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教师适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教师适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教师适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史料是历史的载体,下列史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帕特农神庙掷铁饼者A多元早期文明 B东西文化交流 C西方文明发祥 D民主法治进步【答案】A【解析】金字塔属于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巴比伦文明,帕特农神庙、掷铁饼者属于古希腊文明,其反映了早期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故选A项;材料均属于古代文明的成就,尚不存在相互交流的情况,排除B项;金字塔和汉谟拉比法典都属于东方文明,排除C项;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都属于奴隶制时代,与民主法治的进步无关,排除D项。2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
2、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答案】B【解析】大约在埃及象形文字出现的同一时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苏美尔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故选:B。3随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一个高度分层的社会出现了。印度社会被分成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盘踞精神领域的是()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答案】A【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3、“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盘踞精神领域,故选A项;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排除B项;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排除C项;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排除D项。4对于当时雅典的政治制度,伯里克利曾经做过这样的表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这主要是由于他()A扩大公民权利 B召集公民大会 C建立津贴制度 D允许妇女参政【答案】C【解析】据“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可知,其强调的是伯里克利改革破除了经济对公民参政的限制,这是由于津贴制度建立,故选C项;材料主要涉及参政成本的下降,与是否扩大
4、权利、召集公民大会均无关,排除A项、B项;雅典只允许公民参政,妇女不属于公民范畴,排除D项。5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A南亚次大陆 B意大利半岛 C希腊马其顿 D阿拉伯半岛【答案】C【解析】据“公元前4世纪”“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可知,这个帝国是指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东征和帝国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故选C项;南亚次大陆跨及欧亚板块,意大利半岛地处南欧、
5、地中海中部,阿拉伯半岛在印度洋板块,其均未涉及非洲,排除A项、B项、D项。6罗马从意大利半岛的一个小城镇不断对外扩张,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下列关于古罗马的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斯巴达克起义A B C D【答案】B【解析】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64前146年,布匿战争的结束使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是,选择B项符合题意。7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描述,
6、准确的一项是()A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B掷铁饼者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C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帕特农神庙D苏格拉底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答案】A【解析】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有很高研究价值,故A项正确,符合题意;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分别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巨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亚历山大灯塔,故B项错误,不符合题意;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的建筑,故C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故D项错误,不符
7、合题意。8据记载,英国纽伯里的手工工场有200名织工织布,并有200名学徒在帮工,100名妇女被用来梳理羊毛,200名少女在照看纺车,拣选羊毛则是由150名儿童去做。呢绒一经织好,立即交到50名剪毛工人和80名整饰工人手里。材料说明手工工场()A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面向市场进行生产C工场生产技术水平高超 D生产集中,分工明确【答案】D【解析】据“100名妇女被用来梳理羊毛,200名少女在照看纺车,拣选羊毛则是由150名儿童去做”可知,其体现的是当时英国的手工工场生产集中,分工明确,故选D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
8、动为主要特征,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其产品的去向,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工场生产分工情况,与生产技术无关,排除C项。9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黄梅戏天仙配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二者体现的经济特征,相同的是()A实行土地公有 B都是自由农民 C都具有司法权 D经济自给自足【答案】D【解析】据“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可知,西欧庄园和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同样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选D项;中世纪西欧庄园和古代中国的土地均为私有,排除A项;材料强调生产的“自主性”,与农民是否自由无关,排除B
9、项;材料主要涉及农业领域,与司法无关,排除C项。10中古西欧城市居民获取自由与自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与领主和平谈判 用金钱赎买 默默忍受 武力斗争A B C D【答案】D【解析】中古西欧城市居民获取自治权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赎买,即由城市向封建主交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让封建主放弃控制权,允许城市独立自治。这是城市使用的普遍方式;其二是武装斗争,如琅城起义,故正确;中古西欧城市居民与领主地位不平等,故错误;据“中古西欧城市居民获取自由与自治权利”可知,其是有采取方式而非一直默默忍受,故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11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A
