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巩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省巩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巩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生物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1. 课堂上,小明同学观察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后,对于水螅进行了如下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 水螅的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B. 水螅不分背面和腹面C. 放水蚤后,水蚤自动游到水螅的口中D. 水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口排出【答案】C【解析】【分析】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详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A不符合题意。B水螅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辐射对称,不分背面和腹面,水螅属于腔肠动物,B不符
2、合题意。C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水螅会用触手捕捉水蚤,并用刺细胞注入毒素使水蚤麻醉直到不挣扎,送入口中,经口送入消化腔内,C符合题意。D水螅有口无肛门,体内有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口排出,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血吸虫身体层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 蛔虫身体呈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C. 沙蚕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D. 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答案】C【解析】【分析】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
3、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详解】A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A正确。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呈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B正确。C沙蚕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沙蚕没有外骨骼。而体表有外骨骼,这是节肢动物中昆虫的特征,C错误。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故选C。3.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结构相适应。下列动物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及运动记录情况可能得出的结
4、论是()动物运动方式生活环境运动器官是否需要能量小狗奔跑或行走陆地四肢需要燕子飞行空中翼需要鲤鱼游泳水中尾部、躯干部以及鳍需要A. 在土壤中没有动物运动B. 爬行动物的运动不需要能量C.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无关D.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详解】A在土壤中具有很多动物,如蚯蚓。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在土壤下而完成的,A错误。B通过题干表格可知,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B错误。C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
5、,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如:章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燕子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用翼在空中飞行,C错误。D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也不同,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寻找食物和配偶、逃避敌害等,即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生存。通过题干表格可知,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D正确。故选D。4. 下列关于鱼的呼吸和鱼鳃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呼吸时,鱼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开和闭合B. 图2中标号和代表的结构分别是鳃盖和鳃丝C. 鳃丝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
6、气体交换D. 水从鳃盖后缘流出时,水中的氧气含量会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1)图中是鳃盖,是鳃丝。(2)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详解】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是用鳃呼吸,呼吸过程中鱼通过张口时水从口中进入,通过鳃丝的毛细血管时,溶解于水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中通过鳃盖后缘流出,这样通过口与鳃盖后缘的交替张合就完成了呼吸,A错误。由图可知:是鳃盖,是鳃丝,鳃丝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7、,B正确。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适于水中生活,C正确。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鱼类的呼吸过程。5. 蝙蝠能飞,但它却是哺乳动物,主要原因是( )A. 用肺呼吸,体温恒定B. 心脏分四腔,两条血液循环路线C. 神经系统发达,能产生条件反射D. 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答案】D【解析】【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详解】A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体
8、温恒定,都用肺呼吸,鸟类还有气囊辅助呼吸,故A不符合题意。B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心脏四腔,两条血液循环路线,故B不符合题意。C哺乳动物和鸟类等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达,能产生条件反应,不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D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蝙蝠体表有毛,不是羽毛;没有翼,依靠前肢和后肢之间的皮膜来滑行;蝙蝠在生长发育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胎生哺乳,体腔内有膈,因此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6. 下表是小鼠走迷宫的实验数据。在迷宫中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右转也可左转。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同的两
9、组,每天进行相同次数的实验。A组小鼠走完迷宫会得到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走完迷宫不会得到食物奖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第9天第10天A组小鼠9878654211B组小鼠10910991098910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 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作用下,A组小鼠形成了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不会改变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复杂反射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
10、)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详解】A组小鼠10天的平均转错次数为5.1,B组小鼠10天的平均转错次数为9.3,实验的变量是走完迷宫后有无食物奖励,所以造成这一结果差异的原因是A组小鼠有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没有,不是学习能力强弱导致的,错误。A组小鼠形成的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正确。A组小鼠形成的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在后期不经复习强化,有可能会遗忘,消失,错误。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后天形成的,不是生来就有的,属
