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鲁教版 山东青岛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www%.zzst&ep.co*m预测训练一、单选题(本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萝卜风干B. 凉水冻冰C. 葡萄酿酒D. 辣椒剁碎【答案】C【解析】来源:中教&网%【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详解】萝卜风干的过程是水分的蒸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凉水冻冰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辣椒剁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所以ABD都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固选C。2. 加碘食盐、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碘”、“锌”指的
2、是()A. 原子B. 分子C. 单质D. 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碘、锌”应理解为元素,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3. 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 胡椒粉B. 食盐C. 植物油D. 面粉【答案】B【解析】【详解】A.胡椒粉不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B.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C.植物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D.面粉不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来源:z&%4.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来源:%中
3、国教育&出版#网A. 氯化钠B. 金刚石C. 氮气D. 铜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详解】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B.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氮气由氮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铜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5. 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人工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采用A. 电解B. 吸附C. 过滤D. 消毒【答案】A【解析】www.zzs%t*ep.#com【详解】A电解水可使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此项不正确。B吸附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色素或有毒物质等杂质,使水得到净化。所以此项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C过滤可除去水中含有的不可溶性
4、杂质,使水得到净化。所以此项正确。D消毒可除去水中含有的一些细菌和微生物,使水得到净化。所以此项正确。考点:水的人工净化来#源&:zzst*点评:根据水的人工净化水方法及作用进行解题。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过滤C. 验满D. 给液体加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倾倒液体瓶塞倒放以免沾染杂质污染试剂,错误。来源:zzstep%&.comB.过滤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错误。C.验满应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图不能确定是否已经集满。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 给液体加热使用酒精灯外焰,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一。正确。故选D。7.
5、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 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Na2He中Na为+1 价,He 为-1价B. 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 2:1C. 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D. 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钠的化合价为+1价,设He的化合价为x,则(+1)2+x=0,解得x= -2,错误;B.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23:2,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C.钠元素属金属元素,He元素属稀有气体元素,正确;D.稀有气体很稳定
6、,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错误。故选C。8.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来源:*#zzstep%.comB. 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w*ww.z#zs%C. 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中国教*育出版网D. 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答案】C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A.焚烧塑料时能够产生烟尘等物质,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不正确。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不是淡水资源缺乏,而是目前产生氢气的方法能耗高,难以贮存等方面的问题。不正确。C.太
7、阳能、风能都是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正确。D.加高烟囱排放废气时,能使污染物飘散的面积更大,污染更严重。不正确。故选C。9. 下列变化中的能量转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B. 生活中用天然气做饭来源:zzste%p.c*&omC. 生活中用电灯照明D. 生活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答案】B【解析】【详解】A水力发电是水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故错误;来源#:%zzst*&B天然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正确;C电灯照明是电能转化为光能,故错误;D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
8、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比较基础,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该题涉及了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对物质变化的判断,另一方面是一定注意符合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条件。10. 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到吸附作用来&源:z*%C.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D. 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答案】C【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详解】A.明矾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故正确。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故正确;C.过滤只
9、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错误;D.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正确。故选C。1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氧气分子减小B将一杯细沙加入一杯小石块中体积小于两杯分子之间有间隔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10、,故选项解释错误。B.将一杯细沙加入一杯小石块中体积小于两杯,细沙和石块是宏观物质,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C.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D.据微观粒子的性质可知,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不停的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1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电光源D.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以及臭氧等【答案】A来源:*zzstep.co&
11、m【解析】【详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A说法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故B说法正确;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电光源,故C说法正确;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故D说法正确。故选A。1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B. 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 工业上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C【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
12、【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选项A不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B不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C.因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且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选项C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不能与所有物质(比如氮气)发生化学反应,选项D不正确。故选C。14. 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来#源:&*中教%网D. 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答案】D
13、【解析】【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z#zstep&.com%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zzste*&p.co%m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z#z&s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5. 乐山市盛产茶叶,“竹叶青”享誉国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
14、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B.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 单宁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28:13【答案】A【解析】【详解】A.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单宁酸分子中不含氢分子,故A不正确;B.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故C正确;D.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
15、46,单宁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故D正确。故选A。16.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D. 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答案】D【解析】【详解】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但分子的种类不变,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B.有的物质的分子比有的物质的原子大,有的物质的原子比有的物质的分子大,氧原子比氢气分子大,所以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如
16、氧气和臭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单双选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多选不给分,少选得一分。)17.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来源:%中教网#&2H 2NH3 SO2 Mg2+ 2OH- H2O来源:zzs%tep*&.com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B.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www.z%#z&step*.comC.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答案】B来源:zzs*te%【解析】来源%:&中*教网【分析】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化学式前面
17、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NH3表示2个氨分子; 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含2个氧原子;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故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位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故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含2个氢原子。【详解】A
18、.由分析可知,表示离子个数的是,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不符合题意。故选B。18. 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鉴别物质实验方法A二氧化碳、氮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B水与酒精分别闻气味C呼出气体和新鲜空气分别同速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蒸馏水与食盐水分别取两种液体少量,加热蒸发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支持燃烧,该方法不能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
19、的;B.水没有气味,酒精有特殊的芳香醇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蒸发后出现白色固体的是食盐水,没有残留的是蒸馏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9. 下列有关自然界中氧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会产生氧气B.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消耗氧气来源:#*中教网C. 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D. 在自然界中,通过氧
20、气及含氧化合物的天然或人工转化,维持相对恒定的大气含氧量来源&%:【答案】AB【解析】【详解】A.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中会消耗氧气,故选项错误;来源%&:中教网B.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故选项错误;C.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都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是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正确;D.在自然界中,通过氧气以及含氧化合物的天然或人工相互转化,维持相对恒定的大气含氧量,正确。故选A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缓慢氧化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 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包含和交叉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
21、:中%教网&【答案】A【解析】【详解】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A正确;B.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气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二者是交叉关系,B错误;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二者是包含关系,C错误;D.含氧化合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D错误;故选A。21.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B.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 加溶剂可以使某种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青岛市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上学 期中考试 模拟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