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游记记载:“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
2、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在约200km的行程中,车的影子始终在我的右侧一路伴行,快到终点时远处的雪山开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白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 地B. 地C. 地D. 地2. 此段旅行发生的时间最可能在( )A. 3月B. 7月C. 9月D. 12月3. 此段行程中较为可信的现象是( )A. 公路的限速值变得越来越高B. 牧民将成群的牛羊赶到山下C. 河流因凌汛导致河水排泄困难D. 公路沿线的植被覆盖越来越好【答案】1. C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
3、上了快到终点时雪山开始出现在视野中”,表明离开P地时,正处于日出,太阳日出方位在偏东方向,太阳在巴尔喀什湖水面上,说明出发的P地偏东方向临近湖泊,图中、四地中,偏东方向临近湖泊的地点只有地和地,因此P地不可能位于地和地,B、D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该区域河流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巴尔喀什湖, 因此东南部地势较高,雪山和雪峰应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材料信息表明,“快到终点时雪山开始出现在视野中,雪峰在远处闪耀着亮的白光”,说明驾车行驶200km(根据图中比例尺判断在图中移动2cm)后,车应沿公路向该区域的东南方行驶,图中显示,如果从地出发,行驶200千米后,行车方向为向西南,不可能在远处能见到雪山
4、和雪峰,A不符合题意;如果从地出发,行驶200千米后,行车方向为向东南,有可能在远处见到雪山和雪峰,因此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地,C符合题意。故选C。2题详解】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驾车出发地为地,材料信息表明,“我驾车离开P地时,太阳已经在巴尔喀什湖的水面上了”,图中显示,地东北方向临近湖泊,由此推知,该日当地日出东北,直射点在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且该地位于中亚地区,7月气温相对较高,适合驾车旅行,B符合题意;3月和9月大致接近正东方向日出,12月东南方向日出,且气温较低,因此此段旅行发生在3月、9月和12月的可能性小,排除A、C、D。故选B。【3题详解】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此段行程
5、自地开往东南部山区,地势起伏逐渐变大,公路限速值应越来越低,A错误;此时最有可能是北半球夏季,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牧民将牛羊赶至山上,B错误;此段行程最有可能在北半球夏季,该季节当地河流早已解冻,无凌汛现象,C错;车辆开往东南部山区,当地盛行风受地形抬升影响,东南部降水相对增多,且受高山冰雪融水影响,当地水分条件逐渐改善,公路沿线植被越来越好,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方位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北升西北落,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南升西南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欧洲许多高山拥有壮丽的山岳冰河
6、景观,往往成为热门的登山景点。在进行登山活动之前,最好事先浏览相关图文资料。图示为欧洲某处山岳冰河的卫星影像图和同一地的等高线地形图,除了山脉阴影外,浅色为冰雪堆积,两图中的甲、乙、丙、丁为四种冰河地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该区域近期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雪崩,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次雪崩雪源地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5. 若全球变暖持续加剧,在相对较短的地貌演化时期内,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湖泊A 甲、乙B. 甲、丙C. 乙、丁D. 丙、丁【答案】4. B 5. A【解析】【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等高线稀疏,地形较平坦,雪崩可能性小,A错误;乙处等高线较周边稀疏,且位于坡顶附
7、近,易积雪形成雪崩,B正确;丙不是浅色,积雪少,C错误;丁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不易积雪,不易产生雪崩,D错误。故选B。【5题详解】甲处等高线稀疏,地形较平坦,且海拔较低,可能形成湖泊;乙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谷地,且等高线较稀疏,为宽谷,可能会出现湖泊;丙丁处地势陡峭,不易形成湖泊。故选A。撒赫尔(Sahel)是一片缓和起伏的草原,宽约200400公里,北边与撒哈拉沙漠为邻,南边虽与林地接壤,是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的交会区。当西南风无法深入内陆时,严重干旱常会造成撒赫尔地区作物歉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图中哪一地区位于撒赫尔的范围A. 甲B. 乙C. 丙D. 丁7. 影响撒赫尔地区干燥
8、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替的主要原因是A.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B. 温带气旋的移动C. 冷暖气团的交会D.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答案】6. D 7. A【解析】【6题详解】撒赫尔北边与撒哈拉沙漠为邻,南边虽与林地接壤,撒哈拉沙漠主要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林地位于赤道附近,故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北,乙位于撒哈拉沙漠附近,丙位于林地附近;丁地位于林地和撒哈拉沙漠之间,位于撒赫尔的范围,故选D。【7题详解】撒赫尔地区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含量较大;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受来自陆地东北风影响,较干燥,A正确;该地为热带,温带气旋
9、影响可能性小,B错误;冷暖气团的交会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不会形成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替,CD错误。故选A。河漫滩是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河流洪水期时被淹没,枯水期时出露的滩地.图示为长江某河段部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某地质爱好者在甲地取样,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的现象,原因可能是A. 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B. 该河段河道平直,流水侵蚀能力强C. 不同年份洪水期水流速度变化大D. 洪水流动过程中流速变化大9. 近年来甲地堆积物颗粒变得细而均匀,可能甲地A. 上游来水量增大B. 洪水期流量增加C. 芦苇等植物的覆盖率提高D. 挖沙船频繁作业【答案】8.
10、D 9. C【解析】【8题详解】该河段上游和下游都有沙洲,说明地势起伏小,河流落差小,A错误;该河段河道平直,流水侵蚀能力强,不会导致鹅卵石与细沙共存,B错误;鹅卵石与细沙共存说明为同一时期形成,不是不同年份洪水期形成,C错误;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说明河流流速有时大有时小,洪水流动过程中流速变化大,可能导致鹅卵石与细沙共存,D正确。故选D。【9题详解】近年来甲地堆积物颗粒粒径减小,说明河流搬运能力减弱;随着河漫滩的不断发育,该地会生长茂密的芦苇,导致洪水期时部分相对较粗的颗粒物被阻挡在芦苇边缘地带,而洪水挟带的细颗粒物容易在芦苇中间地带沉积,由此使河漫滩堆积物颗粒细而均匀;上
11、游来水量增大,洪水期流量增加,会使河流的搬运作用增强;挖沙船频繁作业会破坏河床,挖走上层细而均匀的河沙,而不会使堆积物颗粒变得细而均匀。故选C。一个城市的人口生态位是指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决定的该城市人口所处的地位。城市的生态场势指人们在某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适宜度。城市人口生态位与城市生态场势均衡的城市为协调型城市。下图分别示意18个中心城市人口生态位(下左图中三条曲线为等生态位线)和生态场势指数关系(下右图中三条曲线为等生态场势线),图中数字表示依据相关指数排序的序号(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据图判断下列城市中人才最容易外流的是A. 大连B. 福州C. 长沙
12、D. 武汉11. 下列城市与该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A. 上海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B. 西安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C. 重庆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D. 昆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答案】10. C 11. A【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反之,序号越小,相关指数越差,区域发展不协调。选项中,长沙的横纵坐标数值均较低,发展不协调,容易导致人才的外流,故选C。【11题详解】城市与该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因地制宜,上海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可以让城市保持活力,A合适;西安教育程度已经比较高了,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发展措施不是最迫切解决的问题,B错;重庆本来人就不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银川市 第二 中学 2020 届高三 地理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