11、于复杂反射,正确。综上,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7. 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结构覆盖在关节表面,属于结缔组织B. 由于长时间的磨损,老年人的比较薄C. 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D. 结构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的是关节头、是关节囊、是关节腔、是关节窝、是关节软骨。【详解】A结构是关节囊,覆盖在关节表面,属于结缔组织,能分泌滑液到关节腔中,减少骨和骨回之间的摩擦,A正确。B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时间的磨损,老年人的关节软骨比较薄,B错误。C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能灵活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
12、,C正确。D关节腔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更灵活,D正确。故选B。8. 下列事件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A. 金龟子受惊扰时就缩起足假死不动B. 蚂蚁会成群结队地将食物搬回蚁巢C. 一只工蜂发现了蜜源后,会通过“跳舞”把蜜源的位置告诉同伴D. 年幼的猩猩跟着成年的猩猩摇晃树枝,让枝头的果实掉落到地上,进行取食【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
13、的积累得来的行为。【详解】ABC金龟子受惊扰时就装死不动;蚂蚁成群结对地将食物搬回蚁巢;一只工蜂发现了蜜源后,以“跳舞”的方式把蜜源的位置告诉同伴等均属于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ABC不符合题意。D年幼的猩猩跟着成年猩猩摇晃树枝,让枝头的果实掉落地上便于取食是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D符合题意。故选D。 9. 关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你认为最正确的表述应是()A. 动物的各种行为B. 动物之间交流的信息C. 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D. 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
14、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详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称为动物语言,包括动作、声音、气味等。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 下列动物的表现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 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B. 麻雀成群飞向麦田觅食麦穗C. 雨后青蛙集体鸣叫求偶D. 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答案】A【解析】【分析】社
15、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详解】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表明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A符合题意;麻雀成群飞向麦田觅食麦穗、雨后青蛙集体鸣叫求偶、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B、C、D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11.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其具体表现有可作为交通工具帮助植物传粉为人类提供生产原料生产抗生素
16、类医药品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彻底分解植物枝叶,促进物质循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
17、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交通工具,如马,骆驼等;可供人类食用,为人类提供生活原料、药用、观赏用,生产某些人类所需物质如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铁蛋白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还可以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如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制造出人们需要的仪器和设备生产抗生素是利用的真菌,分解植物枝叶,促进物质循环的也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由上可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具体表现在故选A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详解】12. 细菌菌落的特征是A. 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往往菌落较小B. 表面比较粗糙干燥,往往
18、形成很大的菌落C. 菌落光滑或粘稠,是霉菌菌落的几倍到几十倍大小D. 呈大片的斑点状,是霉菌菌落的几倍大【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菌落的特点。解: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形状: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故选A13. 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下列有关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A. 蘑菇是单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B. 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
19、繁殖后代D. 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答案】C【解析】【分析】蘑菇是一类大型的真菌,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详解】A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A不符合题意。B蘑菇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蘑菇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B不符合题意。C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C符合题意。D蘑菇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
20、物质和能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 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B.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C. 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D. 抗生素是一些微生物分泌的代谢产物【答案】D【解析】【分析】青霉属于真菌,能产生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但要合理用药。【详解】A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不仅能杀死致病细菌,也会杀死其他细菌,A错误。B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光线、热、氧气、湿
21、度、微生物等都会引起腐败变质。因此,抗生素药物也是有保质期,也会腐败变质,B错误。C抗生素也不能包治百病,只能治疗细菌性疾病。滥用还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以及杀死正常的有益菌等副作用。所以,“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的观点是错误的,C错误。D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和活动的化学物,D正确。故选D。15. 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A. 制作培养基B. 消毒C. 接种D. 培养【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细菌、真菌的-般方法。解答时可以从培养细菌、真菌
22、的方法步骤方面来切入。【详解】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接种。故选:C。【点睛】理解掌握细菌真菌培养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6. 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A. 盐渍可以保存食品,是因为高浓度的盐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巩义市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生物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