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1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1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安阳市中考模拟考试试题(二)化 学注意事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4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
2、4 分) 1. 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是我国科学家发明的,这位科学家是A. 张青莲B. 侯德榜C. 屠呦呦D. 华罗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联合制碱法是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故选B。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点睛】www.%zzstep*.com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用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B. 用液氮作制冷剂来源*%:zzs#tep&.com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用酒精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碘【答案】C【解析】【分析】来源:中*教网【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所以用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利用的是物理性质。B.液氮汽化吸热,
3、所以用液氮作制冷剂,利用的是物理性质。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的是熟石灰呈碱性,能与酸中和,利用的是化学性质。D.用酒精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碘是因为碘易溶于酒精,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选C。【点睛】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 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干冰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A. 铜B. 氨气C. 金刚石D. 氯化钠【答案】B【解析】【详解】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故A错误。w*ww.zz#s%B.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错误。D.氯化钠
4、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B。4.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取用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读取液体体积D. 稀释浓硫酸【答案】B【解析】【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A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B不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正确。故选B。5. 通过学习化学,
5、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C.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D. 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A来*源:%中教网【解析】【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选项A错误;B.任何状态的物质中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故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选项B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故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选项C正确;D.水可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选项D正确。故选A。6.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
6、不正确的是A. 生石灰、浓硫酸都可作干燥剂B. 铁、锌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 CH4.C2H5OH 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 KNO3.CO(NH2)2都属于复合肥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都可作干燥剂。正确。B.铁、锌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正确。C.CH4.C2H5OH 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D.KNO3含有氮磷钾中的2种元素是复合肥,CO(NH2)2只含有氮元素,是氮肥。错误。故选D。来源:z&zstep.co%m【点睛】7.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 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B. 用水区分
7、固体硝酸铵、氢氧化钠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D. 用稀盐酸区分黄金、黄铜(含锌)【答案】C【解析】【详解】A.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线灼烧无此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D.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C。来源:%中教网8.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物质有KNO3.N
8、aOH、X、BaCl2,其中X可能是A. CuSO4B. K2CO3C. NaNO3D. FeCl3【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共存。错误。B.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不能共存。错误。C.硝酸钠与硝酸钾、氢氧化钠、氯化钡不反应,能共存,X可能硝酸钠,正确。来源#:%zzstep.co&mD.氯化铁溶液为黄色,不能是无色溶液,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共存。错误。故选C。【点睛】9.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各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来&%源:中教网【
9、分析】【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选项正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而非氢气,选项错误;C.铜的金属活动性在氢后,故铜与硫酸不反应,选项错误;D.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硝酸钠与碳酸钙不反应,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盐和盐之间要想发生复分解反应,不仅要求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还要求两种反应物盐均为可溶。1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来源:&中#教网B.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C. 将
10、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D. 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g,选项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底部有晶体析出,选项正确;C.t1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0%,甲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
11、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甲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仍为20%,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t3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15g,剩余5g乙未溶解,选项正确,故选C。中国*教育&出版%网11. 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中国教#育出版*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 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 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 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2、【答案】C【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甲酸化学式为HCOOH,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故A不正确;B.乙是CO2,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故B不正确;C.甲酸化学式为HCOOH,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故C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D不正确。故选C。12.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锌粒、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来源:zzs*te%#A. B. C. D. 【答案】D【解析】来#&源:中教网【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溶
13、液的pH逐渐变大,但溶液始终呈酸性,溶液的pH应始终小于7,选项错误;来源*:中%教#网B.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后,锌粒立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质量立即逐渐增加,直至稀盐酸完全反应,选项错误;C.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溶液的质量增加增加,但溶液的质量起点不为零,选项错误;D.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直至稀盐酸完全反应,选项正确,故选D。13. 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
14、错误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来源:%中教网&B. 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AgNO3来源:zzstep&.co*%mC. 整个过程中Zn(NO3)2的质量不变D.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Cu和单质Ag【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意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铜粉,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铜银可知,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可能出现以下情况:铜粉量不足,硝酸银有剩余,得到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滤渣的成分为银;铜粉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硝酸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滤渣的成分为银;铜粉有剩
15、余,硝酸银完全反应,得到硝酸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滤渣的成分为银和铜。则有:A.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可知每64份质量的铜参与反应可以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反应生成的银的质量大于反应消耗的铜的质量,无论出现上述分析中的哪种情况,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铜粉量不足,硝酸银有剩余,得到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AgNO3,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铜银可知,铜、银均不与硝酸锌反应,因此整个过程中Zn(NO3)2的质量不变,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铜粉量不足,硝酸银有剩
16、余,得到的滤渣的成分为银;当铜粉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滤渣的成分为银;当铜粉有剩余,硝酸银完全反应,得到的滤渣的成分为银和铜;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Ag,可能含有单质Cu,D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来源:z&z*%14. 等质量的CaO Ca(OH)2 CaCO3分别与等质量的 20%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不可能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B. C. D. 【答案】D【解析】来#%源:中教网【分析】【详解】首先写出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三种固体的质量为m,等质量的20%的盐酸,所含溶质质量相等,设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n;中国教育出版*#%网当三种固
17、体物质m100时,n73时,盐酸全部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元素守恒,则生成的氯化钙质量相等;即=;当固体的质量100m74,氯化氢的质量n73时,氧化钙、氢氧化钙、全部反应,碳酸钙不足,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w#w&w.zzst*当固体的质量74m56,氯化氢质量n73时,氧化钙全部反应,氢氧化钙、碳酸钙不足,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来源:zzs#t&当固体的质量m56,氯化氢的质量n73时,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均全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根据以上分析,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中&*%国教育出版网15. 有限的元素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2021 河南省 安阳市 中考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