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中考化学培优拓展微专题—多功能瓶的应用精练(解析版).docx
《专题3中考化学培优拓展微专题—多功能瓶的应用精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3中考化学培优拓展微专题—多功能瓶的应用精练(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3 九年级化学培优拓展微专题多功能瓶的应用精练(解析版)一、单选题1.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下列实验不能实现的是( )A.气体从b端通入,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B.若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b通入可检验其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C.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D.要利用水将瓶内原有气体排出并收集,水应从b端注入【答案】 C 【解析】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a端排出,所以氧气从b端通入,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故不符合题意;B. 若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b通入可检验其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如果澄清石
2、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有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C. 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当剩余的水较少时,水易从b端排出,故符合题意;D. 要利用水将瓶内原有气体排出并收集,水应从b端注入,瓶内压强变大,由于气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将气体从a端排出,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用此装置进行收集气体时,要明确所收集的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气体应该从短管通入,空气从长管排出;反之,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气体应该长管导入,空气从短管排出。用此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注意导管应是气体从短管导入,水从长管排出。用于检验,除杂,排水法收集气体
3、,干燥气体时,注意导管应是长管进短管出。2.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如果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先在瓶中装满水,然后氧气应该从a导管进入D.如果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先在瓶中装满水,然后氧气应该从b导管进入【答案】 D 【解析】A、如果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则a端连着人,导致人无法呼吸到氧气,选项不符合题意;B、a导管浸没在水中,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导致人无法呼吸到氧气,选项不符合题意;C、如果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先在瓶中装满
4、水,然后氧气应该从b导管进入,因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氧气聚集在水的上方,随着氧气的增多,气体压强增大,水被从a端排出,瓶中收集到氧气,选项不符合题意;D、如果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先在瓶中装满水,然后氧气应该从b导管进入,因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氧气聚集在水的上方,随着氧气的增多,气体压强增大,水被从a端排出,瓶中收集到氧气,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氧气的密度、水溶性及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3.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收集一瓶氧气B.干燥氧气C.检验二氧化碳D.验满二氧化碳【答案】 A 【解析】A、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用图中装置收集要
5、短进长出才能排出集气瓶中的水收集到氧气,A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导管要长进短出,B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导管长进短出,C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用图中装置收集要长进短出,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短管出口,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要短导管进气;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分析,因二者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排空气法收集时要长导管进气,短导管排空气,所以在要短导管处验满。4.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发生的是化合反应,乙处发生的
6、是置换反应B.甲处现象是黑色粉末减少,乙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C.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答案】 B 【解析】A. 甲处,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乙处,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 在甲处,高温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乙处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所以,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故符合题意。C. 该实验中,丙装置作用是停止加热后,防止丁装置中的液体倒吸入玻璃管中,而非收集
7、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D. 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已经对尾气进行了处理,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5.如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选填“A”或“B”)(1)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此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_端应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将此装置倒置,则氧气应从装置的_端通入(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装置中灌满水,氧气从_端通入(4)若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端流入【答案】(1)A(2)B(3)B(4)A 【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收集时用向上排空气法,导
8、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从A端进入恰好符合;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收集时用向下排空气法,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从B端进入恰好符合;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收集氧气时从B端进入集气瓶,氧气聚集在上部将水从A导管中压出,若将水收集起来,水的体积就是收集的氧气的体积;若集气瓶中装满气体,从A端通入密度比气体大的水,气体恰好从B端排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气体的干燥剂故答案为:(1)A;(2)B;(3)B;(4)A【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
9、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此题中所用装置有多种用途:收集气体、储存气体、测量气体体积、洗涤气体等6.如图F所示,这是一个“万能瓶”,既可以检验气体,也可以收集并储存气体(1)如果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则瓶中应事先装_溶液,二氧化碳气体从_口进入(填a或b,下同)(2)如果是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集气瓶内无水),则应从_口进入;(3)如果是代替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瓶中装满水,气体从_口进入可将水挤出(4)如果是医院用于测定病人吸入氧气的速度,则应先在瓶内装一半水,氧气从_口通入;医生通过观察_现象来判断氧气的输出速度【答案】(1)氢氧化钙;a(2)a(3)b(4)a;气泡的速率【解析】(
10、1)如果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则瓶中应事先装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从a口进入,故填:氢氧化钙;a;(2)如果是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集气瓶内无水),则应从a口进入,故填:a;(3)如果是代替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瓶中装满水,气体从b口进入可将水挤出,故填:b(4)如果是医院用于测定病人吸入氧气的速度,则应先在瓶内装一半水,氧气从a口通入;医生通过观察气泡的速率现象来判断氧气的输出速度,故填:a;气泡的速率【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气体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该是短导管进,长导管出;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往往在氧气瓶与病人呼吸面具之间安装盛有水的该装置,既可
11、以过滤杂质,又可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7.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同的,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首先,由_(填“A”或“B”)导管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2)然后,由_(填“A”或“B”)导管呼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3)比较以上两次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_。【答案】(1)A;无明显变化;低(2)B;变浑浊;高(3)高【解析】(1)要从导管中吸气,只能从A,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
12、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首先由导管A吸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B吹入,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由导管B吹气约20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3)由(1)、(2)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高。【分析】(1)吸气时由短管吸气;(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B吹入,可充分检验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对比(1)、(2)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8.“多功能瓶”是初中化学常用装置,它使用方便且操作简单,可用于完成多
13、个实验。(1)用图一装置完成下列实验。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装入水的量应为_(选少量、多量或满瓶),进气口为_(选“a”或“b”)。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将二氧化碳从瓶子a端通入,当观察到_时,则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2)用图二装置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若A、B瓶中都盛放足量澄清石灰水,则你的实验方案是_。【答案】(1)满瓶;b;紫色石蕊溶液;液体变红(2)从a处通入一定量混合气体,若观察到A中石灰水变浑浊,B中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在A中已被除去。【解析】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装入水的量应为满瓶,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进气口是短管,水从长管被压出,验证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中考 化学 拓展 多功能 应用 精练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