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德阳二中2022届九年级上期期末核心素养监测化 学 试 题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7单元,60分钟完卷,满分70分)来源:zz#*step.co&m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l-35.5 Zn-65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有些诗词、成语中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C. “点石成金”说明化学变化前后元素发生变化D. “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
2、】A【解析】【详解】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具有香味的分子不停地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正确;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C.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是不变,此选项错误;D. “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可燃物,此选项错误。故选A。2.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电池生产和消费迅猛增长,为了“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回收的主要目的是A. 进行重新加工和再生B. 回收其中的金属资源C. 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国教#育出版&*网D. 充电电池回收翻新后又可以高价卖出【答案
3、】C【解析】【详解】废旧电池中有汞、镉、镍和铅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大,进入人体会造成重金属中毒,这是废旧电池必须回收的主要目的,此选项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废旧电池中有汞、镉、镍和铅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大,要根据废旧电池进行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来解决。3. 玻璃导管在实验探究中广泛应用,下列使用中正确的是A. 排水收集气体B. 向上排空气收集气体C. 用KMnO4制O2D. 验证CO2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解析】来%源&:中教网【分析】【详解】A.导管伸入集气瓶内太长,不利于观察气体的生成速率,此选项操作不正确;来&源:中教#
4、网B.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可将集气瓶内的空气完全排出,此选项操作不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导管伸入试管太长,不利于排出气体,此选项操作不正确;D.导管伸入液体中可以保证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并反应,此选项操作正确。故选D。【点睛】4.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结合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来源:zzs#&te%p*.comA. 部分人到高原旅游时出现高原反应,是因为高原上空气稀薄B. 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中国教育出版网&*%C. 吃松花蛋时可加人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D. 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
5、氧化物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故部分人到高原旅游时出现高原反应,此选项表述正确;B.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此选项表述不正确;C.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需要用到碱性物质,所以吃松花蛋时可加人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此选项表述正确;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能除铁锈是由于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此选项表述正确。故选B。【点睛】5. 为减少汞对环境污染,目前减少生产和使用水银体温计。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汞为非金属元素B. 单质汞的化学式为HgC. 汞原子核内有
6、80个中子D. 汞原子的质量为200.6 g【答案】B【解析】【详解】A.汞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www.zz#%B.汞为金属元素,其单质化学式由元素符号表示,故B正确;C.由图可知,汞的原子序数为80,也表示一个汞原子中含有80个质子,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故D错误;故选B。6. 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中,常用戊二醛(化学式C5H8O2)对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下列关于戊二醛说法错误的是来%&源#:中教网A. 戊二醛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二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戊二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D. 戊二醛中碳元素
7、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C【解析】【详解】A. 由戊二醛的化学式可知,戊二醛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此选项正确; B. 戊二醛由戊二醛分子构成,戊二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此选项正确;C. 戊二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5:2,此选项错误; 来#源:中%教&网D. 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62)=15:2:4,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正确。故选C。7. 在一定的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302
8、010反应后的质量(g)m39516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丁一定是单质D. 反应过程中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2+30+20+10=m+39+5+16,m=2,反应后,甲的质量不变,甲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减小,丙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详解】A.乙、丁是生成物,丙是反应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甲的质量不变,甲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C
9、.乙、丁是生成物,丙是反应物,丁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反应过程中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9-30):(16-10)=3:2,符合题意。故选D。8.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 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HCO3溶液和浓硫酸B. 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NaOH固体的干燥管C. CO(CO2)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D. NaCl 溶液(MgCl2)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至中性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和氯
10、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虽然除去了氯化氢气体,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氧气,不符合题意;C.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可除去二氧化碳,然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干燥气体,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D.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过滤,除去氢氧化镁,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至中性,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9. 下列图像与对应描述不一致的是A. 电解水产生气
11、体来源:中教*网B. 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 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 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答案】D【解析】【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图示能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向盛放碳酸钠与氯化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随着盐酸加入,再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不会立即产生气体,图示能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向氢氧化钠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整个过程中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德阳市 第二 学校 2021 2022 学年 九年级 上期 期末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