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说梁材料力学材料力学.doc
《(9.42)--说梁材料力学材料力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42)--说梁材料力学材料力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梁梁,它的概念形成很早。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章中就有梁的概念。国语上说:“造桥为梁”。人类有记载的桥梁据说是公元前18世纪在巴比伦建造的一座拱桥。可以想象,用木头搭的简单的桥还会更早。人工建造的房屋上的屋梁恐怕比桥梁还要早。中文的“梁”字,最早就是从桥梁和屋梁来的。房屋屋脊上那根重要的梁,一般称为栋。易经上说“上栋下宇”的栋,就是指的房屋的脊梁。我们经常说栋梁之才,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意思。在汉字中,梁的金文是如下图的象形字。右半是一座桥,左半是水。梁字下面的木字是后来加上去的。再后来人们又加了一个木字,写成“樑”。在英文中beam这个字是梁的意思。它的原来的意义中有“树”的意思。可见无论
2、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的梁都是木质的,后来才有钢梁、钢筋混凝土梁和其他材料的梁,等等。图1 金文“梁”字中国在明末翻译外国的力学知识时,把力学翻译为“重学”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动力学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之前,古代人们最通常打交道的力就是重力。而承受重力的结构,也主要是两种:即梁和柱。它们的形状都是柱或杆状,区别是梁的重力作用线垂直于柱的轴线,而柱的重力作用线平行于柱的轴线。在以砖石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时代,柱的承载能力比较高,“立柱可以支千钧”,所以很少有压垮柱的事故。而梁就不同了,大部分的事故出在梁上。所以以前民间建筑房屋时,将“上梁”看作大事,一定要挑选吉利日子,举行严肃的仪式和庆典,以表示对上
3、梁这道工序的重视。所以梁也是力学最早研究的对象之一。其实,梁岂止在屋梁和桥梁上见到呢,我们日常见到的横向受载的柱状物体多得不可胜数。古时常用的扁担、轿杠、旗杆、桅杆、推磨的磨杠、起重的撬杠都是梁。现今建起的摩天楼、烟筒、电视塔、电线杆在地震时,惯性力是横向作用的,它们所受的凤载也是横向作用的,所以都可以看为梁。汽车、火车底盘上有梁,轮船的船身可以看作在浮力与重力作用下的复合梁,飞机的机翼是空气动力作用下的悬臂梁,而机身则是在机翼向上作用力与机身重力作用下的梁。竹、木、庄稼等植物的茎,在风作用下也是梁。动物的骨骼、脊柱在它们横向受力时,也是梁。正因为梁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所以梁的精确研究和梁的精确
4、概念的形成,是整个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最早的事件。也是人类技术科学进步的大事。1.伽利略、马略特与胡克的工作最早系统研究梁的著作是伽利略(Galilei Galileo,15641642)在1638年出版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1,这本书写的一共是三个人在四天中的谈话,其中的第二天就全部是讲梁的强度问题的。在这本书中,伽利略提出了关于柱、梁和杆的强度方面17个命题。涉及梁有8个命题,实质上提出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悬臂梁的强度问题,另一个是在自重作用下等强度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一直影响后来近二百年的研究。图2 伽利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悬臂梁的插图伽利略并没有正确解决他提出来的问题。在讨
