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天津市河西区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河西区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津市河西区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含解析)一、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区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甲地海水深度可能为 ( )A. 25mB. 45mC. 65mD. 85m2. 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 ( )A. 夏季伏旱时间长,降水日数较少B. 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C. 鹅卵石多,增温快利于晒盐D. 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根据已有等深线数值判断,该等深线地形区的等高距
2、为30米,甲地外围等深线数值为-50米,该闭合等深线位于-20米等深线与-50米等深线之间,该闭合等深线外边大于-50米,则里边小于-50米,即海拔高度为-80-50米之间,因此甲地海水深度应为5080米之间,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乙地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夏季没有“伏旱”天气现象,“伏旱”天气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A不符合题意;华北地区春季盛行大陆吹向海洋的冬季风,气温回升较快,降水少,空气干燥,多冷锋天气,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适合晒盐,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乙地为淤泥质海岸,沉积物颗粒很小,鹅卵石不多,C不符合题意;河流水为淡水,盐度低,如果距河口近,
3、则不利于晒盐,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在a、b(ab)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的等值线,该等值线数值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等于a,要么等于b。当等于a时,闭合等值线内部为高值区,高于a;当等于b时,闭合等值线内部为低值区,低于b。下图为中央气象台10月1日发布的台风“米娜”未来路径预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下列因素中,影响台风“米娜”路径的主要有 ( )副热带高压 洋流 地转偏向力 冬季风A. B. C. D. 4. 预测10月1日20时 ( )A. 杭州刮偏西风B. 上海预防海啸C. 福建暖锋过境D. 南海风大浪高【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米娜”生成后,位于副热带
4、高压南侧,受偏东气流会引导台风向偏西方向移动,台风到达东海后,受到副热带高压北侧的偏西气流影响,引导台风向东北方向移动,因此副热带高压是影响米娜移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正确;洋流对台风移动影响小,错误;台风南北两侧因纬度不同地转偏向力有明显差异,导致台风向西移动,同时地转偏向力通过影响大气环流运动方向,引导台风向西北、东北方向移动,正确;亚洲东部的冬季风为偏北风,而“米娜”台风大致向西北、东北方向移动,冬季风与台风移动方向大致相反,因此冬季对台风移动影响小,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4题详解】读图可知,10月1日20时台风中心位于杭州以东,杭州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
5、,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右偏,形成西北风,可称偏西风,A正确;图中显示,10月1日20时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为12级,可以引起风暴潮,但不能引起海啸(只特别强大的超强台风才可能引起海啸),B错误;10月1日20时台风中心位于福建东北部,福建大多吹偏西风,不可能形成暖锋天气,C错误;10月1日20时台风中心位于东海北部,南海离台风中心远,风力较小,因此南海出现风大浪高的可能性小,D错误。故选A。【点睛】决定台风移动的动力可分为内力与外力两种。台风的内力主要是由与台风本身的旋转、气流辐合和上升运动相联系的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台风内力的大小和台风的半径,涡旋内空气的辐合、上升运动以及切向风大
6、小成正比,与台风中心所在纬度成反比。台风的外力则主要有大气环流、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等。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支流洮河某河段单侧断面,T1、T2、T3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阶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各阶地黄土层形成的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B. 流水堆积C. 风力侵蚀D. 风力堆积6.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 ( )A. 地壳间歇抬升,河流侵蚀下切B. 地壳间歇下降,河流侧蚀堆积C. 地壳持续抬升,河流侵蚀下切D. 地壳相对稳定,谷地维持不变【答案】5. D 6. A【解析】【5题详解】黄河上游支流洮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西部边缘,临近西北地区,偏北风携带的泥沙随着风力的减小逐渐沉积,气流到达洮河
7、流域时,风力较弱,颗粒较小的黄土逐渐在此堆积,形成图中各阶地黄土层,D符合题意;黄土层为沉积物,不可能由侵蚀作用形成,排除A、C;洮河位于黄河上游,流速较快,流水堆积一般形成颗粒较粗的沉积物(如图中砾石、漫滩砂),很难形成颗粒小的黄土沉积物,排除B。故选D。【6题详解】当地面因构造运动大面积上升,会引起河流强烈侵蚀河床底部,造成下切现象,河床大幅度地降低,原先谷底的河漫滩就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成为阶地。图中河流形成了三级阶地,则当地河流间歇性的发生三次侵蚀下切,就产生多级阶地,由此可知该河段所在区域地壳间歇抬升,河流侵蚀下切,A正确;如果地壳间歇下降,河流则以堆积为主,形成厚薄不均的沉积层,不
8、会形成阶地,B错误;如果地壳持续抬升,河流则持续侵蚀下切,会形成很深的“V”峡谷,不会开成多级阶地,C错误;地壳相对稳定,则河流不断侧蚀,谷地会不断加宽,不会形成阶地,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干线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推测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选线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连接更多城镇B. 节约建设成本C. 提高运行速度D. 缩短运营里程8. 成渝铁路以石砌工程为主,未广泛利用水泥等建材,主要原因是()A. 可就地取石,成本低B. 石砌工程结构稳定,结实耐用C. 当地石砌技术水平高D. 当时经济落后,工程物资短缺9. 与成渝铁路相比,新建的两条高铁()A. 桥隧数量减少
