 年中 真题分项 汇编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