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docx
《【公开课】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美术作品的创作一、 课时:1课时二、 课型:新授课三、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审美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了解甚少。本节课着重讲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从而更能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美术教材美术鉴赏的第一课,着重探讨了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详细分析两幅作品的社会背景,画家搜集素材的过程,对表现技法的选择运用等揭示出美术作品的创作规律,最终目的是比较深入的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五、 教学目
2、标:1、 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理解作者创作的构思依据源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2、 通过学习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观察和感受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形式特征,提高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3、 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分析判断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六、 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对两幅经典美术作品创作过程的分析,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的。2、 难点:深刻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七、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八、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美术作品的高清图九、 教学过程:(一) 导入教师展示竹子的实物图和中国古代文人画家
3、郑板桥的墨竹图的对比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讲解郑板桥画竹的三个阶段,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也正是美术创作从体验、构思到表达的完整过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二) 新授1、(1)教师多媒体展示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愚公移山,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徐悲鸿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一幅作品呢?(可以从艺术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文化生活环境来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徐悲鸿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危机时刻,这样内忧外患的处境像极了中国人民面前两座无法撼动的大山。徐悲鸿想要借古喻今,鼓舞国人,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他还在受泰戈尔的邀请在印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开课 公开 美术作品 创作 教学 设计 高中 美术 人教版 2019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