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0届高三地理4月质量检测一模试题含解析.docx
《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0届高三地理4月质量检测一模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0届高三地理4月质量检测一模试题含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0届高三地理4月质量检测(一模)试题(含解析)由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有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程度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近年来,在中共中央的统筹布局下,经过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呈现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态势。但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城市化水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安徽省,其根本原因是A. 矿产资源贫乏B. 经济发展水平低C. 对外开放程度低D. 农业人口数量多2. 长江三角洲区域-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乡镇数量明显
2、增多城市服务功能增强第三产业结构趋同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 B. C. D. 【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所以安徽城市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故选B。【2题详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分工,加强工业地域联系,错,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数量增多,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错,对。故选C。【点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
3、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中和表示该国相隔十年的两个年份劳动力年龄结构,且该国劳动力总数呈下降趋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劳动力年龄结构指的是各劳动力年龄组人口数
4、占总人口的比重B. 代表的劳动力年龄结构对应的年份比对应的年份时间晚C. 在对应的年份,该国51-64岁一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30%D. 在对应的年份里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构成中,30-50岁和51-64岁比例均为40%4. 下列关于该国人口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十年来,该国某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最主要原因是降低就业年龄B. 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老龄化严重C. 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过低D. 10年来,该国人口快速增长【答案】3. D 4. C【解析】考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原因【3题详解】劳动力年龄结构指的是各劳动力年龄组人口数占劳动力
5、人口总数的比重,A错误。发达国家人口中老龄化不断加重,代表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中51-60岁劳动力比重较小,对应的年份比对应的年份时间早,B错误。在对应的年份,该国51-64岁一组的人口数占劳动力人口数的30%,C错误。在对应的年份里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构成中,30-50岁和51-64岁比例均为40%,D正确。故选D。【4题详解】十年来,该国某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最主要原因是十年中,该国劳动力人口的总量减少,A错误。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过低,C正确,B错误。10年来,该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D错误。故选C。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大众出行进入了高铁时代。但是
6、,在成昆铁路攀枝花至昆明段却一直运行着一列上世纪的“公益”慢火车6162/6161次“绿皮车”,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次列车全程351公里,停靠26个站点,最低票价1元,全程票价21.5元,乘客携带的货物根据重量另外收取少量费用,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出行难、物流难的困难。下图为6162/6161次列车沿线部分站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该列车从20世纪运行至今,其原因是高铁建设问题难以克服公路出行受天气影响大沿途地区人员流动量大降低沿途居民出行成本A. B. C. D. 6. 小明常年往返于龙塘坝和攀枝花,发现沿途荒漠广布、植被稀少,造成这种景象原因可能是A.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 纬度
7、低,蒸发旺盛C. 背风坡,下沉干热气流D.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答案】5. D 6. C【解析】【5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该列火车经过的地区地形崎岖,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人员流动量比较小,该列火车也是公益扶贫列车,票价低廉,降低了沿途居民的出行成本,错误,正确;该条线路不是高铁建设问题难以克服,而是高铁出行的需求小,错误;沿线地形崎岖,公路线等级低,坡度大,恶劣天气道路湿滑,且往往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而公路出行受天气影响大,正确。故选D。【6题详解】龙塘坝和攀枝花位于河谷地区,山高谷深,盛行风越过山脉下沉到谷底,气温升高,降水稀少,因而在谷底形成了类似荒漠的景观,C正确;该地区属于
8、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不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A错误;干旱景观的形成是由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而不仅仅由于蒸发旺盛,B错误;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离海洋较近,D错误。故选C。【点睛】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的四川攀枝花、云南和贵州等地区。干热河谷的形成是当地的特殊地貌造就了它的荒芜,跟人为破坏没有什么关系。热河谷是对具备干、热两个基本属性河谷带状区域的总称,在地理学上是一种小尺度范围的自然景观 。201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利马号称世界
9、“不雨城”,但全年有半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毛毛雨”时常滋润,使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常年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 利马多大雾而“无雨”最主要原因是A. 秘鲁寒流经过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B. 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C. 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D.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8. 右图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A. 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B. 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C. 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
10、水D. 波巴布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答案】7. A 8. C【解析】考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雾的形成条件,水滴的凝结条件。【7题详解】雾的形成条件是静风、逆温,雨的形成条件是水汽抬升或对流运动,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秘鲁寒流经过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阻止了空气的对流运动,A对。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是降水稀少的原因,B错。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是形成雨的条件,C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是降水少的原因,辐射雾是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形成,D错。故选A。【8题详解】右图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
11、似于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水,空气中水汽遇到介质附着物时,凝结成水滴,C对。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是水汽遇冷凝结形成,A、B错。波巴布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不是水汽凝结,D错。故选C。镇湖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手工刺绣(简称“苏绣”)的主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地。20世纪80年代,该地苏绣多为农户家庭副业;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投资建成绣品街,集聚近500家绣庄。近年来,当地绣商前往朝鲜寻找加工厂代工生产苏绣,并运回镇湖镇售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建设绣品街主要是为了A. 减少原料运输成本B. 共用街区基础设施C. 降低绣庄地租水平D
12、. 提升产品的竞争力10. 与苏州相比,朝鲜生产苏绣的区位优势是A. 刺绣技艺水平较高B. 刺绣人工成本较低C. 绣品原料品质较优D. 绣品市场距离较近11 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苏州市A. 降雪较少,房屋屋顶坡度较小B. 降雨较多,高架桥上桥口路面的坡度较大C. 白昼较短,楼房在南北方向的间距较大D. 太阳高度角较大,壁挂式太阳能集热板与楼房墙面的夹角较大【答案】9. D 10. B 11. D【解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分析,20世纪末,镇湖镇政府投资建成绣品街,集聚近500家绣庄在此集聚,逐渐产生与吸引一系列相同、相近与相关企业,在该地聚集而成群形成以苏绣为主导企业的产业园区,这样的目的就
13、是增加集聚效应,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故选D。【10题详解】与苏州相比,朝鲜经济较落后,刺绣水平较低,A错;但由于劳动力价格较低,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B对;朝鲜只是苏绣的代工厂,利用的是朝鲜廉价劳动力,原料来自苏州,产品运回苏州销售,C、D错。故选B。【11题详解】苏州降雪较少,但降水多,房屋屋顶的坡度较大,以便于排水,A错误;苏州降雨较多,为减轻道路湿滑,高架桥上桥口路面的坡度较小,B错误;苏州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冬季白昼较长,楼房在南北方向的间距较小,C错误;苏州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壁挂式太阳能集热板与楼房墙面的夹角(该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较大,D正确。
14、故选D。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般正常水系支流与干流交接关系应为顺交,雅鲁藏布江中游主要支流共37条,其中顺交支流4条,直交或近于直交支流12条,逆交支流21条(占总支流的56.8%),这一特征说明古雅鲁藏布江流向可能和现在不同。图甲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河网构成图和雅鲁藏布江部分河段河谷平面图。材料二河流袭夺是指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它流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河流的现象,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图乙是河流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在地理工作者眼中,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罕见的大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
15、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大峡谷呈先成河(一条河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地亮上升运动,而河流下蚀速度大于地壳上升的速度,所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来的流路,由于该河的发育早于隆起构造,故称先成河),而近年来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峡谷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造成的。(1)指出雅鲁藏布江干流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的特点,并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若雅鲁藏布江是一条“袭夺河”,试描述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的过程。(3)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对藏东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极低,试分析其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葫芦岛市 协作 2020 届高三 地理 质量 检测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