10、基督教的创立 B庄园的兴起C大学的兴起 D城市的兴起与发展【答案】C【解析】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它推动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C符合题意;基督宗教发端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团体,庄园的兴起体现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催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排除A.B.D。故选C。12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吸收了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该文化随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吸收了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
11、因素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A B C D【答案】C【解析】东罗马帝国本为罗马帝国的东半部,较为崇尚希腊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及后的东正教为立国基础,希腊为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故正确;拜占庭帝国在将经典知识传递给伊斯兰世界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错误;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其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又将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并入版图,故正
12、确;在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和奥斯曼土耳其人先后两次攻破的过程中,许多拜占庭的工匠都西行避难,他们给西欧带来了当时先进的文化和思想,为日后的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文化基础,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13如图是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像,画家不再呈现圣母头上的光环,却赋予她纯朴善良、和蔼可亲的形象,充满了人间的爱。该作品表现了()A圣母的神圣威严 B中世纪艺术风格C人们的物质追求 D世俗的人性光辉【答案】D【解析】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其创作的圣母像,纯朴善良、和蔼可亲,充满了人间的爱,体现了世俗的人性光辉的人文主义精神,故选D项;“纯朴善良、和蔼可亲”体现的是世俗母亲的慈爱人性,无法体现神圣威
13、严,排除A项;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像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排除B项;“却赋予她纯朴善良、和蔼可亲的形象,充满了人间的爱”与“人们的物质追求”不符,排除C项。14迈尔斯教授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河川时期、内河时期和海洋时期,河川时期的文明主要局限于河谷,如尼罗河流域等,内河时期,地中海是文明的主要舞台,海洋时期,海洋成为世界交流和贸易的天然航道。据此判断从内河时期到海洋时期的转折点是()A文艺复兴 B开辟新航路 C工业革命 D三角贸易【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世界开始连为一个
14、整体,世界观念从此确立,故B正确。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文化领域的复兴,工业革命是一次生产技术的变革,三角贸易是殖民掠夺,与题干没有关系,故A.C.D排除。15从1713年到1792年,英属加勒比海岛屿殖民地向其宗主国大不列颠输送了总值达162亿英镑的货物,是同时期大不列颠从中国和印度进口货物总值的一半多。由此可见()A新航路开辟推动欧洲整体发展 B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性C殖民掠夺为英国带来大量财富 D英国是三角贸易的主导者【答案】C【解析】据“内河时期,地中海是文明的主要舞台,海洋时期,海洋成为世界交流和贸易的天然航道”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内河时期到海洋时期,是指海上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
15、西洋沿岸,该转折点应是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联系起来,推动了世界文明和贸易的发展,故选项;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不涉及世界贸易的发展,排除项;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排除项;三角贸易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国家运用廉价的商品换取非洲的黑人奴隶,卖到美洲换取黄金、白银、原料等的罪恶的黑奴贸易,是殖民扩张的手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项。16下面表格所示是英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这反映出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是()时间文件成果1215年大宪章贵族与教会
16、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1628年权利请愿书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1679年人身保护法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1701年王位继承法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进一步限制王权A渐进式变革,王权渐弱,议会权力扩大B通过立法的形式,逐步确立民主共和制C资产阶级一直是英国宪政进程的推动力量D持续时间长,通过暴力革命方式推动宪政进程【答案】A【解析】英国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前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推动宪政进程,而不是强调暴力革命手段,具有渐进性的特点。从13世纪延续到18世纪,可见时间较长,因此具有长期性。这些文件多是围绕国王与议会的关系,王权受到限制,
17、而议会的权力逐步扩大,故选A项;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英国宪政发展的进程,其具体的推动力量并未提及,排除C项;材料反映通过立法的方式推动宪政进程,排除D项。17如图表示的是美国18世纪7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发展示意图。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动力F1是指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B图中遇到的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C图中b处的事件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D图中c处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国的诞【答案】B【解析】据“美国18世纪70年代”及示意图中“1776年7月4日”等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1775年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遇到的阻碍因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故选B项;法国大革命
18、发生于1789年,晚于美国独立战争,排除A项;b处是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美国诞生,排除C项;战争的转折点是c处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排除D项。18有学者认为,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相互影响其中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这里的“最大公约数”是指()A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D反对殖民主义者的压迫【答案】B【解析】据“最大的公约数”可知,其是说三者的共同点。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或结束后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都是关于“权利”的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2023 河南省 洛阳市 偃师市 九年级 历史 word 解析 教师 适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