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C、加热液体D、过滤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
2、硫酸反应产生氢气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有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4、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5mL水B、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2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gD、测得某粗盐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5、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如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氯原子),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
3、类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6、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现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不会移动的是( ) A、NaOH固体B、食盐C、浓H2SO4D、硝酸铵固体7、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B、BC、CD、D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
4、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2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9、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B、C、D、二、解答题10、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原子_; (2)食盐水中的溶质_; (3)3个氢氧根离子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 11、如图是某实
5、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_b 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态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饱和状态的是_ 1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_色 (2)依据反应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
6、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3)小明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 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徽观粒子有_13、归纳总结是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是某同学归纳的规律,你认为是否合理?请指出,并举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反应后铁一般表现+2价B凡是有单质参加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1)是否合理:A_;B_ (2)举例:A_;B_ 三、解答题14、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
7、质?【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 (3)【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4)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该气体是CO2 猜想:该气体是_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5)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_(填“成立”或“不成立”
8、); (6)装置B中的现象是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7)【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处理的方法是_ (8)【拓展延伸】 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氨水B、食醋C、肥皂水D、苏打水四、解答题15、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取20g此样品,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所得数据见表: 序 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2016第2次2012第3次208.5第4次20n(1)上表中n的数值为_ (2)样
9、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解析】【解答】解: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用大量的水冲洗,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烧碱水冲洗,故A不正确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故B正确;C、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操作正确,因此选项C正确;D、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因此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A【分析】根据硫酸使用、药液进入眼睛事故处理、酒精灯的使用,酸沾到皮肤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2、【答案】C 【考点】
10、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 A、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液体会流出;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标签没有着手心,会腐蚀标签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图中操作不正确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预热,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液体会溅出,故D错误故选C【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
11、的放置等;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C、给物质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外焰温度最高;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3、【答案】C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解析】【解答】解:A、CO2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故A错; B、锌和铜均是金属,但铜不能与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故B错误;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推理正确,故C正确;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的原因可能是溶解度减小或蒸发溶剂,当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保持不变,故D错
12、误故选C【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物质种类判断;B、根据金属活动性判断;C、根据指示剂的性质判断;D、根据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式判断 4、【答案】B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量筒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精确度为0.1,选择量程时,要求量一次,且量取值与量程最接近,所以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只能精确到1,所以错误C、天平的精确度为0.1,可以称准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正确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00%,可以得90.5%,所以正确故选B【分析】A、根据量筒的用途和量程判断B、根据pH试纸测定
13、值的精确度判断C、根据天平称量的精准度判断D、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判断 5、【答案】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分子,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故A正确;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说法错误,应原子种类不变,故B错误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说法错误,应元素种类不变,故C错误D、该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单换单”,故D错误;故选A【分析】由模拟图可知:该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分子由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是否变化等信息 6、【答案】B 【考点】溶解时的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菏泽市 鄄城县 2016 _2017 学年 九年级 化学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