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1如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BCD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D“舟所以比人君,水
2、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誎则圣”这说明他()A鼓励手工业发展B善于纳谏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D关心百姓生活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BCD5“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数四方丰秥,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民族团结D文化昌盛6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
3、话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A满族B维吾尔族C藏族D白族7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 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 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ABCD8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9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
4、料,又搜集了如图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达的农业生产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的手工技艺D独特的活字印刷10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郑和下西洋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11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北宋时,国家的财政
5、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ABCD12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13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B秦隋元C秦元明D隋元明14泉州地区出现多处回族村庄,对回族的评述错误的是()A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例B信仰伊斯兰
6、教C中国人与欧洲人通婚融合的产物D中华重要一员15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16题7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8分,共35分)16“三农”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都很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7、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朝廷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送给江南、淮南、两浙等路,并将种植法张榜公布,予以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路。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推行重农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北师大版教材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有何认识?为此,他在位时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推动占城稻广泛种植的主要力量是什么?(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17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8、回答问题。材料一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材料三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1)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列举唐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 图中政权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9、什么?1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材料一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1)依据材料一,从范围、内容、兼容等的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撞与交融】材料二 观点:暴力冲撞与
10、和平交流是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而暴力冲撞既有血与火的灾难,又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把下面四个事件进行分类。唐与吐蕃“合同为一家”靖康之变 岳飞抗金 宋金和议和平交流: 暴力冲撞:【传统的儒家文明】材料三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是被迅速、完全中国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三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据元时期的史实举一例说明“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19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1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 制度篇(1)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2)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究二 经济篇(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探究三 文化篇 如图“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
12、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探究四 感悟篇(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1如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BCD【分析】本题主要
13、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从图片可以看,这一水利工程是隋朝的大运河,因为这一条运河有经过洛阳,而元朝的运河没有经过洛阳故不选;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开始,隋炀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判断能力,学生需要把课本上的有关联的内容、图片等比较记忆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C“
1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知识点,注意把握唐太宗时期的治国策略【解答】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的是唐太宗对待边疆地区民族的政策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体现了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的执政理念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描述的是秦始皇的历史功绩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太宗对于君民关系的经典论述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好题意,即“不属于”唐太宗的治国智慧的选项3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
15、;为人君虽无道,受誎则圣”这说明他()A鼓励手工业发展B善于纳谏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D关心百姓生活【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知识点,应把握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措施【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唐太宗”“受誎则圣”,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善于纳谏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应熟记唐太宗采取的政治措施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BCD【分析】依
16、据题干“唐朝科举”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度【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和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从“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不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故可排除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5“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数四方丰秥,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民族团结D文化昌盛【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理
17、解了引文含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材料“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数四方丰秥,百姓殷富”描绘了唐朝开元年间,国库充盈,人民富裕的景象,是开元年间经济繁荣的直接反映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材料引文的含义6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A满族B维吾尔族C藏族D白族【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代少数民族吐蕃的相关知识【解答】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7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时空,回
18、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 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 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ABCD【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的历史,重点掌握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交子出现的朝代【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隋朝,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是在唐太宗时期,出现在唐朝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出现在宋朝,不是隋朝,带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隋朝的历史事件,要注意重要的历史事件出现的朝代8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19、)A农业生产发展B商业经济繁荣C对外贸易活跃D经济重心南移【分析】此题根据题干中史料所包含的“商店”、“出售”等词语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干内容中有“商店”、“出售”、“卖之”几个词语,可以判断史料说明的是商业的繁荣故选B【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唐朝商业的繁荣局面,分析史料内容,找到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9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如图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达的农业生产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的手工技艺D独特的活字印刷【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况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南方水稻、棉花、茶叶、瓷器、造船、
20、纸币等说明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较大发展这样就知道南方经济繁荣的状况了【解答】由图中的瓷器、造船及纸币的出现,知道宋代制瓷业、造船业发达,商业繁荣;都是在南方,说明了南方经济繁荣A、C、D项都描述片面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经济繁荣的表现,知道宋朝经济发达10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郑和下西洋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南方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从材料中的“商业革命”可知在商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德州市 庆云县 2015 2016 学年 年级 期中 历史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