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来#源*:zzste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Mg-24 S-32中国教育#出版网*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 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烧赤壁B. 司马光砸缸C. 刻舟求剑D. 铁杵磨成针来源:中#&教*网【答案】A【解析】【详解】A.火烧赤壁中可燃物发生了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此选项说法符合题意;B.司马光把缸砸成碎片,状态上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C.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生成不
2、同于舟的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生成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加热液体D. 收集氧气【答案】B【解析】【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
3、该装置收集氧气,应从长管进入,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两个氟原子构成一个氟气分子。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 2个氟离子:2F-B. 2个氟原子:F2C. F-的结构示意图:D. 氟化钠的化学式:NaF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gB. 1个氟气分子中含有9个质子C.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D. F-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
4、不相等【答案】3. B 4. C【解析】【分析】【3题详解】A.离子的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暗。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氟离子表示为:2F-,该化学用语表示正确;B.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示多个该原,在其元素符号前上相应的数字,2个氟原子示为2F,该化学用语表示描误;C.氟原子9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氟离子,F-的结构示意图表示为: ,该化学用请表示正确;D.钠元素1价,氟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化学式为NaF,该化学用语
5、表示正确,故选:B;【4题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说法错误;B.1个氟气分子中含有2个氟原子,18个质子,故说法错误;C.钠原子最最外层有1个电子,少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说法正确;D.F-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为8,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5. 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有峡谷山群、尘埃风暴,昼夜温差较大。安全着陆无需考虑的因素是A. 火星地形地貌B. 探测器金属硬度C. 火星岩石成分D. 探测器外壳熔点【答案】C【解析】来%源:z#zs*【详解】A.火星地形地貌,影响探测器的着陆情况,
6、需要考虑;B.探测器金属硬度要大,使得仪器有一定的强度,在着陆时不易变形,需要考虑;C.火星岩石成分是着陆后需要探测研究的,在着陆时不需要考虑;D.火星上昼夜温差较大,探测器外壳熔点在着陆时需要考虑。故选C。6.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AB2型分子构成的物质,但分子中A原子和B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同,其模型如图所示。根据此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B. 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相同来源:zzst%*C. 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D. 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答案】Cwww.zzs&*te#【解析】【分析】【详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二氧化硫
7、的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可见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来源%:中教网#B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因此碳元素与硫元素均显+4价,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 利用图所示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 探究水的组成B. 验证燃烧需要氧气C. 验证分子在不停运动中国&教育出#*版网D. 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氧元素【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
8、【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且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实验能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燃烧的蜡烛过一会儿会熄灭,氧气被消耗后,蜡烛熄灭,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实验中观察到B烧杯内的溶液变为红色,两烧杯内的物质没有直接接触,B烧杯中的溶液能变红,说明A中物质的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因为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能提供氧元素,所以该实验不能说明可燃性气体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D。8. 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明显升高的是A. CaCO3B
9、. NaOHC. NaClD. NH4NO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下列方法选用错误的是A.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 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C. 用厨房洗洁精洗去碗碟油污D. 衣服
10、上沾有油污可用汽油洗去【答案】B【解析】【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www.#zzst&*eB.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以防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符合题意;C.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D.汽油能溶解油污,衣服上沾有油污可用汽油洗去,不符合题意故选:B。来源:zzstep.#*com10. 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纯净物B. 含氢、氧两种元素C. 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 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答案
11、】B【解析】【分析】【详解】A.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可知其中有氢分子和水分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所以富氢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故B正确; C.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所含氢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C错误;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富氢水中有氢分子、水分子两种分子,与水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故选B。11. 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B. 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来&源:z*zstep.c%omC.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D. 配好
12、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答案】C【解析】【详解】A.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所需葡萄糖为:100g11%=11g,需要用到游码,用托盘天平称量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故葡萄糖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不符合题意;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不符合题意;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取数字大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大,符合题意;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响溶液的浓度,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石
13、灰水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 固体X可能是NaOHB. 固体X可能是NH4NO3C. 、均为饱和溶液D. Ca(OH)2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www.#zzst&*【详解】A.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加入固体X,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温度升高的原因,所以加入的固体X溶于水放出热量或固体X与水反应放出热量。而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固体X可能是NaOH,此选项正确;B. 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X不可能是NH4NO3,此选项错误;C. 由题给信息可知,溶液是饱和溶液,是浑浊的液体,所以是饱和溶液
14、,将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温度与相等,则也是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D. 因为、温度相同,所以饱和Ca(OH)2溶液质量分数:,此选项正确。故选B。13. 如图是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www.zz*ste&D. 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B【解析】【详解】A.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B.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错误。C.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
15、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C正确。D.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位于同一周期,D正确。故选:B。14.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指出:中国力争到2060年针对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各种方式实现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有利于“碳中和”的是来源:zzstep.*%com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来源:中&教#*网B. 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C. 积极开展植树造林D. 尽量选择私家车出行【答案】C【解析】ww*w.zz&【详解】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导致化石燃料燃烧增大,不利于碳中和,错误;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会生成二氧化碳,错误;C.积极开展植树造
16、林,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正确;D.尽量选择私家车出行,会导致化石燃料燃烧增大,错误。故选C。15. 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制作而成的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保证食品安全。下列有关萘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萘胺分子的质量为143gB. 一个萘胺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C. 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萘胺在氧气中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答案】B【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详解】A.分子的质量很小,萘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3,且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A说法错误;B.根据萘胺的化学式可知,一个萘胺分子由10个碳原子、
17、9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共20个原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C.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0):9:14=120:9:14,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说法错误;D.萘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有CO2和H2O及氮的氧化物NO2,故D说法错误。故选B。16.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烷是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来&源:中教网%B. 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甲烷碳+氢气【答
18、案】A【解析】【详解】A. 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B. 液态锡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此选项正确;C. 该文字表达式为:甲烷碳+氢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w&ww.z*zstep.co#mD.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甲烷碳+氢气,此选项正确。故选A。17. 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提纯中不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A. 溶解B. 蒸发C. 过滤D. 结晶【答案】C【解析】【详解】A.“扫取以水淋汁后”过程中涉
19、及到溶解,选项A不符合题意;B.“乃煎炼而成”过程中涉及到蒸发,选项B不符合题意;C.“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提纯中过程中没有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不涉及到过滤,选项C符合题意;D.“乃煎炼而成”过程中涉及到蒸发浓缩,结晶,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中国#教育出版网*18.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四种物质,可将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归为一类,剩下的是三氧化二铁。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 常温下是否为固体B. 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中国&教育出%版网C. 是否为氧化物D. 是否为纯净物【答案】B来源:中国教%*育出
20、#版网【解析】【分析】【详解】A.一氧化碳是气体、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水是液体;三氧化二铁是固体,分类的依据是不是常温下是否为固体,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属于金属氧化物,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答案:B。19. 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工业上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
21、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 反应物、生成物中共有三种氧化物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物质,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选项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选项错误;D.甲的一个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13)=17,选项正确。故选D。来%源:z&z#20. 永州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枣庄市 城区 第二 十九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中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