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化学试题(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来源:zzst&ep.co#m%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 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C. 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 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答案】C【解析】【详解】A中水受热沸腾,B中汽油挥发,D中玻璃破碎、桔子榨成汁这些变化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和形态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剩饭变馊是化学变化,铁锅生锈是化学变化。故
2、选C。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 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www#.zzs*tep.c%omC. 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答案】B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分析】【详解】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保护气,与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有关,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吸热,故可用于人工降雨,与物理性质有关,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C.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可用作食品防腐剂,与化学性质有关,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于灭火,与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不
3、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3. 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蒸馏水C. 海水D. 糖水【答案】B来源:zzs*te%【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C.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糖水中含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B。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4. 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 它是www.zzs%te&A. 质子数、中子数B. 质子数、最外层电
4、子数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D.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质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故选B。【点睛】来源:中教&网%5.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倾倒液体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熄灭酒精灯D. 加热液体来&源:中教网%【答案】C【解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
5、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6.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3 个原子构成C. 该反应有 2 种生成物D.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答案】A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来源:zzst*#ep%.&com【分析】【详解】A.由图
6、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B.由图可知,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 原子,1个 原子共4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该反应有一种生成物,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6:2=3:1,不符合题意。故选A。7. 氯气是一种有毒性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NaOH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 = 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HClOB. H2C. HClD. NaCl【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7、反应物中一共有2个Cl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生成物中一共有1个Cl原子,1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相比反应物少1个Na原子和1个Cl原子,所以的化学式为NaCl。故选D。【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8.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
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来#&源:中教网故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肯定没有变化。故选A。9.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MNPQ反应前的质量/g4043.64.8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312.6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待测值为16D. N和P的相对分子质
9、量之比为11w*ww.#zz&【答案】C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由表中数据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待测数据为:16;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4g,生成物为N、P、Q,生成的质量依次为9g、9g、6g;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 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9:6=32,故B不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待测值为16g,故C正确;D.因为无法确定参加反应的N和P分子个数比,故无法确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选项错误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0.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9mL,
10、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1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 大于8mLB. 小于8mLC. 8mLD. 无法判断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解析】【详解】俯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读数大于液体体积的实际值,即量筒内剩余液体的实际体积数小于11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8mL,故选A。中国教育出#版&网【点睛】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如果俯视读数,则读数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数,即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如果仰视读数,则读数小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数,即所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大。11. 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A. Cl2B. 2N2C. CuD. CO2【答案】B【解
11、析】【详解】A.Cl2表示氯气;表示一个氯分子,即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不选A;B.2N2表示两个氮分子只有微观意义,故选B;C.Cu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表示铜;即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不选C;D.CO2表示二氧化碳;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即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不选D。故选B。【点睛】物质、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子、原子、离子即论种类,又论个数,因而符号前面出现化学计量数的也只有微观意义,表示相应的几个什么分子或几个什么原子或几个什么离子。12. 我国盛产绿茶享誉海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
1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每个分子含有76个碳原子B.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每个分子含有23个氧分子D. 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答案】C【解析】【详解】A.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选项A正确;B.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B正确;C.由化学式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构成的,单宁酸分子中不含氧分子,选项C错误;D.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76:52:46=38:26:
13、23 ,选项D正确;故选C。13.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全民补碘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元素以KIO3形式存在,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3C. +5D. +7【答案】C【解析】【详解】KIO3中钾元素化合价为正一价、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碘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 x +(-2)3=0,x=+5。故选C。14. 下列叙述中,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稳定性无关的是A. 将木桩埋入地下的一段用火烤焦B.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填写C. 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经久不变色D. 用石墨制铅笔芯【答案】D【解析】【详解】A.用火将木桩表面烤
14、焦,是因为烤焦后形成的碳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B.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材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选项B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古代用墨书写绘制的字画经久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不活泼,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选项C不符合题意;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黑、质软,易于在纸上留下痕迹,属于物理性质,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稳定性无关,选项D符合题意。www.zz&s#tep.c*om
15、故选:D。来源:#zzst*%15. 鉴别一氧化碳、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 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来源:*zzstep.co&mB. 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C.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瓶气体D. 将少里澄清石灰水分别倒人四瓶气体中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C【解析】【详解】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氧气都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B.根据氧气的二氧化碳的密度都大于空气的密度,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根据燃着木条在四种气体中的现象不同进行分析,D.根据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A.一氧化碳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都不易溶于水,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
16、.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都大于空气的密度,没法鉴别,故B错误,C.燃着的木条会将一氧化碳点燃,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空气中现象不变,在二氧化碳中熄灭,四种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也会是石灰水变浑浊,和二氧化碳的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进行物质鉴别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的现象不能相同,该试剂就可以进行鉴别16. 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红色紫色红色B. 紫色红色紫色来源:中教#&网%C. 红色紫色蓝色D. 红色无色红色【答案】B中国&%教*育出版
17、网【解析】【详解】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O2+H2O=H2CO3,H2CO3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CO2,使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H2CO3=CO2+H2O,因此溶液的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故选B。17.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www.zzst#%ep.&comA.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B. 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中国教育出版网C.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D.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或蒸馏,错误,B.用活性
18、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正确,来&源:中教#*网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错误,故选C18. 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甲丙乙;乙O2丙;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A. C.CO、CO2.CaCO3B. C.CO、CO2.H2CO3C. C.CO2.CO、CaCO3D. C.CO2.CO、H2CO3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C.CO、CO2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解
19、答。来源:中*教网&%【详解】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我们知道C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CO或CO2,C与CO2在高温的条件下可生成CO,结合题意甲丙乙;乙O2丙,可知甲为C,乙为CO,丙为CO2,因为丁为常温下含碳易分解的物质且能生成丙二氧化碳,则丁为碳酸,综上可得甲为C,乙为CO,丙为CO2,丁为H2CO3。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点睛】本题为选择题但实质上是考查物质推断内容,主要为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要做好此类题目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本题突破口在于题目给定的反应条件。来源:zzs*tep.co&m19.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通辽市 扎鲁特旗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末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