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里 1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2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B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埃及奴隶
2、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4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中国5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6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
3、,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7小红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四幅图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图片中的()A金字塔 B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甲骨文8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A B C D9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商人属于()A首陀罗 B吠舍 C刹帝利 D婆罗门10大化改新是大和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下列历史知识概述准确的是()苏我氏父子专权,统治出现危机兄皇子依靠西乡隆盛等人,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废
4、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实行中央集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A B C D11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是因为这一年()A穆罕默德诞生 B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C伊斯兰教形成 D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12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13下列宗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14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古代印度
5、、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因素是()A大河文明 B海洋文明 C高山文明 D石器文明15伯利克里时代被称为“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主要表现为()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种姓制度正式确立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16男性公民格瓦达和妹妹玛利亚住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一小村庄,他们最有可能的经历是()A格瓦达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B玛利亚参与公民大会期问,格瓦达独自处理农活 C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D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17分析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
6、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18“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应该是指()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雅典 D古代罗马19下列与其他三项文明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古埃及文明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20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与迦太基作战的是()A古巴比伦王国 B古希腊城邦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共和国21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爆发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这次大起义沉重打击了()A罗马共和国 B雅典城邦 C古块及王国 D罗马帝国22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
7、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23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24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
8、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25在马拉松平原上,雅典人获胜后,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刚一进城就高呼“雅典得救了!”说完倒地而死这个故事出现在下列哪一战争中?()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D罗马帝国的扩张26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游记下列对该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书籍 B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对后来新航
9、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 D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27以下哪些历史事件促进了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马可波罗来华丝绸之路的开辟玄奖西行A B C D28一位盲诗人笔下的英雄史诗,生动地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这部不朽之作是()A荷马史诗 B神曲 C天方夜谭 D俄底浦斯王29阿里巴巴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俄底浦斯王 D哈姆雷特30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A希腊帕特农神庙 B巴黎圣母院 C洛阳白马寺 D麦加大清真寺二、列举题(12分) 31请列出四大文明
10、古国(除古代中国)名称及主要成就三、材料分析题(28分) 32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从唐朝归来的留学生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仿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以天皇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大国崛起以下结论是从以上
11、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的括号内划“”(1)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_(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_(3)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_(4)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_(5)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_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
12、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摘自华师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里0 1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13、的根本原因是()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考点】氏族社会【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社会的发展演变【解答】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原因是农业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选D【点评】学生还要知道,距今约一万年前农业出现以后,男人天生的体力优势在劳动中显现出来,因此男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超过女人,原始社会开始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2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B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考点
14、】金字塔和埃及文明【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埃及文明代表-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解答】题干材料中说:“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设问考查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古埃及文明代表-金字塔3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分析】本题考查了非洲尼罗河流域孕育古埃及文明【解答】题目
15、直接设问考查找出对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理解最准确的选项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灵活理解尼罗河流域孕育古埃及文明4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中国【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分析】由题干中“两河流域”“文明国度”可知本
16、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古巴比伦的相关知识【解答】分析题目,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根据所学知识,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是古巴比伦文明,B古尼罗河流域孕育出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河流域孕育出古印度文明,D黄河,长江孕育出中国文明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古巴比伦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本题另外的考察角度还有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中国文明的孕育形成的因素,这些也是学生必须识记的内容5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维护严格的
17、种姓制度 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解答】依据课本汉谟拉比法典中的内容:“汉拉谟比法典限制高利贷利率和保护商业贸易;在同等级的公民中实行同态复仇法;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的这项规定突出地说明该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准确理解能力6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旱,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
18、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河流域文明的相关内容【解答】苏美尔人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最早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这些都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7小红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四幅图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图片中的()A金字塔 B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
19、比法典 D甲骨文【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故选C【点评】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8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A B C D【考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分析】本题考查了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示意图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对应图片为D故选D【点评】图片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判断分析确定正确选项,也有部分题目在题干表述中有相关提示信息
20、9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商人属于()A首陀罗 B吠舍 C刹帝利 D婆罗门【考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分工【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商人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中的身份古印度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分工10大化改新是大和民族发
21、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下列历史知识概述准确的是()苏我氏父子专权,统治出现危机兄皇子依靠西乡隆盛等人,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实行中央集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A B C D【考点】日本的大化改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准确识记【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打击贵族,挽救危机,中大兄皇子依靠在中国隋朝、唐朝留学回国的高向玄理等人,除掉苏我氏,拥立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西乡隆盛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人物,排除故选A【点评】注意准确识记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11伊斯兰教把6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2015 2016 学年 上学 年级 期中 历史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