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古城初级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解析-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古城初级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古城初级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古城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保“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A. 亚硝酸钠作调味剂B. 碳酸钙用作补钙剂C. 工业酒精勾兑白酒D. 地沟油提炼食用油【答案】B【解析】【详解】A.亚硝酸钠有毒,使用亚硝酸钠作调味剂,会危害身体健康,故A不正确;B.碳酸钙与胃液的主要成分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所以能起到补钙的作用,故B正确;C.工业酒精含有甲醇有毒物质,用它勾兑酒精,
2、饮用少量可能导致失眠,大量饮用会致人死亡,故C不正确;D.地沟油中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不能用来提炼食用油,故D不正确。故选B。2.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 纯碱B. 蔗糖C. 酒精D. 面粉ww#w.zzste&p.co*m【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详解】A.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来&*源:中教网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来源:zzstep.&com*%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面粉不
3、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3.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向浓硫酸中缓慢加入乙醇,边加边振荡B. 用10ml的量筒量取9.75ml的溶液C. 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D. 不小心打破温度计,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答案】Cw%ww#.z*【解析】【分析】浓硫酸能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10mL量简能够精确到0.1mL;闻气体的气味时,应该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温度计中液体是汞,汞不溶于水。【详解】A.浓硫酸和乙醇反应时,应该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
4、边加边振荡,实验操作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10mL的量筒只能够精确到0.1mL,因此用10mL的量筒不能量取9.75mL的溶液,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实验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D.不小心打破温度计,不能用大量水冲洗,这是因为汞不溶于水,实验操作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 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 导电性B. 导热性C. 延展性D. 耐酸
5、性【答案】C【解析】【详解】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5.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O2 Fe3+ KMnO4 A. 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C.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D. 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D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B.中数字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正确;C.中钾元素化合价+1价,氧元素化合价-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正确;D.位于第三周期,位于第二周期,表示的元
6、素不位于同一周期,错误;故选D。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过燃烧法区分羊毛织物和棉织物B.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源:中教%网D. 垃圾通过集中无害化发电处理,可减少环境污染【答案】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详解】A.通过燃烧法区分羊毛织物和棉织物,烧焦的羽毛味是羊毛织物,烧纸的味道是棉织物,选项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也可能是分解反应,选项正确;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错误;D.垃圾通过集中无害化发电处理,可减少环境污染,选项正确。故
7、选C。7.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分子个数之比。现有20mLO2.CO、CO2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态,体积减少了2mL,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又减少10mL,最后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混合气体中O2.CO、CO2的体积比可能是( )A. 1:6:3B. 3:5:2C. 3: 1:6D. 5:2:3【答案】D【解析】来源:zzst%ep#*.com【详解】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发生的反应为2CO+O22CO2。点燃后体积减小2mL,再通过NaOH溶液后又减少10mL,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20mL2mL10mL=8mL,由于生成的
8、CO2和原来混合物中的CO2(共10mL)全部被NaOH吸收,且最后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剩余气体全部为氧气。由相同条件下,气体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其体积比可知,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为参加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比。设点燃时参加反应的O2的体积为x,根据2CO+O22CO2可知,参加反应的CO的体积为2x,生成的CO2的体积为2x,则原混合物中CO2的体积为102x。原混合物中CO2的体积、参加反应的O2和CO的体积、剩余气体的体积三者之和即为原混合气体的体积,即(10mL2x)+3x+8mL=20mL,解得x=2mL。若反应后剩余气体为O2,则原混合物中O2的体积为2mL+8mL
9、=10mL,CO的体积为4mL,CO2的体积为6mL。原混合气体中O2.CO、CO2的体积比可能是5:2:3。故选D。【点睛】计算时既要考虑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又要考虑一氧化碳或氧气过量的问题,要注意理解。8.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并相对应的是性质用途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铝合金用于制作卫生间的置物架B钨的导电性好钨用于制作灯泡里的灯丝CCO2水溶液显酸性CO2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D氢氧化钠能够与酸反应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耐腐蚀,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
10、过优质钢,塑性好,可用于制作卫生间的置物架,故A正确;B.钨的高熔点以及导电性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而现在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水果时,经常人为提高温室内CO2浓度,可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D不正确。故选A。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2SO4溶液(NaOH)滴加适量的稀硫酸B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C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DNa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过滤
11、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NaOH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CO2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
