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试化学特训练习含答案——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考试化学特训练习含答案——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考试化学特训练习含答案——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时规范练 7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基础巩固1.(2020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专题训练)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B.铁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C.在化学反应中,铁能生成+2 价或+3 价的化合物D.铁是钢的主要成分,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2.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物质,下列关于铁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存 FeCl2 溶液常常加一些铁粉,其目的是抑制 Fe2+水解B.在 25 时,pH=0 的溶液中,Al3+、NH+、NO- 、Fe2+可以大量共存43C.制备 AlCl 、FeCl 均可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33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
2、氧化氢溶液:2Fe2+H O +2H+2Fe3+2H2O223.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 FeCl3 溶液与 Cu 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序号充分振荡,加入 2 mL 蒸馏水充分振荡,加入 2 mL 蒸馏水铜粉消失,溶液棕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铜粉有剩余,溶液棕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实验步骤充分振荡,加入 2 mL 蒸馏水实验现象铜粉有剩余,溶液棕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均涉及 Fe3+被还原B.对比实验、,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与铜粉的量有关C.实验、中加入蒸馏水后 c(Cu2+)相同D.
3、向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 NaCl 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4.(2020 河北唐山第一中学冲刺)草酸亚铁晶体(FeC O 2H O)是一种淡黄色粉末,某课外小组利用下242列装置检验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和中分别盛放足量 NaOH 溶液和 CuO,可检验生成的 COB.实验时只需要在装置中反应结束后再通入 N2C.若将中的无水 CaCl2 换成无水硫酸铜可检验分解生成的水蒸气D.实验结束后,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黑色,则产物一定为铁5.(2020 安徽肥东高级中学调研)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原材料的价值。下图是工业生产纳米磁性氧
4、化铁的流程:废铁屑溶液 AFe O (纳米粒子)3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 Na CO 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铁锈23B.若生产中不通入 N2,暴露在空气中生产,将不能得到高纯度产品C.加适量的 H O 是为了将部分 Fe2+氧化为 Fe3+,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O +2Fe2+2H+22222Fe3+2H2OD.溶液 A 中 Fe2+和 Fe3+的浓度之比为 126.(2020 河南商丘虞城高中月考)某实验小组对菠菜中的铁元素(主要以难溶的 FeC O 形式存在)进行24检测。实验操作如下:.水煮检验法:.灼烧检验法:(1)CCl4 的作用为 。(2)操作 i 中起分
5、离作用的仪器名称为 。(3)溶液 A 中未能检测出 Fe2+的可能原因是 。(4)取无色溶液 B,先滴加 H O 溶液,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H O 的作2222用: 。(5)甲同学取少量无色溶液 B,滴加酸性 KMnO4 溶液并振荡后,溶液紫色消失,因此得出结论:溶液 B 含有 Fe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法不严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用稀硝酸溶解菠菜灰,产生的无色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向得到的无色溶液中滴加 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 C O )。甲同3224学反思自己的方法不严谨,理由是 。能力提升 7.(双选)(2020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
6、月考)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 Fe3+、Cu2+、Au3+等离子。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设计如下工艺流程,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号处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标号处加入的相应物质是稀硝酸或稀硫酸C.标号处发生的离子反应最多有三个D.铁红的化学式为 Fe O ,工业上常用作红色颜料238.(双选)将 1.12 g 铁粉加入 25 mL 2 molL-1 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保持不变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C.Fe2+和 Fe3+的物质的
7、量之比为 51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9.(2020 吉林长春德惠九校期中)某 100 mL 稀溶液中只含有 Fe3+、Cu2+、H+、NO-3四种离子,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 Fe2+的浓度和加入铁粉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整个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 c(H+)=4 molL-1B.若 a=3,则原溶液中 c(Cu2+)=1 molL-1C.原溶液中的 c(NO-3)=7 molL-1D.BC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FeFe2+Cu10.(2020 福建南平质量检测)绿矾(FeSO 7H O)外观为半透明蓝
8、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受热能42分解,且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医学上绿矾可用于补血剂甘氨酸亚铁(NH CH COO) Fe颗粒的制备,有关物质性质如下:222甘氨酸(NH CH COOH)柠檬酸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22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两性化合物易溶于水和乙醇,有强酸性和还原性(1)向绿矾溶液中缓慢加入 NH HCO 溶液,边加边搅拌,反应结束后生成沉淀 FeCO 。该反应的离子433方程式为 。 (2)制备(NH CH COO) Fe:往 FeCO 中加入甘氨酸(NH CH COOH)的水溶液,滴入柠檬酸溶液并加222322热。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
9、燥得到产品。加入柠檬酸溶液一方面可调节溶液的 pH 促进 FeCO3 溶解,另一个作用是 。洗涤操作,选用的最佳洗涤试剂是 (填序号)。A.热水B.乙醇C.柠檬酸.绿矾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SO 7H OFe O +SO +SO +14H O,实验室用图 1 所4223232示装置验证其分解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1(1)加热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B 的现象为 。(3)C 装置和 D 装置能否调换 (填“能”或“否”)。(4)样品完全分解后,残留物全部为红棕色固体,检验装置 A 中的残留物含有 Fe O 的方法23是 。(5)该装置的缺陷是 。.测定绿矾样
