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一、选择题2023山东聊城高三统考开学考试在大尺度流域易形成复杂的水汽自循环。若流域两端海拔高程差比较大,在温差和气压差作用下,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实际效果与“烟囱效应”类似,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下图为干旱半干旱区大高程差流域水循环模型。据此完成13题。1“烟囱效应”直接加强了()A地表蒸发 B大气降水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2随着流域地表植被的增加,中下游地区地表反而呈现干裂化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中下游地区水分因蒸腾迁移而失衡B上游地区地下水蒸散量大于补水量C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D“烟囱效应”将上游水分输送至下游3要缓解局部
2、干裂缺水症状,中下游地区适宜()A降低植被覆盖率B进行生态调水补水C增加人工降雨量D降低流域两端高差2022湖南卷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46题。4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 B降水量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5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6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A沙尘
3、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二、综合题72021浙江1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_、_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区。(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专练19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1C烟囱效应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气流流动的方向是以水平方向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而
4、大气的流动会携带一定的水汽,所以烟囱效应会增强水汽输送作用,C正确;地表蒸发是水汽的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不能体现流域两端内气流的水平运动,A错误;大气降水是水向下运动,B错误;地表径流是由高处向低处流,D错误。故选C。2A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携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而中下游地区海拔较低,植被蒸腾的水汽向高海拔地区流动会导致本地区水汽减少,从而导致地表水分减少,出现干裂化现象,A正确;水汽向较高海拔的上游地区输送,上游水汽的补给量会增加,且上游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深,地下水蒸散量相对较小,对中下游地表干裂化影响小,B错误;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会导致气候变湿润,降水增多,地表不应出现干裂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考 2024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专题 练习 19 水循环 陆地 水体 相互关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