5、论悬臂梁的强度的论证时,隐含了两个错误,一是把根部AB上的拉应力看作是均布的,二是把梁的中性层取在梁的下侧。不过由于他在讨论力的平衡时所用的平衡条件是对的,所以也得出了一些正确的结论。如说等长圆截面梁的强度与截面直径的三次方成正比等。据1886年出版的托德汉塔(I.Todhunter,1820-1884)所写的弹性理论与材料力学的历史2一书的第一部分评论说,他的错误是假定了梁的纤维是不可伸长的,因而还没有中性层的概念,实际上是把梁的下面的纤维误认为是中性层。这说明,梁既然是变形体,如果不考虑梁的变形,在理论上是不可能彻底解决梁的强度和变形问题的。法国学者马略特(E.Mariotte,16201
6、684)在1686年出版了研究输水装置的著作论水和其他流体的运动3,这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流体阻力的著作,在书的第5部分中,讨论了固体的抗力和水管的强度问题。在伽利略关于梁的断裂抗力的结论中有其中W是悬臂梁端的断裂载荷,T是通过悬臂梁底中心纵向作用力,d是梁高或梁的直径,L是梁长。马略特实际做了实验来确定梁的抗力,得到的结果是马略特得到的K为1/3或1/4。图3 马略特原著中关于梁的实验的插图马略特的讨论比起伽利略进了一步,伽利略认为在梁的截面上应力是均匀分布的,而马略特则认为应力是从梁的下面纤维起沿高度是线性分布的。马略特的结果虽然比伽利略进了一步,但K的值还是不正确的。因为他同样没有精确考虑梁
7、的变形,而且与伽利略一样也默认中性层是在梁的下侧。图4 胡克论弹簧中的一段与插图1678年,英国学者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出版了他的著名的著作论弹簧4,书中不仅叙述了他对各种材料弹性实验的结论,还描述了一根受弯曲的杆的变形。他正确地指出,在弯曲时杆的一侧的纤维伸长,另一侧被压缩。不言而喻,按照胡克得到的弹性定律,梁截面内的应力分布应当是以梁的中性层为零的线性分布,即一侧受拉另一侧受压。不过这个思想他没有进一步展开,也仅是如上图所说为止。亚沃尔夫(Abraham Wolf,1877-1948)在他1935年出版的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5一书中,把前面,伽利略
8、、马略特和胡克的理论得到的应力分布列在下面:图5 亚沃尔夫根据伽利略、马略特和胡克的表述画出的应力沿截面分布图2.瓦利农与伯努利的工作从以上关于梁的研究中,我们看到,要精确解决梁的强度问题,必须涉及梁的变形的精确描述。而关于梁的变形问题,虽然在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的笔记中、在荷兰物理学家和力学家比克门(Beeckman I.)于1620年的描述中、在1684年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关于固体抗力的论文中、在胡克1678年关于弹簧的论著中,都先后提及。但都是定性的描述,而没有精确的表述。法国数学家瓦
9、利农(Pierre Varignon,1654-1722)是在法国早期研究和发展数学分析的学者,他在静力平衡和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他沿着伽利略和马略特的思路对梁进行讨论,在1702年他发表的关于固体抗力的论文,把梁内不同层的纤维有不同的伸长,认为对应的应力也在变化,他用积分工具来求这些应力的合力,并且比较了伽利略和马略特的结果。遗憾的是他仍然默认了梁的下侧为中性层的位置,所以结果也是不对的。从变形角度第一次比较精确的研究梁的问题,应当说是从雅科比伯努利(Jacob Bernoulli,1654-1705)。在1694年的论文弹性梁的弯曲以及他在1705年的论文中,不是像以前研究梁从应力出发
10、,而是最早用微积分工具研究梁的变形。他假定梁在变形时梁的横截面保持平面,这就是平截面最早的提法。由此,他得到了悬臂梁的变形的微分方程这里r是梁的曲率半径,P是梁端的荷载,x是所计算曲率的地方与梁端的距离,C是常数。雅科比伯努利得到的C是这里b和h分别是梁的宽与高,m是材料的弹性常数,即现在说的杨氏模量。平截面假定是材料力学的重要假定,因为它抓住了梁的变形的主要特征。所以后人把基于平截面假定的梁的理论称为伯努利梁。不过,伯努利并没有彻底解决梁的问题,原因是,他对中性层的位置仍然没有跳出马略特的思路。所以他的常数C定得还不对。这一点从他1705年文中如下的插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中性层画的地方还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42 材料力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