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第I卷(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阿姆斯特丹运河落日景观是世界“十大落日景观”之一。下图为国庆节期间某中国游客拍下的阿姆斯特丹运河落日景观。据此完成下题。1. 上图船中游客穿行的运河河道大致走向为(
2、)A. 西东B. 西南东北C. 西北东南D. 北南2. 若该游客欲故地重游且在同一位置观赏到如此美景(假设天气晴朗),还可以选择在( )A. 植树节前后B. 劳动节前后C. 春节前后D. 元旦前后【答案】1. B 2. A【解析】分析】【1题详解】国庆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落西南;结合图示影子及河岸,船是向着日落方位航行,即运河的河道是西南-东北走向。选B正确。【2题详解】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距离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10天左右;若该游客欲故地重游且在同一位置观赏到如此美景应是在3月12日前后最接近,即植树节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距离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的时间10天左右,这两天
3、太阳方位相近,A正确;劳动节是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方位偏北;春节约为2月初,太阳在南半球距离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间1个多月,太阳方位偏南;元旦是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距离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间有2个多月,太阳方位偏南。故选A。【点睛】太阳方位判读:二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东北升西北落;冬半年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点达最北到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达最南到南回归线。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时,某品种菊花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表,完成
4、下面小题。3. 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A. 2月B. 5月C. 8月D. 11月4. 仅从光照角度考虑,该品种菊花在下列四个城市中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A. 天津、武汉、济南、长沙B. 天津、济南、武汉、长沙C. 长沙、武汉、济南、天津D. 济南、天津、武汉、长沙【答案】3. D 4. B【解析】【分析】【3题详解】先利用表中资料计算出四个日期的昼长分别是11时33分、13时59分、12时46分、10时18分。根据“某品种菊花只有当日照时长开始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才进入开花期”,所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位于9月1日至12月1日之间,故选D。【4
5、题详解】根据资料,“当日照时长开始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此时应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所以菊花开花期的时间顺序为纬度较高的地方较早,纬度低的地方较晚。故选B。【点睛】安徽黄山宏村水圳(左图)是人工修建用于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兼有泄洪功能。宏村水圳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绕过家家户户.长年清水不断。右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题。5. 右图中c、d段流经区域的最大温差可能为( )A. 01CB. 0.2CC. 0.4CD. 0.6C6. 右所示的四条水路中,最有可能表示水圳的是( )A. bB. cC. dD
6、. e7. 根据右图可知( )A. 甲、乙、丙、丁四地被侵蚀最严重的是丙地B. e河段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C. d地山坡上随处可见落叶阔叶林D. 该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答案】5. B 6. A 7. A【解析】【分析】【5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d所在区域海拔在120-140米之间,c处海拔在80-100米之间,二地海拔相差在20-60米之间,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情况,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所以两地温差在0.12-0.36C之间,结合选项,故选B。【6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c、d、。三条水路都符合水向低处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水流方向相人是溪流,B、C、D错。b水路不
7、能判断水流方向与等高线的关系,应是水圳,A对。故选A。【7题详解】2.图中甲乙丙工四地的等高线坡度差异不明显,但是根据河流形态判断,甲处是凸岸,不易侵蚀,乙处河道平直,侵蚀弱,丙处是凹库,易被侵蚀,A对。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可知,e河段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B错。安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错。该地区海拔较低,以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主,D错。故选A。【点睛】一般情况下,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有指向标和经纬度的要利用指向标与经纬度判断方向。高山积雪是内陆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为了加强对当地水资源的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人们开始研究高山积雪覆盖
8、面积的变化规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下图为中亚北部干旱地区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8. 据图6可知,积雪覆盖面积( )A. 海拔1100 m以下,夏季保持稳定B. 海拔11005300 m夏季增加C. 海拔5001500 m,冬季先下降再增加D. 海拔1500 m以上,冬季下降9. 该山地海拔5000 m以上地区,冬夏季节积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不包括( )A. 积雪升华B. 气温高低C. 风力大小D. 降水多少【答案】8. A 9. B
9、【解析】【分析】【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读图,海拔1100米以下,夏季变化率为0,说明积雪覆盖面积稳定,A对。海拔1100-5300米夏季为负值,面积减少,B错。500-1500米,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覆盖面积增加,C错。冬季海拔1500米-4000米为正值,面积增加,4000以上为负值,冬季下降,D错。故选A。【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AC不符合题意。夏季气温较高,积雪融化量大,变化率应为负值,图示为正值,而冬季气温低,积雪覆盖率应为正值,图示积雪覆盖面积下降,所