9、B. 线路坡度减缓C. 建设成本降低D. 运输费用降低【答案】7. A 8. D 9. B【解析】【7题详解】.从图上可以看出,两条高铁线路比成渝铁路经过的城市多,加强了成都与重庆之间城市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建设成都至重庆三条铁路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成都、重庆及沿线的运输需求,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两条高铁线路,要尽可能地经过两地间的城市,故A正确;里程长,不利于节约建设成本,故B错;铁路可以通过修建桥梁、隧道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行速度,不是铁路选线的主要原因,故C错;三条线路没有选择直线布局,会导致运营里程变长,故D错。所以选A。【8题详解】结合地理常识可知,成渝铁路自四川成都至重庆,是新中国成立
10、后完全采用国产材料建成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刚刚发展,如果当时有水泥等建材,就不会用石头作为材料了,毕竟用石头作为材料,不如水泥钢筋等建材浇筑的工程牢固,故A,B错误。石砌技术水平再高,也不如水泥钢筋等建材浇筑的工程牢固,故C错误。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刚刚起步,工业产品及基础建设用的各种物资生产能力不足,修建桥梁和隧道用的水泥等建材短缺,因此成渝铁路未广泛利用水泥等建材,而以石砌工程为主,故D正确。所以选D。【9题详解】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山区沿山谷或河谷延伸。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掌握的工程技术越来越高,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交通线。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不断
11、降低。新建的两条高铁线路比成渝铁路短,而沿线多山地地形,线路缩短后桥隧数量可能增多,故A错误;高速铁路的运速提高,而运速的提高需要以平缓的线路为基础,故新建的两条高铁线路坡度减缓,故B正确;高速铁路建设成本高,所以运输费用会增加,故CD错误。所以选B。近年来,某公司利用回收的废弃集装箱设计、改装成微型城市农场(下图所示),集装箱的外壁是垂直菜园,内部则用来培育蘑菇,将绿色建筑和有机食品销售店铺结合起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微型城市农场深受小农户青睐的主要原因是 ( )A. 投资成本较少B. 融入城市生活C. 占地空间较小D. 提供新鲜蔬菜11. 微型城市农场是一种全新的种植和销售模式,
12、该模式有利于 ( )提供更新鲜的蔬菜 新添城市农场采摘减少商品过度包装 改变城市空气质量A B. C. D. 【答案】10. A 11. A【解析】【10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微型城市农场用回收的废弃集装箱改装而成,集装箱的外壁是垂直菜园,内部则用来培育蘑菇,建筑成本低,收益较高,这是深受小农户青睐的主要原因,A符合题意;小农户属于生产者,获得经济效益是主要目的,因此融入城市生活、占地空间较小,不是深受小农户青睐的主要原因,B、C不符合题意;微型城市农场能够提供新鲜蔬菜,对城市居民具有吸引力,但不是深受小农户青睐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题详解】生菜采摘后24小时内,营养成分就会
13、减少一半,微型城市农场产品要么是现采现卖、要么只是经过短途运输,因此该模式有利于提供更新鲜的蔬菜,正确;消费者可以直接从垂直菜园中采摘,这样的体验在城市中是很难得的,让都市人和食物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因此该模式有利于新添城市农场采摘,正确;微型城市农场产品大多是现采现卖,包装不是必须的,从而减少商品过度包装,因而节省了大量自然资源,正确;微型城市农场对环境破坏小,由于提供的植被面积有限,不可能改变城市空气质量,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产业群落。产业群落主要分为制造业产业群落
14、、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下图示意某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影响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因素B. 社会因素C. 历史因素D. 政治因素13. 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分别对应图中A. B. C. D. 【答案】12. A 13. C【解析】【12题详解】根据材料中对产业群落的定义及大都市产业群落分布在居住区周围,可以看出主产业群落分布于与社会、历史、政治因素关系不大,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故选A。【13题详解】制造业产业群落主要是以工业为主,主要分布在离居住区有一
15、定距离的郊外,且和居住区之间有隔离带以防污染,故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比如金融业付租能力强,分布在市中心,即城市核心区;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如批发、零售一般分布在交通比较便利的道路交叉口,比较分散,即图中的;故选C。6月7日,一位观测者在某条回归线上使用位置、角度固定的普通相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持续拍摄太阳,再通过叠加获得当日从日出到日落的太阳视运动图(下图),太阳在R位置时树影最短。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4. 太阳位于R所指位置时,相机朝向和他所在纬度分别是A. 朝北23.5NB. 朝北23.5SC. 朝南23.5SD. 朝南23.5N15. 若观测者要在同一地点,使用同样方法
16、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在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条件下,拍摄日期应选择在A. 6月17日前后B. 6月27日前后C. 7月7日前后D. 7月27日前后【答案】14. B 15. C【解析】本题组考查的知识点为地球的运动,试题难度较难。【14题详解】由图可知,太阳在R位置时是该地的正午,即12点。此时该地昼长小于12小时。由题意可知,6月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该地应在南回归线上,太阳位置位于该地的北方。故B正确,ACD错误。综上所述,选B。15题详解】由地球运动特征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下一次再照射该纬度时的日期应是关于夏至日对称。6月7日到夏至日(6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河西区 2020 届高三 地理 第一次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