12、取的方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 将某稀硫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锌粉或铁粉,反应结束后剩余的铁比剩余的锌多,产生氢气分别为a g和b g,则a和b的关系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a bB. a = bC. a b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将某稀硫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锌粉或铁粉,反应结束后剩余的铁比剩余的锌多,说明了酸全部参加了反应,金属有
13、剩余,相同的酸全部参加反应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相同的,即a=b。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较为简单,只要根据题意判断出相同的酸全部参加反应,金属都有剩余即可。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来&源:中教#*网B.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 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D. 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CO
14、2也有毒【答案】A【解析】【详解】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带电,选项正确;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发热,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可以治疗胃酸过多,选项错误;D.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因为CO2不支持呼吸,二氧化碳没有毒性,选项错误;故选A。来源:中教&%网#12. 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丁与乙的原子最
15、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分解能得到氧气B. 丙和丁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甲、乙、丙三种元素能组成一种碱D. 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所以甲是氢元素,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所以乙是氧元素,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丙是钠元素,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丁是硫元素,然后将推出的元素进行验证即可。【详解】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
16、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所以甲是氢元素,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所以乙是氧元素,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丙是钠元素,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丁是硫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过氧化氢、水分解能得到氧气,故A正确;B.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故B错误;C.甲、乙、丙三种元素能组成氢氧化钠,故C正确;D.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D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
17、,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3.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FeFe3O4B. ZnZnCl2C. H2CO3COD. NH4NO3NH3【答案】C【解析】【详解】A.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正确;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锌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锌,故B正确; w%ww#.zz*C.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生成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D.硝酸铵和碱反应生成氨气,故D正确。故选C。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4.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www.zz&st#ep.co*m 中国教育出版%#&网A. 反应后硫元
18、素化合价升高来#%源:中教网&B. 生成物均为氧化物中&国教育*%出版网C.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D【解析】【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详解】A.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硫元素由2价变为+4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故A正确;B.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均为氧化物,故B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个分子变化成了4个分子,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故C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故D不正确。
19、故选D。15. 归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方法,下列归纳中不正确的是()来源:zzstep%.*comA. 单质:氩气、液氧、铝粉B. 常量元素:钙、碳、氧C. 铵态氮肥:尿素、氯化铵、硝酸铵D. 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答案】C【解析】【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氩气、液氧、铝粉都是单质,故A正确;来*源:中教&%网B钙、碳、氧都是常量元素,故B正确;C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态氮肥;铵态氮肥要有铵根,而尿素没有铵根,不是铵态氮肥,故C错误;D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都属于新能源,故D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单质
20、的概念、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新能源和铵态氮肥等知识,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相应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 现有 t2时的溶液 I、II 各 100g,溶液 I 中含物质甲 50g,溶液II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 t2时,溶液 I 是甲的饱和溶液B. t2时,溶液 I 中甲的质量分数为 50%C. t2时,溶液 II 中含乙 37gD. 从 t2降温至 t1时,乙不会从溶液 II 中析出【答案】B来源:zzste&p%#.com【解析】【详解】A.t2时,甲的溶解度为137g,则溶液I是甲
21、的不饱和溶液,故错误;B.t2时,溶液 I 中甲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为137g,溶液II中含乙的量大于37g,故错误;D.根据曲线,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 t2降温至 t1时,乙会从溶液 II 中析出,故错误。故选B17. 在pH=2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Ag+、Mg2+、B. Ba2+、C. K+、OH、D. 、Fe2+、Cl【答案】A【解析】【分析】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详解】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HCO3-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生
22、成水和二氧化碳,Ba2+、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OH-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成水,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Fe2+的水溶液呈浅绿色,故选项错误。故选A。18.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盛有锌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最多有三种物质B. 若滤液呈无色,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C. 滤液的质量可能小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D. 若滤液中含有硫酸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2021 山东省 潍坊市 寿光市 古城 初级中学 中考 化学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