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在诗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描述中,形成小青杏依次经过的生理过程是()A. 开花传粉受精 B. 传粉受精开花C. 开花受精传粉 D. 受精开花传粉【答案】A【解析】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可见,形成小青杏依次经过的生理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A正确。2. 如图所示为玉米
2、种子的纵切面,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 胚根在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C. 胚芽可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D. 子叶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子叶,胚芽,胚轴,胚根构成胚,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A正确;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B正确;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种子中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C正确;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D错误。考点:种子的成分。3. 为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不同含水量的玉米种子分成7等份,置于25的
3、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实验时其他环境条件保持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种子含水量/ %20304050607080种子萌发率/ %8163356738681A. 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B. 在环境温度为25 时,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C. 在环境温度为25 时,玉米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D. 该实验数据表明,玉米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答案】B【解析】本实验只是在25的条件下进行不同含水量探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并不意味着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A错误;由图中种子发芽率数值可知:在环境温度为2
4、5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所以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B正确;在环境温度为25时,水量约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86%,当水量约为80%时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81%,所以该植物种子并不是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C错误;该探究实验没有涉及到氧气不同种子萌发率的情况,所以不能说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D错误。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和马克西玛王后陪同下参观中荷农业合作和荷兰郁金香花展彭丽媛应邀将新培育的郁金香命名为“国泰”,并按当地传统浇上香槟在花卉栽培中,用郁金香的一小段茎尖,就能在一年内生产出百万株郁金香的试管幼苗,
5、这种技术叫做()A. 植物组织培养 B. 扦插 C. 有性生殖 D. 嫁接【答案】B【解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成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A符合题意;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扦插是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B不符合题意;经过两性生
6、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嫁接是指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种植物体上,是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嫁接可以繁育优良的品种,但不能快速繁殖,D不符合题意。5. 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与获得克隆羊多莉的方式具有本质区别的是( )A. 利用萝卜的根尖进行组织培养出萝卜幼苗B. 将柳树的枝条插入土壤培育成新植株C. 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D. 将水蜜桃枝条嫁接到毛桃树上进行培育【答案】C【解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莉”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
7、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因此广义的克隆包括营养繁殖、扦插枝条、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出幼苗、培育出多莉羊、嫁接等。将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柳树的枝条插入土壤培育成新植株,水蜜桃与毛桃嫁接培育出新品种桃,都属于无性繁殖的克隆生殖;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种子的胚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属于有性生殖。因此与获得克隆羊多利的方式具有本质区别的是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克隆技术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能保持动物的优良特性可以大规模繁殖。6. 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A. 生殖必须
8、在水中进行 B. 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C. 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在陆地生活 D. 以上答案全对【答案】D【解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青蛙、蟾蜍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里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实践证明,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类繁盛;后来气候干燥,水域减少,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类动物才能适者生存。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生环境中,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因此,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很大,可见ABC的说法都正确。7. 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鸟卵在适宜的
9、条件下都可以发育成雏鸟B. 青蛙为体内受精、变态发育C. 美国白蛾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D. “蚕茧”是家蚕的幼虫时期【答案】C【解析】鸟类新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因此只有受精的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育成雏鸟,A错误;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错误;美国白蛾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蚕茧”是家蚕的蛹期,D错误。8. 男孩进入青春期以后,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同时也出现了情感丰富、情绪容易波动、逆反等心理变化,与之直接相关的器官是( )A. 雄性激素 B. 大脑皮层 C. 精子 D. 睾丸【答案】D【解析】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
10、丸,能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同时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雌激素促使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男孩进入青春期以后,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9. 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B. 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C. 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的内膜的过程D. 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A正确;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B正确;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
11、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C错误;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D正确。10. 在动物界的下列四种生殖方式中,繁殖成功率最高、最有利于后代生长发育的是( )A. 体外受精,受精卵水中发育 B. 体内受精,受精卵陆地发育C. 体内受精,受精卵亲代孵化 D. 体内受精,受精卵子宫发育【答案】D【解析】体外受精,受精卵水中发育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利于动物物种繁衍,A不符合题意;受精卵陆地发育受到外界影响,不利于发育生长,B不符合题意;受精卵由亲代孵化较前二者高等,但仍然受外界影响很大,不利于动物物种繁衍,C不符合题意;体内受精,受精卵子宫发育很大程度上
12、避免外界的威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有利于动物物种繁衍,D符合题意。11. 近期的流行性感冒引起了很多同学高烧、腹泻,治疗时使用多种传统药物效果都不理想,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已经发生变异,请问流感病毒的这种变异属于( )A. 有利的可遗传变异 B. 不利的不可遗传变异C. 有利的不可遗传变异 D. 不利的可遗传变异【答案】A【解析】流感病毒时常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有利于流感病毒的生存,因此属于有利变异;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又属于可遗传变异。所以流感病毒时常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对于流感病毒来说应属于有利的可遗传变异。12. 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13、)A. 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B. 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C. 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D. 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答案】A考点: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13.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通过生存斗争实现 B. 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变异C.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D.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答案】B【解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大量繁殖少量存在”和“遗传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去的客观事实,而“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出的
14、两个科学推论。首先,生物普遍具有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且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对生存有利的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和发展,具有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的适应性就是这样形成的。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内因,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外因,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和过程,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而不是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变异
15、。故B符合题意。14. 近年来,一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呈增强的现象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抗生素质量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B. 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逐渐产生了抗药性C. 细菌为适应这种药物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 细菌原就有一些适应抗生素的个体继续生存并繁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呈增强的现象,与抗生素的质量关系不大,故A错;细菌不是接触了抗生素后,逐才渐产生抗药性,故B错;细菌为适应这种药物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故C错;细菌原就有一些适应抗生素的个体,这样的个体继续生存并繁延,而使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增强,故D正
16、确。【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15. 下列诗句或谚语的描述,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答案】A【解析】草是生物,因此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
17、吃这种关系的,属于生物和生物间的密切关系,C不符合题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与菜花颜色相近都是黄色的,不易被人或其他动物发现,是一种保护色,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符合题意。16. 历史上的黄土高原以“林草丰茂,牛羊塞道”著称,但由于盲目开荒、过度放牧及乱砍滥伐,使高原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不毛之地。黄土高原的变迁说明了A.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C.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答案】C【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
18、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同时增大了周围的空气湿度。因此由于盲目开荒、过度放牧及乱砍滥伐,使高原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不毛之地,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C。点睛: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镜。17. 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下列食物链的结构正确的是( )A. 草兔食虫鸟鹰 B.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C. 食草昆虫食虫鸟鹰 D. 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答案】B【解析】食虫鸟不吃兔,A错误;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食草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
19、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D错误。18. 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该食物网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甲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 最长的食物链有5个营养级C. 该食物网中所有生物都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D. 丙数量减少,戊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最长的食物链是:甲乙丙己戊和甲丁丙己戊,有5个营养级,B正确;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C正确;丙数量减少,戊的数量不会随之减少,D错误。1
20、9. 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B. B为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消费关系C. 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D. 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营养方式为异养);分解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由图可知:图中A利用太阳的光能,需要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可判断图中A
21、为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故B与C之间的关系为分解与被分解的关系C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并且给生产者提供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可判断为分解者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可见D的叙述是正确的故选:B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等B. 食物链中具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C. 有大量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
22、成无机物D.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A错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正确;有大量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C正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21. 修建青藏铁路时,设计了一些可让动物穿过的“通道”,图是其中的一个。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能保障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自由迁徙和繁衍 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滨州市 惠民县 2017 2018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