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五章第二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docx
《2023版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五章第二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五章第二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一、资源型城市1什么是资源型城市?提示: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2读图,完成下表。图示规律兴起期繁荣期衰退期(或新生期)兴起期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相关产业和人员集聚,城市快速成长繁荣期城市主导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渐趋稳定衰退期自然资源渐趋枯竭,或市场明显转移,产业规模缩减,城市可能陷入萧条。但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城市可实现持续发展二、资源枯竭型城市1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况(判断正误)(1)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
2、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2)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其早期主导产业也往往与这种资源有关。()(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导产业不可以转移到其他资源方面。()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目前,国务院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有哪些?提示: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资源深度开发,延长资源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拓展开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类型,甚至延伸到人文资源范畴,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命题视角(一)资源型城市的兴衰演绎法学习1资源枯竭型城市的
3、共同点(1)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2)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3)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4)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5)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兴起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2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资源条件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开采条件是否能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市场条件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交通条件从交通运输方式、交
4、通便捷程度等方面评价命题点全训题点(一)资源枯竭型城市衰落的原因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但目前在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的条件下,自身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读图,回答12题。1鹤岗市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B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C位置偏远,交通闭塞D腹地狭小,劳动力素质低2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打造煤电化工基地打造绿色食品之乡ABCD解析:1.B2.D第1题,结合图文资料可知,鹤岗市目前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因此未出现资源枯竭,A项错。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鹤岗市以煤炭开采工业为
5、主,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B项正确。第2题,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会加剧产业结构单一状况,经济增长缓慢,错。该地以煤炭开采工业为主,科技力量较弱,不适宜发展高精尖产业,错。打造煤电化工基地,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对。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食品之乡,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对。题点(二)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条件评价3(2022哈尔滨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铁山,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部,地因山得名,山因铁盛名,矿石品位高达53.8%。民族英雄岳飞曾在此铸就“大冶之剑”,后称大冶铁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冶铁矿累计开采矿石4
6、.6亿多吨,形成了大量的高陡边坡、废石废土废渣堆积场地、巨大的露天采坑、深邃的地下采空区以及重金属污染废弃矿山用地。2011年,铁山区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5%,成功创建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矿山公园,20062011年引进了15个投资过亿的项目,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1%,初步实现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如图是武汉市1小时经济圈示意图。(1)说明大冶铁矿开发的优势资源条件。(2)分析大冶铁矿资源枯竭后,铁山区能持续发展的自身条件。解析:第(1)题,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优势资源条件”,所以应该从大冶铁矿储量、品质和开
7、采条件去说明。第(2)题,大冶铁矿资源枯竭后,铁山区能持续发展,说明铁山区及时进行了转型发展,进入了新生期,这和铁山区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劳动力、便利的交通等自身条件是分不开的。答案:(1)铁矿资源丰富;品质优;埋藏浅,开采成本低。(2)距离武汉近,地理位置优越;多条交通线路交会,交通便利;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丰富,素质较高。命题视角(二)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案例法学习把握教考导向一、教材这样学(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P60“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河南焦作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该市经济增长乏力,环境污
8、染严重。2008年,焦作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由此开始了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之路。焦作明确提出创建新型工业城市、山水旅游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焦作逐渐形成了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体系;另外,焦作以旅游业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太极圣地山水焦作”城市品牌,实施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现已成为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思考探究1查阅资料,分析焦作因煤而兴的资源条件,并指出其主要的传统产业。提示:资源条件:煤炭资源丰富;优质无烟煤,品质好;开采条件好;交通便利。主要传统工业:煤炭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
9、电力工业等。2焦作打造山水旅游城市有哪些优势条件?提示:焦作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等名胜风景,具备打造山水旅游城市的资源条件。3焦作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提示: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二、高考这样考(2021山东等级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
10、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为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示意图。(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氢能原料丰富,有水、煤、化工尾气等,且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由图中信息可知,氢能的用途有燃料、供热、电力,而太阳能和风能只有电力,说明氢能的用途多样,更广泛。第(2)题,氢能来源多样且利用广泛,氢能属于清洁能
11、源,使用氢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第(3)题,京津冀地区是大同主要的能源消费地,所以有利于京津冀地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减少雾霾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京津冀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稳定的保障。答案(1)氢能生产受时空和自然环境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2)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3)为京
12、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新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的环境质量,为京津冀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教考导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转型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新教材重点关注的内容。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因其消耗量大、污染严重已成为资源枯竭、亟待转型的典型代表。湘教版教材以河南焦作为例,聚焦区位优势,转型发展旅游之路;高考题则以山西大同为例,聚焦新能源发展之路,体现了新教材与新高考的无缝对接。对于此类问题的考查,一般有两个命题视角,一是为什么“转”,二是怎样“转”。这要求考生在分析此类问题时,一是要善于发现问题,二是要明确怎么办,即措施所在。系统必备知能1资源型区域面临的问题问题
13、原因影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非可再生资源,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差资源枯竭对非可再生资源的长期开发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举措高新技术等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不愿进驻,造成区域经济活力不足诱发地质灾害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原有的地质地貌破坏明显,可能诱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对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资源型区域的应对措施角度具体措施产业方面促进工业多元化和产业转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金融业、旅游业)科技方面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
14、供技术支持交通方面拓展交通运输方式,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环境方面防治污染,美化环境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途径开发新能源新能源是指开发利用时间较晚、开发利用技术尚不够成熟、利用成本较高、利用规模较小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1)新能源基地建设条件分析(以风能、太阳能为例)角度答题术语能源资源丰富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如我国青藏地区、西北地区;风能丰富(风力大),如瓜州有“世界风库”之称,风力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多荒滩、沙漠、戈壁等,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且地价较低,如瓜州地区周围多戈壁、沙漠,地形平坦,地价较低市场需求及市场距离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经济落后,能源需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十五 第二 资源 枯竭 城市 转型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