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孕育了生命的蓝色星球,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读图,完成13题。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依次是()A. B. C. D. 2. 人类最终通过精确测量证实地球的真实形状是()A. 十分规则的椭圆球体B. 十分规则的正球体C.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 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3. 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A. 6371平方千米B. 6378平方千米
2、C. 4万平方千米D. 5.1亿平方千米4. 合肥市的经纬度约(117E,31N),下列选项中关于合肥市的半球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 南半球,东半球B. 北半球,西半球C. 西半球,南半球D. 东半球,北半球5. 下列各城市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 合肥(117E,31N)B. 哈尔滨(129E,45N)C. 拉萨(91E,29N)D. 海口(110E,19N)家住庐江县的小明家南面有一栋高楼,小明发现该楼房的正午影长一年四季不断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 该楼房正午影长变化是因为()A. 公转B. 昼夜长短变化C. 天气变化D. 观测位置变化7. 下列节气中正午影长最长的是
3、()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读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810题。8. 上述地图中缺少的基本要素是()A. 方向B. 比例尺C. 图例D. 注记9. 图中甲、丙两村庄的相对高度是()A. 200米B. 300米C. 400米D. 500米10. 下列关于河流判断,正确的是()A. 三条河流的位置都恰当B. 处河流位置恰当C. 处河流位置恰当D. 处河流位置恰当11. 七大洲、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A. 亚洲、北冰洋B. 南极洲、太平洋C. 亚洲、太平洋D. 南极洲、北冰洋12. 下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原因是()A. 气候稳定B. 人类活动C.
4、 地壳的变动D. 海平面的升降13. 四大洋中,不与亚洲相邻的是()A. 大西洋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14.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地球表面共有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B. 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C. 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变成新的大洋D. 青藏高原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15.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A. 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B.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C. 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D. 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16. 2021年12月21日,天气预报显示:庐江天气晴,气温318,南风2级,空气湿度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
5、气晴属于庐江的气候特点B. 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C. 南风指的是从南方向吹来的风D. 当天的最高气温18出现在中午12点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1719题。17. 非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A. 010B. 1020C. 20以上D. 0以下18. 下列对年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 气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 北半球同纬度大陆和海洋气温相同C. 南半球自南向北海洋气温没有变化D. 山地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升高19.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A. 一月B. 二月C. 七月D. 八月如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完成2022题。20
6、. 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A. 31B. -6C. 19D. 2521. 该市降水集中于()A. 35月B. 68月C. 911月D. 12月次年2月22. 该地的气候特点为()A.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B. 终年高温多雨C. 春季炎热高温,夏季多雨湿润D.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燥少雨23. 有关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欧洲人口稠密B. 亚洲内陆地区人口稠密C. 凡是地势高的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 世界上所有纬度低地区,人口都很稀少24. 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A. 英语、汉语B. 俄语、阿拉伯语C. 汉语、西班牙语D. 法语、葡萄牙语25.
7、 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A. 国际竞争激烈B. 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C. 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D. 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26. 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 _,C _,D _。(2)沿图中E坡和F坡爬山,较省力的是 _山坡,理由是 _。(3)甲山峰、乙山峰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_千米。(4)点在点的 _方向。(5)甲山峰的海拔约为 _。A600米B500米C700米D670米27
8、.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D:_,F:_。(2)A、B两洲的分界线是 _运河;C、D两洲的分界线是 _运河。(3)澳大利亚属于 _板块,红海在不断地 _(填“扩张”或“收缩”)。(4)F周围有一条著名的 _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地区。28.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A地的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气候 _。(2)C处是 _人种的主要分布区,该地人口密度 _(填大或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_。(3)由图可推测,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_,除南极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是 _。29.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赤道
9、附近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是代表的是 _气候,是分布最广的 _气候。(2)常年高温、终年酷寒,其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为高原山地气候,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_。答案和解析13.【答案】D、C、D【解析】1.【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考查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天圆如张盖
10、,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2.【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认识,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解答】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 故选:C。3.【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
11、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表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是答题的前提,属于基础题。【解答】解: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 故选:D。4.【答案】D【解析】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
12、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合肥市(117E,31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故选:D。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南北半球。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在把握半球划分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5.【答案】D【解析】解:据题干中不同城市的经纬度可得,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海口(110E,19N),该城市位于热带。 故选:D。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
13、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范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温度带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67.【答案】A、D【解析】1.【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区分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认真分析解答。【解答】解
1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一年中,楼房的正午影长一年四季不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太阳高度角大小发生变化,影子长短也跟着变化。 故选:A。2.【分析】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大小与季节的关系,解答此
15、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影子的长短变化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北半球庐江县楼房影子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北半球庐江县楼房影子最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810.【答案】B、A、D【解析】1.【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和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该图中有图例和注记,指向标表示方向,缺少比例尺。B对
16、,ACD错。 故选:B。2.【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结合两村庄的海拔高度来解答此题。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结合等高距判断出两村庄的海拔高度理解答题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甲村庄海拔高度是400米,丙村庄海拔高度是200米,两村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故选:A。3.【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是集水线,容易形成河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图示判断出山谷、山脊等地形部位解答即可。【解答】解:图中的等高线向海拔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安徽省 合肥市 庐江县 年级 期末 地理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