10、以气温不是冬夏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的因素,B符合题意。夏季降水量相对较大,积雪覆盖面积增大,冬季降水少,积雪覆盖面积减少,是影响冬夏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的因素,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抓住“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是解题关键。海陆风是一种发生在海岸附近的中尺度局地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往往出现于背景风较弱的晴天。海岸线地带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城.辽东湾西海岸是海陆风的频发区。研究人员根据葫芦岛气象站(左图)多年的观测绘制成海陆风风向玫瑰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题。10. 在葫芦岛气象站测得的海风风向主要为( )A. 北风B. 西
11、北风C. 西南风D. 东南风11. 葫芦岛市准备建一座化工厂,你认为最合理的布局位置应在( )A. 东北郊外B. 西北郊外C. 东南郊外D. 西南郊外【答案】10. C 11. A【解析】【分析】【10题详解】风频玫瑰图中,距离圆心越远,说明出现该风向的频率越大,读图可知,葫芦岛气象站海风风向西南风出现几率最大,故葫芦岛气象站的海风风向主要为西南风,故选C。【11题详解】为了减少化工厂对城区环境的影响,应布局在最小风频上风向,图中最小风频为东北风,所以布局在城区东北方向郊外最合理,故选A。【点睛】有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下风向,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和最小风频上风向。我国高速公路部
12、分路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来修建,受此天气影响,高速公路的桥面往往比附近路面结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冰层厚,导致多条高速公路被迫关闭。2018年12月中旬至2019年1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气温0线一度南压至华南地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地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造成上述天气现象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 B. C. D. 13. 桥面比附近路面更容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是桥面( )A. 水汽充足B. 获得地面热量少C. 风力更大D. 获得太阳辐射少【答案】12. D 13. B【解析】【分析】【12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1月初,我国南方地区
13、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天气”说明影响该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冷气团,冷而重,处于锋面的下方,因此A、C错误。冷气团有回旋的箭头,说明冷气团势力比较弱,为暖锋,B错误。冷锋中,冷气团势力强,且锋面与地面的夹角较大,所以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在小区域范围内,桥面与附近近地面的水汽含量和风力,没有明显的差别,故A、C错误。桥面由于高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但是散热较快,获得地面的热量较少,所以桥面的气温较低,更容易结冰,B正确,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桥面与附近近地面的高度差异,从下垫面的受热与散热过程分析两者的气温差异。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
14、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4. 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A. B. C. D. 15. 图中环流状况出现时( )A. 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 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 南非草原上草木葱茏D. 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风盛行【答案】14. C 15. B【解析】分析】【14题详解】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可知处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压;处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60N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一般而言低压区多雨,高压区少雨,因此对、错。是高空气流,不能带来降水,位于副高与赤道低压带之间,是东北信风带,干燥,位于副高与副极地
15、低气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带,能带来降水。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北半球是夏季。内蒙古高原草木茂盛,A错;地中海沿岸受副高控制,碧海晴空,B对;南非高原正值冬季,草木枯黄,C错;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是由于北半球冬季,东北信风南移形成的,D错。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反之为北半球夏季。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6. 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A. 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B. 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C. 全球变暖D. 生物多样性增加17. 与乙处热
16、带雨林成因有关的是()暖流 寒流 东南信风 东北信风A. B. C. D. 【答案】16. C 17. A【解析】【16题详解】根据图示,甲区域是亚马孙平原,这里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亚马孙平原水循环减弱;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降低,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升高;同时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故选项C正确。【17题详解】本题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由图可知,乙处热带雨林处于南纬20附近的大陆东岸,受来
17、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信风以及沿岸的巴西暖流等共同影响而形成,据此分析选A正确。【点睛】非地带性分布规律非地带性现象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地峡的东侧等地的热带雨林景观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南半球)或东北信风(北半球)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部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热带稀树草原带南美大陆30S-30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东进;秘鲁寒流规模较大,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明显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实验 中学 2021 届高三 地理 第一次 诊断 考试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