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宁津县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宁津县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宁津县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块制成冰雕 B. 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C. 泥土烧成瓷器 D.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冰块制成冰雕是冰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没有生成新物理属物理变化;泥土烧成瓷器的过程中发生了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
2、氧气采用的是蒸发的方法,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2.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 B. 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C. 电解水时用石墨作电极材料 D. 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A、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热,错误,B、急救病人时用
3、氧气供人呼吸,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化学性质,正确,C、电解水时用石墨作电极材料,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错误, D、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是物理性质,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点睛:集气瓶口有要收集的气体,称为集满。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燃着的木条要放在瓶口。4.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B. 碳单质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
4、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答案】A【解析】A. 氧气被用作火箭的助燃剂,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错误;B. 碳单质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正确;C. 稀有气体充人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正确;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学性质,正确。故选A。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B.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答案】A【解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正确;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有些分子
5、和原子的质子数也相同,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的质子数都10,但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错误;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错误。故选A。点睛:同种元素可以组成单质,例如氮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混合物,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6. 2015年10月,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为治疗疟疾做出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分子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青蒿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含量最高B. 青蒿素由青蒿素分子构成C.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5:22:
6、5D. 1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A、青蒿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则其中碳元素含量最高,正确;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正确;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错误;D、1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故选C。点睛:理解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有三种:F
7、e2O3、FeO、Fe3O4B. 由元素周期表能直接获得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C. 元素分为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D. O2与2O的意义一样【答案】D【解析】A、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含量占笫二位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有Fe2O3、FeO、Fe3O4,正确;B、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有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等正确;C、元素分为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正确;D、O2表示一个氧分子,2O表示2个氧原子,错误。故选D。8.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催化效果B. 制取并收集
8、二氧化碳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答案】D【解析】A、图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消耗了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容器内的气压不减小,水不能倒流,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正确;故选D。9. 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9、A. 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B. 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A【解析】B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17.4-8.7)g=8.7g,是生成物,C在反应前后质量减小了31.6g是反应物,D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3.6-0.4)g=3.2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31.6-8.7-3.2)g =19.7g,是生成物。综上所述:A、该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所以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正确;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8.7g:3.2g=87:3
10、2,法错误;C、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了19.7g的A,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19.7g+19.7g=39.4g,错误;D、C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A、B、D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该反应为分解反应,错误。故选A。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木炭燃烧后生成一种气体;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点燃后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
11、瓶中剧烈燃烧。故选B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视频11. 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种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可用高粱、玉米制酒精生产混合汽油做汽车发动机的燃料 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A. B. C. D. 【答案】B【解析】淡化海水最基本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正确;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会下降,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错误;因为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且酒精可以做燃料,所以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
12、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正确;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只是二氧化硫扩散到略微远点的地方,仍会污染环境,错误。故选B。12. 被誉为“21世纪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 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 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所以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宁津县 2017 2018 学年度 九年级 一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