10、品中铁元素的含量:称取 m g 绿矾样品置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硫酸酸化,用 c molL-1 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8H+消耗酸性 KMnO4 溶液的体积如图 2 所示(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2+MnO-45Fe3+Mn2+4H2O)。该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 m、c 的式子表示)。图 211.(2020 天津学业水平等级考适应性测试)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 KSCN 溶液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
11、,产生的现象是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的含量,将带有两端止水夹 K 和 K 的石英玻璃管(设为装置 A)称重,记为 m112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对装置 A 进行称重,结果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仪器 B 的名称是 。实验操作步骤:a.打开 K 和 K ,缓缓通入 N b.点燃酒精灯,加热c.熄灭酒精灯d. e.关闭 K1122和 K2f.称量 A。d 的操作为 。重复的操作步骤,直至 A 恒重,记为 m3 g。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个数 x=(列式表示)。若实验时将 a、b 的操作次序颠倒,则使 x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为
12、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 A 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 K 和 K ,缓缓12通入 N2,并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物质为红色粉末。已知:装置 C 用于检验和吸收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之一SO3。C、D 中的溶液依次为 、 (填标号)。a.品红b.NaOHc.BaCl d.Ba(NO ) e.浓硫酸23 2C、D 中有气泡冒出,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方框中画出尾气吸收装置并注明所用试剂。12.(2020 山东泰安第四中学期中)纳米材料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例如纳米级 Fe 粉表面积大,具有超强的磁性、高效催化性等优良的
13、性质。.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 Fe 粉,其流程如图所示:(1)纳米级 Fe 粉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简述将 FeCl nH O 固体加热脱水制得无水 FeCl 的操作过程: 222(用简要文字描述)。(3)生成纳米级 Fe 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 Fe 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 570 时生成 FeO,高于 570 时生成 Fe O 。甲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纳米级 Fe 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乙同学用34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纳米级 Fe 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4)甲装置中纳米级 Fe 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5)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固体物质的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骤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 X(假定为均匀的)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管中,加入少量盐酸,微热少量气泡产生向实验得到的溶液中滴加几滴 KSCN 溶液,振荡溶液没有出现红色根据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固体产物为 FeO。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用简要文字描述)。(6)丁同学称取 5.60 g 纳米级 Fe 粉,用乙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 6.88 g,则丁同学实验后的固体物质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 (
15、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拓展深化13.(2020 湖南长沙七校检测)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 沉淀的最佳方案:实验 滴管试管现象实验 0.8 molL-1 FeSO4 溶液(pH=4.5)1molL-1 Na CO 溶液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5 min 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23(pH=11.9)实验 0.8 molL-1 FeSO4 溶液(pH=4.5)1molL-1 NaH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 min 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pH=8.6)实0
16、.8 molL-1 (NH ) Fe(SO ) 溶液1 molL-1 NaHCO3 溶液(pH=8.6)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验4 24 2(pH=4.0)(1)实验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应表示,请补全反应:Fe2+ + + H2O Fe(OH)3+ HC O-3(2)实验中产生 FeCO3 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了探究实验中 NH4+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现象与实验现象相同操作实验向 0.8 molL-1 FeSO 溶液中加入 再加入 Na SO 固体配制成混合溶液(已知 Na+对实验无影响,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
17、2 mL 1 molL-1 NaHCO3 溶液混合424实验中加入 Na SO 固体的目的是 。24 对比实验、,甲同学得出结论:NH 水解产生 H+,降低溶液的 pH,减少了副产物+Fe(OH) 的产24生。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的对比实验操作是 ,再取少许该溶液与 2 mL 1 molL-1 NaHCO3 溶液混合。(4)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的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中 FeCO3 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分别将实验、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然后转移至 A 处的广口瓶中。为测定 FeCO3 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测定的物理量
18、是。(5)实验反思:经测定,实验中的 FeCO3 纯度高于实验和实验。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制备 FeCO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课时规范练 7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B 由金属的通性可知,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故 A 正确;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能够跟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故 B 错误;在化学反应中,铁能生成+2 价、+3价的化合物,如氯化亚铁、氯化铁等,故 C 正确;钢铁为铁的合金,且铁是钢的主要成分,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故 D 正确。2.D 保存 FeCl2 溶液常常加一些铁粉,其目的是防止 Fe2+被氧化,A 项不正确;pH=0 的溶液呈强酸性,Fe2+、NO- 、H+不能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考试 化学 训练 答案 及其 重要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