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主要反映的是()A. 地形变化B. 气温变化C. 饮食文化D. 服装差异2. 某人驾驶汽车从图中a向b、c方向行驶,其行驶方向是()A. 先向东,后向东北B. 先向东北,后向北C. 一直向北D. 先西南,后向南3. 小明去桂林旅游,他应该参考()A. 中国政区图B. 广西地形图C. 桂林城区
2、图D. 桂林导游图4. 绘制一幅地图,用下列哪种比例尺,可使地图上的地理事物最为详细( )A. 1:50000B. C.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5. 如图现象最能说明的是()A. 海平面上升B. 郑和下西洋C. 地球是个球体D. 观察视野扩大6. 有关经纬线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纬线都等长B. 赤道的长度与经线等长C. 赤道的长度是经线长度的2倍D. 赤道的长度比经线的2倍稍长7.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A. 7万千米B. 6万千米C. 5万千米D. 4万千米8. 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平均半径和表面积分别为()A. 5.1亿平方千米 6371千米B. 6371千米
3、4万千米C. 6371千米 5.1亿平方千米D. 4万千米 6371千米9. 同学们在收看宇航员的太空课堂后,进行了相关讨论,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 从太空可以看见地球表面布满经纬网B. 宇航员在北极上空可观察到地球运动方向呈顺时针C. 在太空肉眼可观察到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D. 从太空看地球,应当称地球为“水球”更符合实际读世界局部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1013题。10. 地的地理坐标为()A. 0,105EB. 0,105WC. 0,75ND. 0,75E11. 地位于地的()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西南方向D. 东南方向12. 图示大部分地区属于()A. 东半球B.
4、 西半球C. 南半球D. 北半球13. 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A. B. C. D. 14. 世界的两大山脉带中,一列是环太平洋的山脉带,另外一列是()A. 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B. 科迪勒拉山系C. 非洲北部的山脉带D. ri本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岛屿山体15. 下列地形区中,没有被赤道穿过的是()A. 巴西高原B. 亚马孙平原C. 刚果盆地D. 安第斯山脉16. 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坐落在()A. 亚洲B. 北美洲C. 欧洲D. 非洲17. 图中大洲按面积由小到大依次为()A. B. C. D. 18.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请问哪一幅图
5、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A. B. C. D. 19. 下列原因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的是()A. 人类活动B. 刮风下雨C. 地壳的运动D. 海平面的升降20. 某一地区在2021年,平均每5000人当中,出生了100个婴儿,死亡40人。这个地区在2021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分别是()A. 10、4B. 20、18C. 20、8D. 20、1221.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表示该地区()A. 没有婴儿出生B. 出生率等于零C. 死亡率等于零D. 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22. 乡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中错误的是()A. 经济水平提高,乡村有剩余劳动力B. 人口增长太快,乡村居住不下C. 城
6、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D. 城里教育、医疗、生活条件好23. 人口增长过于缓慢会带来的问题是()A. 饥饿贫困B. 交通压力增长C. 就业困难D. 人口老龄化加剧24. 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白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A. 湿热B. 高寒缺氧C. 炎热干燥D. 寒冷25. 根据体质方面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下列地区中主要分布白色人种的是()A. 亚洲东部B. 非洲南部C. 欧洲西部D. 亚洲东南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26.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村的经纬度位置是 _,
7、这样我们知道该区域位于 _(高、中、低)纬度,从东西半球看,该区域位于 _半球。(2)图中煤矿和温泉的相对高度约 _米。(3)甲村位于乙村的 _方向。(4)某攀岩小队在图示区域进行攀岩比赛,选择 _村附近进行比赛,因为 _。(5)流过乙村附近后,小河的大致流向是 _。27.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如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此次模拟旅游从济南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 _洋、B _运河、C _洋、D _洲、E _运河、F _洋,最后回到济南。(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现象1:
8、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原因:喜马拉雅山在很久以前曾经是 _,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 _。现象2:现代测量表明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原因:地中海位于 _板块和 _板块的交界处,发生了碰撞挤压运动。28. 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三地中,人口稀疏地区是_(填数码)。(2)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位于图中_(填数码)所在的大洲,该大洲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着_种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于图中_(填数码)所在的大洲。(3)数码所在地区北临_洋,由于纬度_,气候寒冷,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4)数码所在地区的主要地形海拔在200米以下,该地形是_;该大洲的一些国家,近些年来人口一直
9、处于负增长状态,已经引起_、_等问题。(5)图中数码与各自所在的板块相互挤压运动形成了著名的_山脉。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新疆气温日变化大的生动写照。 故选:B。新疆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
10、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2.【答案】B【解析】解: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定向。根据指向标的指向,驾车从图中a向b行驶是向东北方向;再向c是向北方向行驶; 故选:B。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是根据指向标判方向,是经纬网定向本题主要考查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要识记3.【答案】D【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
11、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小明去桂林旅游,他应该参考桂林导游图。 故选:D。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记忆。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
12、内容越简略。C比例尺转化为数字式是1:5000000,D比例尺转化为数字式是1:50000000,比较题干中的四个比例尺可得,A比例尺最大,其内容最详细。故选A。5.【答案】C【解析】解:图中所示的现象是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从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此现象最能说明的是地球是个球体。 故选:C。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读图解答即可。6.【答案】D【解析】解: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故A错误;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赤道的长度比经线
13、长度的2倍略长,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本题考查经纬线的长度,理解记忆即可7.【答案】D【解析】解: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故选:D。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属于基础题8.【答案】C【解析】解: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
14、米。 故选:C。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9.【答案】D【解析】解:经纬网不是真实存在于地球表面的,故A错误; 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故B错误;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对地球这么一个庞大的球体来说,差距是微不足道的,在太空中宇航员看不出差异,故C错误;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D正确。 故选:D。现在人们
15、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与海陆分布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1013.【答案】D、A、D、A【解析】1.【分析】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贵州省 毕节市 年级 期中 地理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