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2021_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2021_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2021_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对于地球的真实大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B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C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D赤道周长4万千米【答案】C【详解】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A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B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
2、扁的不规则球体,C不正确,符合题意。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地球卫星照片月食天圆地方麦哲伦环球航行ABCD【答案】D【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时人们提出的“天圆地方”说,再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认为地球是圆的,直到近代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最后是现代以后,人们利用人造卫星能清晰地看出地球的形状,正确,故选D。3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并且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22W,纬度0B165E,80NC15W,23.5ND15E,70S【答案】B【详解】赤道以北的北纬在
3、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23.5N- 23.5S之间称为热带,23.5N- 66.5N称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称为南温带,66.5N- 90N之间称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称为南寒带,只有南北寒带内才有极昼极夜现象,以上四个地点中,(22W,0)位于赤道,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故A错误。(165E,80N)位于北半球和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B正确。(15W,23.5N)位于北半球且在热带与北温带分界线上,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C错误。(15E,70S)位于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睛】4有关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赤道是最大的经
4、线圈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不相等D经线的形状是个圆【答案】A【详解】地球上的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其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故选A。【点睛】5读图,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在B点的西南方BB点在D点的西北方CA点在D点的东北方DC点在E点的正北方【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图中字母N可判断,该图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局部图,逆时针旋转可知,C点坐标为(60N,150E),B点的坐标为(60N,165E),C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故A错误。D点的坐标为(45N,165W),B点在D点的西北方向,故B正确。A点的坐
5、标为(75N,165W),A点在D点的正北方向,故C错误。E点的坐标为(45N,165E),C点在E点的西北方向,故D错误,答案是B。【点睛】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更是我们外出旅行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6网约车已经流行于全中国,司机能准确接送乘客由出发地去目的地,通常会选择使用( )A中国政区图B当地地形图C当地景区导游图D电子地图7甲图与乙图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较大B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C乙图表示的内容简略D乙图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答案】6D7B【分析】6电子地图是将传统地图、遥感图像等经过信息化处理制成的,具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优
6、点,广泛用于定位、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等方面。网约车用到地图就是电子地图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其他地图一般均不是电子地图,故ABC错误,答案选D。7由图可知,甲图的比例尺为1:80000000,乙图的比例尺为1:4000000,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故A错误。甲为中国地图,乙为北京市地图,甲图范围大,B正确。对比甲乙两图,甲图内容简略,故C错误,乙图中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40km,故D错误,答案是B。【点睛】1.地图的分类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1)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2)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新型地图:电子地图、遥感地
7、图。2.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8下列四个图例中,错误的是()A长城B等高线C高速公路D河流、湖泊【答案】C【详解】根据常用的图例可知,选项A表示长城,B表示等高线,C表示铁路,D表示河流、湖泊。所以根据题意选C。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10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B地球绕着太阳公转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D地球绕着地轴自转1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可能正处星斗满天黑夜的是( )A甲B乙C丙D丁12在晴朗的日子里,一
8、天中学校旗杆影子最短的是在( )A日出时分B正午时分C午后2点D日落时分【答案】9B10D11C12B【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故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B符合题意,ACD三项表述错误;故选B。10根据所学知识,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在自转,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形成昼夜交替现象,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故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绕着地轴自转,D符合题意;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均不是地球上
9、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ABC错误;故选D。11根据昼夜分布和自转方向,区分晨线和昏线,晨线上旭日东升,图中丙位于夜半球,正处星斗满天黑夜,C符合题意;甲乙丁位于昼半球,正处于白天,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2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长最短,故一天中学校旗杆影子最短的是在正午时分,B符合题意;日出时分、 正午时分、日落时分表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即自西
10、向东、南顺北逆读图太阳光照和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3地中( )A地位于北温带B两地终年寒冷C地有太阳直射现象D地四季变化明显14图示时刻( )A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地获得太阳光热较地多C遂宁市正处于夏季D南极地区处于一年中的暖季【答案】13C14A【分析】13读图,地位于北寒带,终年寒冷,没有四季分明现象,A错误。地位于北温带,地位于南温带,两地四季分明,不会终年寒冷,B错误。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C正确。是南寒带,终年寒冷,D错误。故选C。14图示时刻,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故A正确。地纬度高,获得太阳光热较赤道附近的地少,故B错误。此时是春分
11、日或秋分日,遂宁正处于春季或秋季,故C错误。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是大约在12月至次年2月即南半球夏季时,这段时间太阳没有直射赤道,故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上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大热量带,自北向南分别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152020年5月6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海拔进发,开启冲顶测量。这是继1975年和2005年两次成功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后,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出发。珠峰所在山脉一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发生张D印度洋板块
12、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答案】A【详解】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面,受到挤压碰撞形成的高大山脉,而且山脉的高度还在上升,与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无关,故选A。【点睛】如图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板块中绝大部分位于海洋的是( )A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172020年2月12日18时37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37.33N,141.37E)发生5.2级地震,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内部B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D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答案】16C17C【分析】16由图可知
13、,非洲板块由非洲及其附近的海洋组成,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太平洋板块大部分位于海洋。美洲板块由南北美洲极其附近的海洋组成,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答案是C。17由图可知,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交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故C正确。【点睛】全世界有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
14、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温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8“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ABCD19“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A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B多暴雨,城市积水严重C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D春风和畅,适合爬山踏青【答案】18A19C【分析】18读材料可知“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雾,A正确;B的天气符号是小雪、大雪,B错误;C的天气符号是台风、沙尘暴,C错误;D的天气符号是小雪、冰雹,D错误。故选A。19由材料可知“回南
15、天”可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所以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C正确,A错误;一般以小雨为主,少出现暴雨,B错误;雨天多,不适合爬山,D错误。故选C。【点睛】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的现象。中国南方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南方形成准静止锋,使南方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0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南极洲D大洋洲21世界气温分布的基
16、本规律是( )A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B同一纬度,陆地气温均高于海洋C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比南半球中纬度平直D同一纬度,海洋气温均高于陆地【答案】20B21A【分析】20亚洲南回归线不穿过,故A错误。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是非洲,故B正确。南美洲北回归线不穿过,故C错误。大洋洲北回归线不穿过,故D错误。故答案选B。2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由低纬度的年平均气温20C以上,向高纬度逐渐降低,降低至-20C,甚至更低。故A正确。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大陆地面积较小,海陆差异小,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故C错误。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遂宁市 安居 2021 _2022 学年 年级 地理 学期 期末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