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docx
《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1湖北十堰4月模拟)在生物和土壤的相互作用下,冰川退缩之后形成的地表上植被原生群落不断发生演变。粗木质残体是指所有地上和地下小头直径大于2.5厘米的枯死木质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右图示意横断山区某冰川退缩区8个样地粗木质残体的碳贮量变化,下表示意这8个样地的冰川退缩年份和优势物种组成状况。据此完成12题。样地编号冰川退缩年份优势物种组成状况S12005柳树、冬瓜杨、沙棘幼树S21990柳树、冬瓜杨、沙棘小树S31980柳树,冬瓜杨,沙棘小树、中树,云冷杉幼苗S41970柳树
2、,冬瓜杨,沙棘中树、大树,云冷杉幼树、小树S51958柳树、冬瓜杨、沙棘大树、云冷杉中树S61936云冷杉中树、大树,冬瓜杨大树S71890云冷杉近熟林S81860冷杉顶级群落1.不同阶段粗木质残体碳贮量的变化直接取决于()A.土壤肥力B.植被密度C.水热条件D.种间竞争2.随着演替过程的持续,碳贮量最大的是()A.乔木B.灌木C.草本D.凋落物(2021湖南卷)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35题。3.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A.落叶林火B.针叶林火C.草原火D.荒
3、漠草原火4.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频率最高的是()A.东方省B.中央省C.南戈壁省D.色楞格省5.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C.植被生物量D.游牧活动(2021江苏七市二模)阿勒泰地区不同季节牧场位置不同。下图为阿勒泰地区主要牧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从冬季到夏季,牧民转场途经的主要植被类型依次为()A.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B.山地草原、荒漠草原、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C.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山地针叶林、荒漠草原D.山地草原、高山草甸、落叶阔叶林、荒漠草原7.冬季牧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
4、地,主要因其()A.水源充足B.积雪深厚C.产草量大D.相对温暖(2021河北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下图示意跨越珠穆朗玛峰的10千米宽矩形样带的土地覆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据此完成89题。8.南北两坡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异特点是()A.相同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南坡低于北坡B.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相差近2 000米C.北坡比南坡少三种土地覆被类型D.两坡草地分布的海拔相同9.下列南坡覆被组合符合垂直分异规律的是()A.农田森林灌丛冰川雪被B.森林草地湿地冰川雪被C.农田灌丛裸地冰川雪被D.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2021全国3月大联考广东卷
5、)某地理科研团队在我国某山地进行垂直自然带考察,沿途发现该山东坡垂直自然带在温带荒漠草原带(灰钙土带)的基础上共发育了五个垂直带层,其组成结构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1012题。自然带层海拔/m带层内土地类型(地表植被)亚高山草甸、草原带31003556侵蚀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草原)云杉林带26003100侵蚀中山中性灰褐土(云杉、苔藓林)针阔叶混交林带20002600侵蚀中山中性灰褐土(云杉、油松及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带18002000剥蚀中山灰褐土(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草原带1800低山灰钙土(荒漠草原)冲积砂砾戈壁、洪积砾石戈壁砾石河谷10.该山最可能是()A.武当山B.武夷山C.天山D.
6、贺兰山11.推测该科研团队沿途考察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最高地区的海拔在()A.1 600米附近B.2 000米附近C.2 600米附近D.3 100米附近12.该科研团队对该山五个垂直自然带考察后得知()A.形成山麓基带的基础是热量B.纬度决定垂直带谱数量C.中性灰褐土物理风化最明显D.影响森林分布的因素是降水(2021湖南岳阳质检)下图为班达群岛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班达海水质清澈,平均水深3064米,是深潜爱好者的乐园。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彩的珊瑚,还能体验到洋流的流向变换。读图,完成1314题。13.在图示海域进行深潜的爱好者为避开风浪的侵扰,选择深潜的时间段为()A.12月B.56
7、月C.78月D.1011月14.图示流向的洋流发生时节,甲潜水点附近()A.观看日落效果最佳B.近岸鱼群数量增多C.大气的能见度降低D.表层海水水温升高(2021湖南长郡中学月考)读中国30N附近三座名山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15.图中数字1所代表的自然带为()A.落叶阔叶林带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D.常绿硬叶林带16.图中数字1所代表的自然带的分布,峨眉山的海拔比黄山高的原因是()A.峨眉山海拔较高B.峨眉山年降水量较多C.峨眉山所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D.峨眉山所在地区冬季气温较高二、非选择题(共42分)17.(12分)(2021全国第一次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8、下列各题。冰川是由常年积雪形成的,具有流动性。白水一号冰川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最南端的玉龙雪山,是亚欧大陆最南边的小型山地冰川。白水一号冰川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自小冰期(1719世纪)以来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进退。下图示意白水一号冰川自小冰期以来不同时期的冰川末端海拔。(1)指出图示冰川主体分布区的地形,并分析冰川主体分布于此的原因。(4分)(2)图示白水一号现代冰川末端海拔与雪线不一致,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分)(3)根据白水一号冰川末端海拔变化,判断小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分析可能的原因。(4分)18.(16分)(2021贵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横断山区,随着海拔
9、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部分地区出现了谷底生长低伏灌丛、山坡上生长高大乔木的分布状况。下图中左图示意金沙江某河段,右图示意2815N附近金沙江两岸植被的垂直分布。(1)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4分)(2)简析图示河谷地带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4分)(3)说明2815N附近金沙江河谷东岸为阳坡的理由。(4分)(4)分析谷底附近形成“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带”的原因。(4分)1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海拔一般不高,大多在300400米,常常表现为山峰四面陡崖,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山块悬崖的相对高度大多不超过200米。在其独特的地貌影
10、响下,形成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下图为丹霞地貌区植被分异模式及某山块植被景观图。(1)描述山块植被的分异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2)分析山块顶部与缓坡沟谷植被差异的成因。(4分)(3)分析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专题突破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2.1.D2.A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冰川退缩之后形成的地表上植被原生群落不断发生演变”和图表中不同优势物种组合导致碳贮量不同可知,种间竞争是不同阶段粗木质残体碳贮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正确;横断山区这一区域,土壤肥力和水热条件不会有很大区别,A、C错误;植被密度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错误。第2题,乔木是指
11、树身高大的树木,通常高达数米至数十米,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灌木指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草本植物一般都很矮小,寿命较短,茎干软弱,多数在生长季节终了时,地上部分或整株植物体死亡。凋落物一般是指自然界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陈代谢产物,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面。由表格信息可知,高大的树木如云冷杉、冬瓜杨大树碳贮量高,A正确。35.3.C4.A5.C解析 第3题,蒙古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为草原和荒漠草原,草原的可燃物较多,容易发生野火,因此该地区主要的野火类型为草原火,C正确。第4题,根据题意,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来看,东方省河流较多,纬度较高,蒸发较弱,表明当地水分条
12、件较好,植物量更丰富,可燃物多,并且远离首都乌兰巴托,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野火发生频率最高,A正确。中央省和色楞格省靠近首都乌兰巴托,管理能力相对较强,野火发生频率相对较低,B、D错误。而南戈壁省深居内陆,河流少,表明气候干旱,植被量较少,可燃物少,野火发生频率较低,C错误。故选A。第5题,该地区发生野火频率与植被生物量有密切关系,该地区整体上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生物量不大,经过一次野火后,往往需要34年积累植被生物量,即可燃物,因此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植被生物量,C符合题意;气温变化、降水变化没有明显的34年的周期,游牧活动也没有明显年际周期,A、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 2023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突破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